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繼在上海發佈了中國內地首版《米其林指南》後,終於輪到廣州了。6月28日,廣州米其林指南爆冷!!!

一星8家,二星、三星,一家都沒有。

廣州成為中國唯一沒有米其林二三星的參評城市,而且摘星總數不及其它城市一半。

從星星總數上來看,香港總星數60顆,上海30顆,臺北20顆,澳門18顆,廣州僅有8家一星餐廳,可以說全面落後其它城市。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來看看廣州人都什麼反應

↓↓↓

老朱(廣州土著)

廣州需要米其林,但廣州人不需要。

阿然(廣州長大的外省二代)

別漲價就成,你們愛咋評咋評。

小陶(廣漂,成都人)

如果成都評米其林的話,

應該都會比廣州精彩。

還是上海的朋友有經驗,早早發來賀電:阿拉早就說過了,不要對米其林抱有過高期待。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眾口皆碑的老字號一顆星都沒評上,而有過黑歷史以及本地人不常去的餐廳倒評上了,廣州人呵呵了!(文末附完整榜單)

廣州不配擁有米其林的星星嗎?

或者說,廣州需要米其林的星星嗎?

《米其林指南》,這本曾經被無數人奉為“美食聖經”的紅寶書,到現在還能撩動年輕人的心嗎?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關於米其林的4個問題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Q:米其林是什麼?

吃貨都知道的美食指南,已經覆蓋了全球32個城市,被稱作“美食聖經”。

Q:米其林的評星標準?

①原料的質量 ②準備食材的技藝水平和口味的融合 ③創新水平 ④是否物有所值 ⑤烹飪水準的一致性。

Q:評鑑星星等級的指標是?

一星(特別優秀的餐廳,『值得』去造訪的餐廳);二星(廚藝非常高明,『值得繞遠路』去造訪的餐廳);三星(能提供出類拔萃的菜餚,是『值得特別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訪的餐廳)。

Q:什麼是必比登美食推薦?

同樣是米其林推薦,代表經濟實惠的美食,人均消費額大多在200元以下。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老一套還行得通嗎?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米其林美食指南誕生於上世紀初的法國,在沒有 iPhone 與點評 APP 的年代,的確成為了有錢有車一族的旅行必備書。

環境舒適、服務周到、賣相精緻和味道一流的餐廳,完美消解了長途跋涉的疲憊,還能彰顯身份與品味。

那時候的米其林紅寶書,簡直就是世界上唯一權威的美食指南。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但是到後來的歐洲年輕人開始不再迷信高高在上的米其林了,反倒更願意追隨適合自己的新興榜單。

《米其林指南》開始向外發展新市場,先是打入紐約和日本,然後港澳臺、新加坡,再到如今的中國和曼谷

( 2017 年 12 月發佈)。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社長身邊就有一些朋友,只要出國玩就會追著米其林餐廳跑。對西餐來說,標準在那裡,他們相信口味大致不會差。

但是中國飲食文化實在太複雜了,從連續兩年的上海指南和剛發佈的廣州指南看來,米其林貌似不太懂中華料理。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用廣州人的口頭禪吐槽就是:“你識唔識食架?有牟食過好野啊?”

社長覺得,米其林要贏得中國吃貨們的認可,可能還需更瞭解一下中國國情,或者先從瞭解大眾點評開始。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米其林真的懂粵菜嗎?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米其林美食指南,雖說有一套標準化的審核流程。但統一得了評分,能統一得了廣東人的口味嗎?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別說跨度如此大的四川和廣東,廣東內部多個市縣也分分鐘在口味上掐起架來。廣府人說粥要褒得綿軟,潮汕人鍾愛保留米粒的口感......

