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亂起江南(4)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亂起江南(4)

司馬衍

司馬紹死後,只有5歲大的司馬衍即位,史稱晉成帝。

此時的皇帝,自己連衣服還穿不利索呢;因此司馬紹的媳婦兒庾氏以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

主少國疑,外戚專政,這是必然的套路;歷朝歷代,屢見不鮮。而這模式的後果,不用說大家也能猜的到。

庾氏自己一介女流,大事兒上沒啥準主意,但是她們庾家,可是有那麼幾位自命不凡的傢伙。

首先出場的是太后的哥哥庾亮。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亂起江南(4)

庾亮

大家只要記住,這位庾大國舅是個顏值挺高但其他都很低的人就好。這個其他,包括了智商、情商、危商、逆商等等吧。

此人頗有幾分咱們前文說的那位著名嘴炮王衍的風采;最擅長練嘴,實際政務能力極低;且性格狂傲,心胸狹窄,剛愎自用。

朝政在這樣的傢伙手裡掌握著,兄弟們可以想想,東晉能好的了嗎!

這貨一上臺,便開始排擠那幾位託孤大臣。

司馬紹臨終指定的輔政大臣之中,王導年事已高,人年輕時什麼沒見過?單槍匹馬幫著司馬睿搞定江南士族,幫著自己哥們兒建立東晉;這輩子大風大浪見得多了,臨到晚年,還經歷了兩次王敦之亂後,老爺子早就看透放下了;因此面對庾亮咄咄逼人的搶班奪權,王導樂呵呵的就退居二線了,每天提籠遛鳥,喝茶消遣,倒也逍遙自在。

另一位託孤大臣‘餘則成’溫嶠,此人和庾亮素來關係良好,庾亮一皇帝的名義下詔派其為江州刺史,出鎮荊州,即將其趕出朝廷,外人看來還算委以重任;溫嶠無話,揮一揮衣袖,又回到了曾經潛伏的地方。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亂起江南(4)

溫嶠

擠走了這倆外姓大臣,接下來庾亮的矛頭對準了宗室司馬宗和司馬羕。

司馬宗和司馬羕是親哥倆,他們的老爸是“八王之亂”中最早中槍的汝南王司馬亮;羕三宗四。汝南王司馬亮人品口碑還不錯,‘八王之亂’中也沒做啥惡事,因此司馬亮的子弟待遇還算不錯,一直得到各方保護,直到跟隨司馬睿南渡,再後來司馬睿為了平衡琅玡王氏在朝中的勢力,著力栽培這兩位司馬家的後起之秀,因此司馬宗和司馬羕的地位也不低。

庾亮賊上司馬哥倆兒,除了要大權獨攬,還有個原因,他和司馬宗有個小過節兒。

事情是這樣的,司馬紹住ICU的時候,有一天庾亮突然想進宮探病。

按常理,看望病人肯定得在大白天,準備點兒鮮花禮品,再整個果籃之類的;可這貨偏不,他挑的時間是半夜三更。

正巧,那天負責皇宮警衛的是司馬宗,他正帶隊巡邏呢,就瞅見鬼鬼祟祟的庾亮;司馬宗就把庾亮攔下來了,問他,這大半夜的你想幹嘛?

庾亮說,我來看我妹夫。

司馬宗說你扯呢吧,你也不看看現在幾點,你不睡覺還不讓別人睡了?家走。

就這麼就把庾亮就給轟走了。

這本是小事一樁,況且說起來也是庾亮沒事兒找事兒。

但咱前面兒說了,庾亮是個心胸狹窄之徒,這事兒可就讓他記在心裡了;好你個司馬宗,不給爺面子,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等司馬紹去世,庾太后臨朝,庾亮擠兌走那倆輔政大臣,就開始琢磨收拾司馬兄弟了;他先上了一本兒,奏稱司馬宗乃是宗室貴胄,請旨免去司馬宗左衛將軍的職務,升任驃騎將軍。

這招兒喚作明升暗降。

司馬宗當然不傻,可是聖旨煌煌,明知道這是庾亮在搞鬼,可是下詔的人是皇帝司馬衍,難不成你還真去跟一個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掰扯掰扯?因此司馬宗對這次升遷心懷不滿。

這夥計也是個沒啥城府的人,心裡不滿吧,他臉上可就掛象了;地球人都知道司馬宗不爽。

庾亮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密令自己的心腹御史中丞鍾雅上書彈劾司馬宗,罪名是心存怨望,意圖謀反。

彈劾的摺子最終還是落到自己手裡,於是庾亮大筆一揮,命令庾亮派人捉拿司馬宗。司馬宗拒捕,最終被殺,而司馬羕也因弟弟‘謀反’一案受牽連,被庾亮貶作縣王,趕出京城。

庾亮從此成為獨一無二的輔政大臣,大權在握,獨領風騷。

對於朝局的變化,庾亮當然不可能讓小皇帝知情;更何況6歲的娃,他即便知情又能怎地?

因此,庾亮由悶騷,變成了明騷。

這一騷,騷大發勁兒了;差點兒給自己一家子帶來滅門之禍。

什麼事兒呢?

庾亮在朝中飛揚跋扈這就不用說了;整垮了跟他同輩兒的幾位輔政大臣之後,為了能在朝廷上惟我獨尊,他又列了個名單兒;名單上寫的名字,都是他認為是潛在的敵人;如前文說的陶侃、蘇峻、祖約。這幾位跟前面說的諸位輔政而言,稍微有點兒區別,那就是這幾個可都手握重兵,出鎮一方。

庾亮的想法也夠簡單,輔政大臣爺都手掐把攥;你們三個老粗,還不手到擒來?

呵呵,在下只能呵呵一下了。

這特麼才叫屁眼子拔罐——嘬死(屎)

簡單介紹一下,那幾位所在的地方吧,好讓諸位兄弟瞭解,大腦平滑的庾亮是怎麼選擇假想敵的。

這三位大將,蘇峻的地盤兒離建康最近,他的大本營設在歷陽(現在安徽省和縣),控制著皖東和蘇北的廣大地區。

祖約此時屯兵壽春(現在安徽六安,出瓜片兒的地方)。祖約是大英雄祖逖的弟弟;祖大爺去世後,戴淵領著老北伐軍南下勤王,結果被王敦擊敗,戴淵被殺,部隊北撤。等這事兒過去之後,司馬睿想想,這麼一支能打的部隊,現在被打成這個熊樣子;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看來還得換人,此時祖約也在老北伐軍中,諸將群龍無首,司馬睿便順手把祖約提溜起來做了首腦。

在祖約的西南方向,是老將陶侃的勢力範圍荊州。陶侃本人深得司馬紹的信任,在第二次王敦之亂平定後,由他出任荊州刺史一職。

有兄弟可能會喊,等等,你前面不是說,溫嶠出鎮荊州嗎?這兒又說陶侃是荊州刺史。幾個意思?

其實沒啥,您可以把陶侃和溫嶠的關係解讀為司令和政委的關係,也可以把二人的關係解讀為統軍將領和監軍的關係。溫嶠真正的頭銜是江州刺史,治所就是現在的九江。

老實說不論是祖約、蘇峻,還是陶侃,其實都沒有造反的心,至少到此時還沒有。

但是事兒就是這樣,不怕沒好事兒,就怕沒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