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在我家,因為媛兒寶爸總是出差不在家,所以他把對媛兒寶的思念,都寄託在了每次回家給她買的零食、玩具上。

我總跟他說:有些東西不適合寶寶,尤其是那些零食。但他得意的指著包裝上“兒童”兩個字,“這是專門給小孩的,我特意挑的!”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Oh my god!難道寫了“兒童”就一定適合寶寶嗎?這樣的食物就一定安全嗎?

寶媽們都十分在意寶寶的食品安全,有的人更是迷信“高價位”或是“進口食品”!這就讓“兒童食品”變得商機無限。

這幾年市面上的“兒童食品”種類越來越多,兒童醬油、兒童牛奶、兒童餃子,寶寶餅乾等等……有適合寶寶的,也有的根本就是商家噱頭。

3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少吃一點,權當零食調劑。3歲內的小寶寶儘量一口都別吃,對健康無益,甚至有害!

寶 寶 魚 腸

我們都知道腸好吃,但也知道腸不健康,但有的寶媽看到腸前面加了“寶寶”兩個字,就覺得它是安全的、營養的。我之前逛超市超市售貨員還給我推薦魚腸,說添加了DHA可以補腦。

話是這麼說沒錯,可是我看了一眼配料表,天吶!添加劑這麼多,鈉含量簡直不忍直視!

營養專家建議鈉含量一般不能超過300mg/100g,而這個魚腸,鈉含量直接超了3倍不止!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不管魚腸裡添加了DHA,還是維生素A,還是鈣鐵鋅等元素,只鈉超標這一點,你就不能給寶寶買!

兒 童 牛 奶

要問我在電視上看到的什麼“兒童食品”廣告最多?那我要回答的一定是兒童牛奶!

兒童早餐奶,兒童有機奶,兒童成長奶等等,多的我一隻手都數不過來。但我還是要說,這裡面,也有坑!

兒童牛奶反而不健康!

我也買了幾種兒童牛奶研究了一下,發現兒童牛奶大多是用復原乳製成的調製乳。復原乳就是用生鮮牛奶加工成奶粉再液化成液態奶。說白了,就是用奶粉還原的液態奶。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不是用鮮牛奶製成的就算了,添加劑還這麼多!並且兒童牛奶為了保證甜甜的口感,都加了糖,也不適合寶寶喝。

相同的保質期,更多的添加劑!

寶媽們還可以對比一些兒童牛奶奶和一般牛奶的保質期,時長差不多,但兒童牛奶卻含有更多的防腐劑

因為兒童奶裡面添加的成分太多,破壞牛奶本身的平衡才需要添加更多添加劑才能延緩變質。這樣一箱進口的兒童牛奶,網上的價格竟然能飆到148元一箱!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兒 童 醬 油

兒童醬油,可以說是兒童食品中比較早並且比較典型的一個坑。寶媽們都知道不該給寶寶輔食中添加調味料,可是一看見“兒童醬油”出現後,很多寶媽就掉坑了。你真的以為包裝寫了“兒童”兩個字,寶寶就能吃了嗎?

首先要聲明一點,我們國家並沒有一個標準,能夠聲明醬油的成分達到怎樣的一個標準後寶寶就能吃了。

兒童醬油與成人醬油竟然沒啥區別!

我們對比了一下兒童醬油與同品牌成人醬油的成分表,鈉的含量居然是一樣的,而且仔細一看,成分表都是完全一樣的!

買兒童醬油,我們要的是它在某一方面能夠適合寶寶,可這樣只是把成人醬油,裝進了一個小一點的瓶子裡,就說是兒童醬油。這不是坑是什麼?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成分表一模一樣

請忽略我們醜醜的馬賽克

我們一直建議寶媽們給寶寶做輔食儘量不要放鹽,更不要放醬油,如果孩子到了加醬油的年紀,也不要因為看到“兒童”二字就盲目認為這是適合孩子的。

並且選購兒童醬油時,一定要看清成分單位,有些兒童醬油看似鈉含量低,其實換算成同樣單位後,鈉含量甚至高過成人醬油!

兒 童 奶 酪

很多寶媽總想給寶寶補鈣,奶酪就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大部分奶酪含鹽量都非常高,又不敢給孩子吃,就選擇了“兒童奶酪”。

市面上的兒童奶酪品牌眾多,造型各異,口味香濃。然而遺憾的是,華麗的外形、濃郁的口味,與營養安全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鈉是少了,但糖更多!

很多寶媽給寶寶選擇兒童奶酪的理由,是因為很多成人奶酪中有鹽,但是,寶媽們沒有注意到的一個問題是糖,有的兒童奶酪雖然鈉含量較低,但糖和脂肪的含量卻較高。

對寶寶來說,不光要控鹽,還要控糖!我們可以看下一下對比,寶寶奶酪明顯含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從未注意過的再製奶酪!