粵菜,是一個武林。

廣府菜、順德菜、客家菜、潮汕菜、五邑菜,還沒算上新派及廣東各地特色菜品,這幾個地方菜系單獨擰一個出來,沒有一個不能打的。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廣東的美食,是種乘法的總和。不一定要用多昂貴的食材,不時不食,五味調和,這是廣東飲食的精髓。

用米其林二星級三星級的標準來考核廣東菜,老廣會說,“別搞分子料理那一套!好好吃飯行不行?!”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廣州人覺得好吃的東西,都是從自己的生活範圍和習慣開始的,好吃的餐廳都是街坊客,可能開在你從來沒去過的住宅區附近。

對於美食,他們並不崇尚權威,而是更選擇相信自己的味蕾。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社長看廣州的網友對米其林的評定標準表示嚴重質疑:

你要麼就按全球統一標準,要麼就按“中國大陸統一標準”。現在這樣不倫不類,米其林你算是怎麼回事?

還有網友看到自己喜歡的餐廳沒評上星,反倒感到慶幸:

“啊,雅苑沒評上?太好了,不會漲價。”

——來自朋友圈的聲音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米其林用的,是國際化的眼光。可廣東人,偏偏是那種懶理世界的性子,即使大水淹了全城,廣東大爺還是一早起床去茶樓喝早茶。

而且,這次指南只關注廣州城中心城區,番禺都沒有餐廳入選,市橋美食完全被忽略。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吃完福建人,再吃法國人!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陳曉卿曾在《圓桌派》裡提到一個觀點,社長覺得很好。

“在廣東,一群朋友約吃飯,無論是誰提出一個自覺很棒的餐廳,總會有許多人提出更多的更棒的餐廳,因為廣東人的選擇太多了。”

每個廣東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美食榜單。

在廣東人眼裡,食物是有尊嚴的,他們會誇“這隻雞好靚”。魚蒸過了頭,就是暴殄天物。

廣東人戀愛日常就是“去哪裡吃飯”,去水族館都想著這魚應該清蒸、做湯還是切片。連罵人也不離食物:“你個蛋散!”“你條粉腸!”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網友chouchou有個觀點:

廣州作為美食之都,需要一個官方的認可,尤其這種國際性的評獎,對城市發展利大於弊。

他有個有趣的比喻,“沒有官方認可,就好像廣場舞一樣,民間接受度再高,也無法登上大雅之堂。”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廣東燒臘/熱血廢人

客觀來看,廣州需要米其林,但廣州人是否需要,這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不管米其林是不是真的水土不服,反正廣東人是不服的。

曾有網友惡搞,說廣東人什麼都吃。

廣西人是山珍,福建人是海味,高溫蒸煮保持原汁原味最好。四川湖南人太辣我們一般不吃的,陝西內蒙人有點幹還要洗洗沙子,山東人比較鹹要洗洗,拿來做菜時最好加點蔥蒜,東北人拿來做菜前一定要先解凍,夏天吃最好。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照這個情況看,接下來該吃法國人了!就問你怕不怕!

你怎麼看這個廣州米其林指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附:廣州米其林指南榜單

米其林二星、三星

空缺

米其林一星

炳勝公館、炳勝私廚、惠食佳(海珠)、

江、愉粵軒、玉堂春暖、

麗軒、利苑(越秀)

必比登推介名單

榕意、半島名軒、靚姐蒲廟生榨米粉、

南園、天都裡、同記雞粥粉面、

向群、西關婆婆面、西關竹園、

新泰樂、啫八(惠食佳)、

朱仔記、堅記、老西關瀨粉、雲軒

餐盤獎全名單

常來、悅軒、徐博館、中國元素、

好酒好蔡、荔灣亭、荔雅圖、六合茶居、

畔溪、桃園館、樂排館、空中一號、

夏宮、陶然軒、韻軒、Zen Tea、

北園、炳勝品味、恰、東興、鵝公村、

Ebony、風味、廣州酒店文昌路店、

海門魚仔、海晏樓、和苑、宏圖府、

御寶軒、隨軒、吳財記、

新浩文、源記腸粉、悅景軒。

人人都是食神的廣州,還要什麼米其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