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大健康“低头”,“假医生”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美年大健康“低头”,“假医生”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8月5日,美年大健康对外发布公告,称旗下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收到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出具的《责令整改通知书》(穗天卫医[2018]整字70号)。随后,美年大健康派驻专项工作小组进驻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进行自查,并逐项落实整改。

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要求美年富海门诊部整改事项包括:

1、规范医生执业行为管理,医生应亲自审核并发出体检报告;

2、加强医疗文书管理,完善医生手写签名;

3、依法依规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放射科按要求使用职业健康体检合格人员。

2018年7月30日-8月2日,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针对美年富海门诊部违规签发体检报告的相关爆料,进行了监督检查。经调查,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发现,该门诊部确有部分B超检查报告未经涉事医生陈飞雪审核,由其他医生以陈飞雪名义发出报告。此外,检査报告无医师手写签名,门诊部在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前擅自开展CT放射诊疗活动,以及放射科使用未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复査的人员肖浩、卢玉萍从事放射诊疗工作。

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称,门诊部上述行为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文件有关规定,并责令作出相关整改。

7月29日,自媒体微信公众号“观点”发布《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指责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存在医生无证上岗、冒用已故医生姓名签发体检报告等问题。当天,深交所向美年大健康发出关注函,要求其说明相关事项。

30日,美年大健康开盘直接跌停。美年大健康随后作出回应,称相关报道严重失实,其遭遇有组织的黑公关,并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当日晚间,美年大健康官方微博转发涉事医生陈雪飞的微博链接,后者通过视频形式,否认《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提到的其已死亡。

美年大健康在7月31日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称,公司不存在无证上岗、持错证上岗或持过期证照上岗的情形。但紧随其后,媒体报道了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介入此事的调查结果。在对举报涉及的三位医生陈某、卢某、鲁某进行询问和现场调取体检报告后,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表示,医生陈某表示部分患者报告非其本人审核,美年富海门诊部涉嫌违规出具报告。

8月5日,美年大健康对外宣布,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收到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委出具的《责令整改通知书》,并应要求针对被指出的三大违规行为进行整改。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事件并非美年大健康第一次被曝出“假医生”问题。今年6月,湖南卫视都市频道曾卧底进入公司位于长沙的一处体检中心工作,发现该体检中心也存在着大量医生无证上岗等情况。除此之外,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公告中,美年大健康亦承认其此前存在超出放射诊疗许可证的范围开展执业活动的行为和相关处罚记录。

美年大健康“低头”,“假医生”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美年大健康以往经营处罚整改情况)

美年大健康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以健康体检为核心,集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于一体的专业体检和医疗服务集团。2015年10月,通过借壳江苏三友完成A股上市。并且,历经持续的并购、扩张后,美年大健康现已跻身民营体检行业“一哥”位置。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如今美年大健康的估值在514亿元,净资产68.1亿元。

2017年度,美年大健康实现营业总收入62.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25%;实现营业利润9.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88%;实现利润总额9.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69%。美年大健康在2017年年报中规划,预计2018年底旗下分店将达到600家;2020年,这一数字拟达到1000家。

然而,在对公司进行展望的同时,美年大健康也指出自己面临人才储备的风险。2017年年报称,随着业务规模迅速扩张,经营区域、分子公司数量、员工人数都出现大规模增加,“可能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风险”。数据显示,2015年,美年大健康的员工总数是1.39万人;2017年,这一数字已增加至3.08万人,整整翻了一倍以上。

此次被曝出的“假医生”事件,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美年大健康高速扩张下的现实隐患。不仅在人才方面显示力不从心,管理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

在回复深交所的关注函公告里,美年大健康称其聘请第三方机构,采用匿名形式对各地体检中心进行服务质量打分。通过建立第三方服务质量检测评分体系,对体检中心进行严格考核,并实施严重投诉,一票否决制度。

但是,在面对此次“假医生”事件危机时,美年大健康公关方面虽然发声及时,除了证明涉事医生陈雪飞“健在”之外,却并没有正面回应大众更为关心的是否存在无证人员冒名顶替签发体检报告、职业范围是否超出许可等关键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邓勇表示:“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民营医院或者体检中心很难聘请到医生。大多数医生不愿意从体制内出来,这导致民营医疗、体检机构用人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给‘顶包’等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美年大健康反映的是国内体检行业普遍性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现行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仍然是2009年出台的版本。其中,有关体检机构准入门槛等规定,落后于当前健康体检行业的发展趋势。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公布《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文件指出健康体检中心应建立健康体检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近期,除了美年大健康面临的“假医生”事件,国内出现不少医疗健康企业的负面新闻。从华大基因的“被举报”,到长生生物的“造假疫苗”,医疗行业乱象丛生。在此情况下,8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对新时期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作出部署。

8月6日,华泰联合证券作为美年大健康的债券受托管理人,出具了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对本次美年大健康“假医生”事件进行回顾。可以想见,随着整改意见的作出,美年大健康的“积极回应”,在“假医生”事件上将暂告一段。但是,除了政策的跟进之外,如何实现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企业、社会的共同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