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的生死存亡 網際網路巨頭在市場博弈

每當萬物沉寂,必有強大的新生命在孕育,它會引領下一輪萬物復甦。

大蕭條裡必然藏著大機會。在這個充滿著變數的時代,各種逆轉都會隨時發生。

比如,在PC互聯網時代,淘寶、京東革了實體店的命。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們卻又被淪為了傳統企業,而近期,關於實體店逆襲案例越來越多,比如ZARA、7-Eleven以及下面將提到的“1973二手車模式”等等,這說明實體店開始悄悄的崛起。

生鮮電商的生死存亡 互聯網巨頭在市場博弈

我們一定要看到這種變化。

如果我們現在將眼下實體店的蕭條的原因,直接歸結為整個經濟形勢的蕭條,顯然大錯特錯了。

而實際上,實體經濟不是被電商打敗的,而是敗給了自己。傳統的一打品牌,線上銷售越好,線下關店越狠。價格優勢就是關鍵因素,所以,只要做不到線上線下同價,實體商家就會被自己打敗。

中國商業地產經過30年的發展,同質化越來越嚴重,2015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增長僅為4.3%,為歷年最低點。現在隨便走在一條街道上,十家小店中起碼有一半多寫著“甩賣”、“清倉”,“全場特價”,理由多是“合同到期”,“門店轉讓”等等,這說明他還只是把實體店當成一種渠道。近日有個老闆吐槽:每個月售2580個包才能存活下來。顯然這種實體店早晚都會必被淘汰。

經過了六年的洗牌,如今實體店確實到了一個生死存亡的最關鍵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