市面上的奶酪分天然奶酪和再製乾酪,但是我觀察了一下,兒童奶酪大多都是再製乾酪。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再製奶酪是什麼:再製奶酪是把天然乾酪磨碎成粉末,再加上水,植物油,乳化劑、穩定劑、增稠劑、色素,香料等食品添加劑攪拌混合而成的。

我們國家規定再製乾酪裡奶酪的成分不得少於15%,國外可能會更高一些。但你想想奶酪才佔再製乾酪的15%,剩下的85%全是水、糖、奶油和其他添加劑!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上面這個寶寶奶酪裡乾酪才排在第三位,它佔15%,那可想而知排在前面的水和奶油,得佔一半以上!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兒童食品的“套路”其實非常深,像手指餅乾、果汁糖這樣的零食,甚至都沒有標註“兒童”二字,都有不少寶媽直接上當。

我有一個朋友逛超市的時候,買了兩袋手指餅乾給寶寶吃,還說:“你不知道吧,寶寶到了十個月就要吃手指食物,這個手指餅特好吃!”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這可是成人吃的餅乾,白砂糖直接排在第二位,後面還跟著那麼多種添加劑,怎麼能適合小寶寶當手指食物呢?

她還拿了一包果汁糖,標註2.5%果汁含量。拜託!這點果汁含量,四捨五入都等於零了!況且果汁本就不如新鮮水果,你指望它能給寶寶補充點什麼維生素呢?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所以我只希望看完今天的這篇文章,寶媽們不要像我這位朋友一樣啦!

“真”“假”怎麼辨別?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兒童食品都不適合寶寶呢?給寶寶買兒童食品該怎麼選?

不要迷信“無添加”

寶媽不要盲目迷信無添加,不要看到寫著三個大字:無添加,就認為個食物就是沒有添加劑的食物。

你是不是沒有注意“無添加”三個字的下面還有“不添加糖”或“不添加人工香精”之類的超小字,這不妨礙它添加色素,香料等其他添加劑。

看 配 料 表

要判斷超市貨架上的兒童食品,是不是真的適合寶寶,還是要看配料表。

1.長度越短越好

最簡單粗暴的一招,就是看配料表的長度,先不管配料表是什麼語種,也不管哪些亂七八糟的學名你懂不懂,首先要看的,是配料表的長度。

一般來說,配料表越短,越適合給寶寶吃,像這樣的配料表,成分超簡單,還沒有糖和鈉的食品,就是寶媽們的榜樣。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2.看前三種成分

寶媽們要知道,配料表中的順序代表著各種成分在食品中的比重,

成分越多,排在前面,成分越少,排在後面。像這樣白砂糖直接排在第一的,請你直接放下。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白砂糖直接排在第一位

媛兒寶媽建議大家,最好不要選購把“糖”、“脂肪”和“鹽”列在配料表前三位的食品。此外,還要注意配料表中最後三種成分,防腐劑、色素和人工香料往往會出現在這些位置。

3.注意不健康的“敏感詞彙”

我們在選擇兒童食品的時候,除了要看配料表裡有什麼,我們還要知道配料表裡不要有什麼。如果出現反式脂肪酸、糖精、或者巧克力這樣不健康的詞彙,請寶媽們都不要購買。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並且寶媽們要知道,反式脂肪酸有很多個名字,氫化植物油、氫化脂肪、精煉植物油、人造黃油、植物黃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麥淇淋(馬淇淋)、奶精、植脂末、代可可脂等都是它的偽裝。

添加劑該怎麼看?

相信寶媽們看到這裡,已經知道食品配料表該怎麼看了,但還是會有寶媽問了:我又不是學化學、學醫學的,我怎麼知道那些亂七八糟的添加劑,哪些健康,哪些不健康呢?

下面我就教大家一個超級簡單的方法辨識配料表裡的幾種常見的添加劑: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① 像苯甲酸、山梨酸等,帶“酸”的詞,基本都是防腐劑;

② 有“糖”“蜜”“甜”這樣的詞,基本都是甜味劑,比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糖精鈉;

③ 有顏色的詞,往往都是人工色素,比如日落黃、胭脂紅、亮藍;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在最後,媛兒寶媽給大家列一個選擇兒童食品的標準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沒幾個真的適合兒童!盤點哪些不能吃!

低脂肪,低糖或無糖、鹽和鈉儘量少;

成分要天然!寶寶不是一點添加劑都不能吃,但添加劑的種類和劑量都要少,也就是要排在配料表最後面;

生產日期要新鮮,並且不要選保質期特別長的;

好啦,看完今天的文章,想必寶媽們都對“兒童食品”有了一定的認識,希望大家以後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宣傳噱頭,能夠自己通過看配料表辨認是不是適合寶寶,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