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公認最卑鄙奸詐的鳥,卻被中國人當做寶貝,歌頌了幾千年

全世界公認最卑鄙奸詐的鳥,卻被中國人當做寶貝,歌頌了幾千年

中國人向來有圖騰崇拜的傳統,中國人喜歡把動物當作一種圖騰來表達自己的精神寄託。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最著名的圖騰當然是龍,華夏子民有“龍的傳人”之稱。但是除了“龍圖騰”之外,中國在古代也非常盛行鳥圖騰崇拜。而根據史料記載在“鳥圖騰”中,又以“杜鵑”為代表。

杜鵑鳥,俗稱布穀鳥,在中國古典文學裡又叫“杜宇”“子規”“催歸”等,名字非常詩意。關於杜鵑的詩歌有很多都非常經典,比如李賀的“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李商隱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白居易:“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可以說杜鵑已經成為一種中國詩歌的傳統意象而備受文人推崇。因為杜鵑總是朝著北方鳴叫,六、七月嗚叫聲更甚,晝夜不止,所以杜鵑的叫聲也被農民們當做時令的預報,代表著農業生產要進入某個階段了。

全世界公認最卑鄙奸詐的鳥,卻被中國人當做寶貝,歌頌了幾千年

長久以來杜鵑作為圖騰一直被中國人當做寶貝,歌頌了幾千年。不過這可能是因為古人並不知道杜鵑鳥的生活習性,如果知道的話,肯定不會這麼喜歡它們了。

杜鵑是一種孵卵寄生性生物,所謂“寄生”就是說需要產卵於某些種鳥的巢中,藉著別人的窩和父母來孵化和育雛。也就是說杜鵑鳥既不會築巢,也不會孵卵,它的繁衍是完全是靠別的鳥來給它完成的。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順利活下去,杜鵑鳥不僅要把自己的卵偷放在別人家,為了不被發現,他們還會移走寄主鳥的孩子,以免被寄主看出卵數的增加,還可以減少了寄主鳥跟自家幼雛的競爭。

全世界公認最卑鄙奸詐的鳥,卻被中國人當做寶貝,歌頌了幾千年

杜鵑鳥不僅在生育後代上非常懶惰,幼鳥的天性也非常“殘忍”。杜鵑的孵化速度很快,率先孵化出的杜鵑幼鳥會把宿主鳥巢中的蛋全都推落樹下,即使有宿主的幼鳥早於杜鵑孵化出世,它也會將其他幼鳥推出鳥巢,殘忍至極!並且杜鵑一般在一個鳥巢中只會產下一枚卵,這就意味著一旦被杜鵑選中,這隻鳥類在杜鵑長大的過程中是不可能成功存活下其他幼鳥的,這樣的話宿主鳥就只能撫育它,並且在杜鵑長大之後,它甚至可能還將蛋產到撫育它長大的宿主鳥的巢穴中,將它養大還要替它養育後代,不得不說,這種行為真的非常非常缺德!

全世界公認最卑鄙奸詐的鳥,卻被中國人當做寶貝,歌頌了幾千年

當然我們是不能用人類的價值觀來衡量鳥類的行為,並沒有其他的成鳥杜鵑鳥教它這麼做,這是它千百年來自己形成的獨特的繁衍手段,已經寫入他們的基因裡,但是它的存活,無疑也是其他鳥類生存繁衍的噩夢,或許,歷史上真的有鳥類因為杜鵑的這種行為而滅絕也說不定。

全世界公認最卑鄙奸詐的鳥,卻被中國人歌頌了幾千年。怎麼樣,是不是完全顛覆了你對這種鳥類的認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