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敏專欄|快遞與快運互搏,魚和熊掌都要?

趙小敏專欄|快遞與快運互搏,魚和熊掌都要?

摘要|快遞市場的深度競爭才剛剛開始,快運市場的前景更為廣闊。快遞企業做快運,快運企業做快遞,快遞與商業融合……都是快遞快運加速資本化的機遇和考驗。快遞快運企業的當務之急是要全面提升物流產業鏈的競爭力,尋求資源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優化,才有可能最終成為立足中國、面向亞洲、走向世界的優質快遞物流企業。

過往,中國快遞業的增長核心主要依賴於消費端、生產端和配套端,儘管這些要素比較薄弱,但國內快遞業依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當下,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先後資本化、國際化,擴張天然成為這一時期的核心。毫無疑問,上下游就一定是其要涉及的領域。因此,隨著“快遞產業鏈”呼之欲出,快運和商業便率先成為被涉及的第一序列。與此同時,快運企業自是不甘示弱,上演了眼前“快運+N”和“快遞+N”加速滲透的熱鬧局面。那麼,如此跨界究竟為哪般?

從進入城市化進程的高潮,到全面開啟“鄉村振興”戰略,從早期的淘寶、京東、永輝到後來的天貓、餓了麼、拼多多等,對中國快遞業而言,它們從來都不缺少機遇。消費市場的多變對於以佔據消費端為主的快遞企業來說,在經過“N輪肉搏”的競爭後,多元化必然是它們上市後的重要戰略。無論是“快遞+”,還是共建共享,抑或是“某公司+”,都是以企業多元化為主要方向。

如此便不難理解快遞企業全面進入快運領域的動作。而快運市場的情況則有所不同。長期以來,消費端用戶對其知曉度相對有限,無論是德邦做快遞,還是新興品牌安能做快遞,這些似乎都沒有讓公眾普遍瞭解這些快運公司的快遞,其主導產品究竟是什麼。以最近德邦物流更名為德邦快遞為例,品牌傳播和營銷的意圖更為明顯,為的是扭轉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全面打通快遞市場,以大件業務切入來獲得發展空間。但當今市場競爭已然如火如荼,最終能否進入前列,還要經歷相當大的市場考驗。

考驗從何說起?快遞市場的競爭在於配送的速度以及終端網點的建立,這一門檻比快運送大件要高得多,這也是為什麼快遞企業進入快運市場更容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大件快遞這一細分領域,未來諸如德邦等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不可小覷。當前,大件快遞的市場格局暫未明確,企業需要更加確定所謂大件快遞的本質定位和差異,從而不斷加強服務和提供產品解決方案,才能打通整體市場。因此,短時間內其對末端配送格局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快遞也好,快運也罷,無論是純正的快遞企業,還是純正的快運企業,抑或跨界新入局者,都應該明確一點,沒有任何一種競爭力是永遠的,曾經引以為豪的也極有可能瞬間成為最大的障礙。

在快遞和快運互相滲透的過程中,快遞企業尋求資源最大化的步伐不會停止,比如在商業領域。順豐優選、圓通的媽媽商貿及新龍網、中通商業及百世店加等,快遞企業除了解決末端問題外,更為搶奪可以跑得更遠的賽道加快佈局。從市場格局來說,快遞企業全面涉足商業是必選動作,戰略大方向符合當前和未來的宏觀形勢。

不過,主流渠道商、零售商及百度、阿里、騰訊都已在該領域佔據制高點,快遞企業是另起爐灶,還是與成熟的商業企業合作聯盟呢?其實答案一目瞭然:無論是城市中的沃爾瑪、家樂福、華潤,還是掌控市場主要流量的阿里巴巴、京東、蘇寧、國美及城鄉接合部的供銷合作社,包括城市中產階級熟知率較高的全家、7-11等品牌。面對這些超級商業巨頭,快遞企業需要做的就是全面擁抱“商業巨無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與強者共舞,做商業中的一個環節,就是末端配送100米以內的訴求。

快遞市場的深度競爭才剛剛開始,快運市場的前景更為廣闊。快遞企業做快運,快運企業做快遞,快遞與商業融合……都是快遞快運加速資本化的機遇和考驗。因此,快遞快運企業的當務之急是要全面提升物流產業鏈的競爭力,尋求資源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優化,才有可能最終成為立足中國、面向亞洲、走向世界的優質快遞物流企業。

趙小敏專欄|快遞與快運互搏,魚和熊掌都要?

|《快遞雜誌》-主管單位:國家郵政局,朋友們可繼續關注《快遞雜誌》連續3年每月一期“趙小敏專欄”哦

趙小敏專欄|快遞與快運互搏,魚和熊掌都要?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或經營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趙小敏專欄|快遞與快運互搏,魚和熊掌都要?

趙小敏專欄|快遞與快運互搏,魚和熊掌都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