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减越肥的需要了解下:“易胖体质”是这样形成的!

有这样3位胖友很烦恼,先对照下、你是属于这样的“易胖体质”吗?

(1)张女士说:从小就胖,应该是遗传,妈妈比较胖,少吃+运动,但也没有瘦多少,实在辛苦+痛苦!

(2)陈女士说:市面上的减肥方法几乎都试过:水果减肥、拔罐、敷药包……有几次体重下降的挺多,但没多久就反弹了!

(3)王小姐说:吃的少,有时一天就吃3苹果,开始瘦了点,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就恢复饮食了,肉全回来了!现在又开始少吃,还增加了运动,又瘦了点,但整天饥肠辘辘的,看见什么都想吃,但一吃就胖!有时候忍不住就大吃一顿,特别沮丧、自责、自卑、有时候会发疯的去运动……长期下去担心会得"抑郁症"!

越减越肥的需要了解下:“易胖体质”是这样形成的!

我也想瘦下来,做个美丽女人!

说到肥胖,我们常常归罪于遗传基因。不可否认有影响,但实际上“易胖体质“主要还是我们自己养成的:

1."易胖体质"与"平衡原理"

我们身体要遵循各种"平衡":与肥胖相关的:热量摄入消耗要平衡、营养素要平衡、水盐要平衡、吃动平衡、"荷尔蒙平衡"……

比如影响代谢的"荷尔蒙平衡":人体有"变瘦荷尔蒙":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还有"发胖荷尔蒙":胰岛素;如果变胖的荷尔蒙长期占上风,慢慢就会形成"易胖体质"!这些平衡:就像跷跷板一样!所以胖瘦的开关其实是在自己的身体。

  • 一舒的建议方法:通过科学饮食,保持相对平衡,通过食物的科学搭配,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降低"发胖荷尔蒙"的权重,并提高"变瘦荷尔蒙"的权重,长期以往就会养成易瘦体质
越减越肥的需要了解下:“易胖体质”是这样形成的!

养成”易瘦体质,‘平衡是第一步

2."易胖体质"的形成的几个重要原因

(1)发胖的时间——生命早期的肥胖,为“易胖体质”打下基础。

父母遗传基因是一部分因素,关键的是不当喂养导致:出生肥胖、婴幼儿期、青春期的肥胖。往往造成:脂肪细胞的过度增大和脂肪细胞数量的过度增殖,后期减肥也比较困难!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对父辈的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继承,加重肥胖趋势!

  • 一舒的建议方法:3分天注定,7分靠自己!科学重建“瘦身饮食模式”!多学点营养知识,改变自己,也有效避免下一代重蹈覆辙!造福全家!

(2)反复尝试不当的减肥方法(其根本多数是不当节食),产生了"饥饿综合症",加速形成“易胖体质”

我们身体在远古时代,就因物质匮乏养成了"节约"基因,发现饮食经常不足,就会降低代谢来保护身体,同时发出"求生信号"——赶紧吃饭,不然会"饿死",并释放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当你放弃"抵抗"时,身体会加大力度储备"脂肪",以备"不时之需"!长期反复就会养成"饥饿综合症":吃多少都不觉得饱、吃撑了还能吃几口,并且持续对食物保持着"渴望",这样的结果就是:减肥难上加难!

不当节食是形成的“饥饿综合症”和“易胖体质”最快的途径:

短期内瘦身最快,但掉了脂肪、也掉了瘦体重(水分和肌肉),身体应激反应会降低代谢,而代谢一旦被降低,很难再恢复!若继续节食?继续降低代谢!少吃到你坚持不下去才更瘦!如果恢复饮食?身体大力储备脂肪!反复循环几次,形成“饥饿综合症”!食欲持续旺盛,更加促进"易胖体质"养成!还有:丢失的肌肉非常宝贵,可以帮我们维持优美的线条,保持精气神!消耗的热量是脂肪细胞约70倍!对减肥的意义很大!得不偿丧!

  • 一舒的建议方法:找到自己吃多少才防止身体真正挨饿的"底线",避免产生"饥饿综合症",同时注意身体必须营养素的满足!
越减越肥的需要了解下:“易胖体质”是这样形成的!

食欲旺盛往往是不当减肥造成的!

(3)非营养性问题—"疲劳综合症"

主要因素:压力、熬夜、睡眠质量差、心理、身体活动量少,酒精,等等一些列问题!会增加多种"发胖荷尔蒙"的分泌,长期以往养成"易胖体质"!

一舒的建议方法:这些因素是需要自我调整、自我修炼!抛开急切的心!给自己做一个合理的可实现的体重管理计划:大目标切割成无数个小目标来完成,一般从饮食到生活方式调整到减肥成功需1年左右,所以慢慢来!当然如果学习力强的时间肯定会大大减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易胖体质”,先减少促发的原因,再合理运用方法,减肥就成功一大半了!

欢迎交流和学习。有问题可以给我私信或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