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大通县:“授之以渔”力拔“贫根”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期”。要想让扶贫成果稳得住,贫困人口收入有保障,就必须建立一种常态化的稳增收制度,把农村贫困人口组织起来,通过技能培训,实现技能武装,再通过转移就业,把贫困人口推向市场。今年,大通县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加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强化宣传效应、组织实施招聘活动、落实创业政策,使劳务收入得到了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县完成转移就业14.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7亿元;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039人,实现劳务收入1818万元。

西宁市大通县:“授之以渔”力拔“贫根”

为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大通县通过对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的调查,结合劳动力市场用工技能的导向,落实培训4825人,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培训485人。积极争取全年创业培训任务275人,扶持创业215人,创业带动就业468人。深入推进“青海拉面”经济,对省内外2400家拉面店进行了录入建档。组织实施各类招聘活动,开展以“就业帮扶、精准扶贫,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等专场招聘会,城乡劳动力、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近7500人次参加了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6479个。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积极申报“两补一奖”政策,为2家企业44户创业个体发放贴息贷款1110万元。

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及时创新劳动就业政策及务工信息发布渠道,强化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培训专业方向,通过加大宣传引导把更多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创业活动中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