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白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称,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

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大白菜

一、生物学特性

(一) 主要形态特征

1、根 主根纤细,侧根发达,多分布于30cm土层内,易发生侧根、不定根,根系再生能力强。

2、茎 茎在营养生长时期为短缩茎,进入生殖生长期抽生为花茎,高60~100cm。

3、叶 分为子叶、基生叶、幼苗叶、莲座叶 、球叶和茎生叶。

4、花 复总状花序,完全花,异花授粉,蕾期自花授粉可结实。

5、果实和种子 长角果。种子球形稍扁,有纵凹纹,红褐色或褐色。生产上多用1~2年的种子。

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白菜花

(二)、生长发育周期

大白菜生长一般要划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

营养生长阶段 从种子萌发到叶球长成为营养生长阶段,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发芽期。

主要靠种子贮藏养分生长。种子吸水,胚开始萌动,胚根突出形成主根,子叶出土。当子叶完全展开,两个基生叶显露时即"拉十字",这是发芽期结束和幼苗期开始的临界期 。7~8天

2、幼苗期

5月上旬~6月上旬

幼苗期是指从"拉十字"到幼苗形成一个"叶环"的叶子为止,此时称"团棵"。早熟品种12~13天,晚熟品种17~18天

3、 莲座期。

幼苗团棵以后再长两个叶环成莲座状。莲座末期心叶开始抱合,称为"卷心",是莲座期结束的临界特征。在莲座前期应促进莲座叶的生长,后期要适当控水,抑制莲座叶的生长,以促进球叶的形成。早熟品种20~21天, 晚熟品种17~18 天。

4、结球期。从开始卷心到叶球长成。结球期又分为前、中、后三期。栽培上首先要把结球期安排在最适宜的生长季节里,并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5、休眠期 大白菜遇低温停止生长,进入睡眠

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白菜

生殖阶段:从现蕾到抽薹、开花、结果、种子成熟为生殖生长阶段。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抽薹期 又叫返青期,经休眠的种株在次年春初花薹在植株内开始缓慢生长,定植后逐渐恢复生长并抽生茎叶和一级分枝,开始开花为抽薹期的临界特征 ,15天。

2、开花期。从开始开花起进入开花期,随着全株的花先后开放,花枝也迅速生长,第二、三级分枝也相继长出 ,30天。

3、结荚期。花谢后,果荚生长、种子发育、充实至成熟为结荚期。25天。

(三)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喜冷凉气候,生长适宜温度10~22度,结球期适宜温度12~22度。高于25度或低于10度均生长不良。5度以下停止生长。

2、光照

具有一定的耐弱光能力。光补偿点为1.5~2.0千勒克斯 ,饱和度为40千勒克斯 ,适宜光照强度10~15千勒克斯 。中等强度光照。

3、水分

喜湿,适宜土壤湿润为田间最持水量80%~90%,空气相对湿度65%~80%.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开花结种,要防止水分过多。

4、土壤 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以粉砂壤土、壤土及轻黏土为宜,土壤肥力较高。白菜对土壤养分要求高,尤其是对氮肥要求高,因植物缺钙往往造成叶缘腐烂或叶球中心枯黄的"干烧心"现象。

栽培形式与季节

秋露地播种期8月中旬~8月下旬,采收期10月下旬~11月下旬

夏露地播种期5月下旬~7月上旬,采收期7月下旬~9月上旬

春大棚播种期3月上旬~4月上旬,采收期5月上旬~6月上旬

茬口安排与合理轮作

合理安排茬口,可以获得硕大的叶球,并尽量避免各种病害对其产量和质量的危害与损失,因此无论是春播还是秋播,都要把大白菜的主要生长期安排在最适宜期生长的季节,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重茬或邻作,实行3~4年的轮作制度。

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2、整地 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便于排灌,减少病虫害。种植大白菜的地块一般深耕30~40厘米,至少也要达到25厘米以上。

3、合理整畦

春季栽培大白菜,由于地温低,一般采用覆盖地膜的方法。先起平畦,畦面宽80厘米,双行种植,播种后覆膜;夏、秋大白菜的栽培,由于降雨变化复杂,难以预测,一般起高垄栽培,垄高15~20厘米,垄面宽25~30厘米。这样干旱时可以及时浇水,雨涝时能及时排水,土壤通透性好,根系生长健壮,吸收能力强,有利于获得高产。

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白菜田

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白菜田

4、播种或育苗

(1)育苗方式。根据栽培季节不同而定,大白菜一般采用育苗和直播2种方式。秋茬多采用直播方式,可减少定植时的根部损伤和防止软腐病菌侵入。(2)播种时间。大白菜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5~18℃,秋季在立秋前后播种最适宜,播种深度为0.6~1厘米,播种量为100~150克,可采用条播或穴播2种方法。

(3)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期。可采用穴播或条播,播后盖细土0.5㎝~1㎝,搂平压实。

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白菜苗期

5、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出苗后及时间苗,7叶~8叶时定苗。如缺苗应及时补栽。

中耕除草:间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中耕时前浅后深,避免伤根。

合理浇水:播种后及时浇水,保证齐苗壮苗;定苗、定植或补栽后浇水,促进缓苗;莲座初期浇水促进发棵;包心初、中期结合追肥浇水,后期适当控水促进包心

6、采收

大白菜叶球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采收过早,叶球不紧实,降低产量和商品性;叶球紧实后不及时采收,会造成裂球,影响商品性,应适时采收。收获时可用刀砍断主根或连同主根拔起,去掉外叶和主根,整修干净,包装上市。

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白菜收获

7、病虫害综合防治

1)虫害。大白菜幼苗期主要是防治黄曲条跳甲、地老虎等,可采用毒饵诱杀法。整个生长期内要及时防治菜青虫、蚜虫、小菜蛾等,莲座中期前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抑太保、功夫等进行防治;莲座后期为了避免农药污染,可利用金小蜂、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2)菜青虫防治。利用天敌如:金小蜂、赤眼蜂、黄绒茧蜂等杀灭。

病害

大白菜上发生的病害主要有三种: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首先应采取农业措施进行预防: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和茬口安排,提高耕作质量,彻底清洁田园,种子消毒,科学肥水管理等。

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白菜霜霉病

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白菜病毒病

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

白菜软腐病

营养价值

白菜中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铁、磷,白菜中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也是非常高的。中医认为白菜其性微寒无毒,经常食用具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之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