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店出海 中國國旅境外擴張承壓

7月24日,中國國旅發佈擬在澳門投資開設市內免稅店的公告,“免稅”似乎已經成為中國國旅的關鍵詞。多方佈局,機場和市內免稅店並重擴張,中國國旅有望佔據國內免稅市場近8成的份額,躋身國際免稅巨頭的意圖明顯。然而置身於國際競爭格局中的中國國旅,並不具備國內市場的已有優勢。DFS、莎莎、卓悅、萬寧等,均成為中國國旅在境外免稅市場中的有力競爭對手。

  中國國旅有望佔據國內免稅市場八成份額

7月24日,中國國旅發佈擬在澳門投資開設市內免稅店的公告。此前,中國國旅子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免集團”)在今年5月已經聯手泰國皇權集團(香港)中標為期五年的澳門機場南側免稅經營權。7月19日,中國國旅孫公司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日上上海”)中標上海機場免稅項目。國際旅客最多的北京首都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免稅項目最終花落中免。至此,在中免集團與日上整合後,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免稅企業,中國國旅有望佔據國內免稅市場近8成的份額。

同時,中國國旅免稅業務受到政策利好。據悉,中免集團是國內唯一被授權允許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免稅業務的國有專營公司。業內人士指出,免稅行業受政策變化影響比較大,中免集團收購日上以及業務擴張恰好符合政策契機,7月,國務院國資委部署下半年工作重點之一為央企重組,著重點名免稅行業。目前,國內經營免稅業務的企業主要有中免集團、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中出服”)、日上免稅行(中國)有限公司(原屬外資,現由中免集團控股)、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市免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海免”)等,均屬於央企或地方國企。國信證券分析認為,未來中免可能整合中出服。

  與國際巨頭的差距:單體店規模不足

中免集團給自己設定的戰略目標為,“未來幾年要進入世界前五的免稅企業”,不過成為免稅行業的巨頭不僅是依靠提升規模取勝,國際免稅行業巨頭的經驗表明,儘管機場免稅店是國際免稅業發展的主流模式,但與機場相比,市內免稅店的利潤貢獻更加卓著。

據2016年全球免稅行業媒體MoodieDavitt發佈的全球免稅運營商排名顯示,日上免稅行全球排名第10,中免集團排名第12。在前5名中韓國佔兩家,從韓國免稅的情況來看,市內免稅店市場空間廣闊,韓國市內免稅店2016年已經超過77億美元,佔韓國全國免稅的70%以上,在日本市場,機場免稅和市內免稅並駕齊驅,市內免稅店2017年已達到約40000家。

亞太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免稅和旅行零售市場,已經形成了市內免稅店的特色。現階段,中免集團與國際免稅巨頭的巨大差距是單體店規模,國際免稅零售商巨頭Dufry目前共運營商鋪2200多家,運營200多家免稅店的中免集團正處於單體店成長階段,尤其是市內單體店的發展和佈局。

 

 境外免稅店數量少,消費者仍為中國遊客

中國國旅並不滿足於國內市場,成為國際免稅業一流企業的願景正在顯露。2017年至今,中免集團先後在香港、澳門成立合資公司經營免稅業務。此外,中免集團還獲得了歌詩達大西洋號郵輪的免稅經營權。另外,中免集團在柬埔寨的市內免稅業務已經經營近四年。

中國旅遊集團方面曾表示,近年來中國出境遊市場持續走強,免稅業務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免集團未來將在歐洲、新加坡等中國遊客熱門旅遊目的地加大布局免稅業務。針對中免集團海外的拓展,中免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追隨中國消費者在海外旅遊的腳步,哪裡的中國遊客多,購物需求大,我們就把免稅店開到哪裡”。據澳門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澳門入境遊客3261萬人次,其中內地訪澳旅客超過2000萬人次。

中國國旅看中的是中國出境遊市場的潛力,能夠在海外提供國人更為習慣的服務,並且藉助旅行社團隊資源優勢拓展海外旅遊的零售市場。

由此看來,海外市內免稅店佈局也十分有限。2014年,中免集團第一家海外市內免稅店,柬埔寨吳哥免稅店正式營業,隨後中免集團又連續開設了西哈努克港免稅店和金邊免稅店。近4年過去,中國國旅海外的市內境外拓展也還沒有大的進展。

  ■ 熱點

試水海南之外,市內店佈局有限

消費迴流的需要和導向促進了國內的市內免稅店發展。今年下半年,海南將出臺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推動海口市區免稅店開業、瓊海免稅店開工,放大離島購物免稅政策效應。此前,擁有離島免稅店經營牌照的海免和中免分別經營美蘭機場免稅店和三亞國際免稅城,並在2017年2月共同成立了海南海中免公司,這都有望成為中免躋身國際一流免稅運營商的重要基礎。

不過,除了海南,國內市內大型免稅店的發展尚在起步。目前,國務院批准中免集團可以在北京、上海、青島、大連、廈門5個城市開展市內店業務,但均未開始經營。國內已開業13家市內免稅店,其中入境市內店僅針對入境歸國人員180天之內免稅購物,出境市內店僅服務於即將離境的外國遊客及港澳臺居民,體量較小。大型市內免稅店需要一定的客源基礎,目前來看,普及度還很低。

■ 觀點

出海之後失去本土優勢

從中免已經涉及的澳門和香港來看,與內地免稅店牌照獨家壟斷不同,澳門與香港市內免稅店牌照並非獨家壟斷,免稅市場呈現更加市場化競爭的格局。目前,中國國旅的競爭對手有DFS等國際免稅龍頭的澳門門店,也有莎莎、卓悅、萬寧等旅遊零售運營商的門店。

因此,中免集團將面對多樣化的市場競爭壓力。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王興斌表示,在國外很少有國有企業壟斷免稅市場,中免的免稅業務走出國門,獨有的“壟斷”優勢將喪失。

同時,機場的租金比例偏高一直是免稅企業的潛在風險。按照新的免稅招標協議,日上中標的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保底租金為22億元,提成比例是銷售額的44%,算租金的時候取保底租金和提成兩個數值的較高值。因此,萬一受到政策和國內外局勢的影響,企業還將面對機場招標租金高於銷售提成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