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為什麼包括沃爾沃、凱迪拉克在內的這麼多牌子,就是在關注度上無法和ABB(奧迪、寶馬、奔馳)的產品相比,是產品力本身有問題嗎?我相信不是,但鑽研一下中國消費者的小心思就看到,這些品牌就是不及ABB,包括本地化的改進、形象建設等等,都展露出力不能及的窘況。

但如果我們在這裡用大篇幅說什麼品牌建設、形象戰略等等的話,大家會以為我們又在騙稿費了——先別點X,本文保證不水!

談談第一印象

不論是S90L還是CT6,第一眼的印象都給人明確的“大車感”,不僅是尺寸上的大更是視覺效果上的大,S90L有更明顯的精雕細琢感,而CT6,則給人更為豪放不羈的印象。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對於兩臺車誰更有吸引力,我和同事卻水火難容,同事認為S90L的設計整體感更強,而且手法也接近大家所喜歡的歐洲設計風格,但多了北歐人的一股細膩和冰冷感,外放的氣場能夠讓周圍的環境溫度迅速降溫,讓關注度都集中在S90L上。

而我就覺得CT6更具進攻感,不管是視覺長度、更短的前懸,還是整體更為低趴的姿態,都讓CT6看起來更像準備伏擊獵物的大型貓科動物,而且凌厲的線條更顯得生人勿近,而由於美國車普遍的設計手法,讓CT6顯得更為肥厚,對於我這樣無大車不歡的人來說,簡直是尤物。

一進入車內,兩臺車的差異就更為明顯,我覺得Volvo的設計師和工程師絕對是摳摳搜搜的富一代,盡力把車廂做得簡潔,通過將車內設備控制高度集成在顯示屏裡的方式來降低中控臺所佔用的空間,將空間都返還給車內乘員。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而Cadillac的設計師和工程師更像是隨便消費父輩家產的紈絝子弟,本身CT6的尺寸足夠大,他們揮霍起來似乎一點都不心痛空間,不僅是複雜卻有序的中控臺,就連門板和座椅都做得特別寬厚,車外尺寸觀感和實際車內空間體驗不成比例,但我卻喜歡這樣的揮霍,這和美國民眾的性格是一脈相承的。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如果論控制方便的話,我還是喜歡相對保守一點的CT6,CUE系統雖然以觸摸屏為中心,但還有傳統的按鍵,盲操作相對方便一點。而S90L將所有設定都塞進觸摸屏的做法,儘管有更統一的美學觀感,但用戶使用起來就不方便,特別是在行車時翻查多級菜單才能完成的設定。

而後排乘客所獲得的體驗也是截然不同的,雖然後排都有豐富的設備供乘客使用,但S90L就更希望乘客能夠乖乖地坐著別亂動享受一下按摩就好了;而CT6呢,有後排獨立音像系統,座椅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調節,從重視程度上看,CT6的後排乘客更顯尊貴。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S90↑與CT6↓的後排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S90↑與CT6↓的的操控極限都不低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這份操控表現首先要多謝的,分別是在S90L和CT6上搭載的Pirreli P Zero和Bridgestone Eagle F1高性能運動輪胎,不俗的抓地力表現讓這兩臺已經接近1.8噸的行政級轎車快跑起來也依然從容。

S90L需要選配才擁有主動空氣懸掛和自適應底盤,而CT6則已經配備了MRC主動電磁懸掛,更有ARS後輪轉向,所以CT6的行走姿態會比S90L更為靈動。

這次的S90L並沒有選裝那操控Buff套件,我反倒好奇如果選裝了,結果會否完全不一樣?因為CT6的身軀更為龐大,所以我對其操控能力並不看好,只期望不會比同級對手差就行了,但事實上,不論是S90L還是CT6,抗側傾能力還是非常到位,快速變線的姿態頗為穩健,而由於CT6擁有ARS後輪主動轉向,所以變線時車體晃動的小動作也消失殆盡,給人感覺更自然。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不管S90L抑或CT6,轉向手感都欠缺一定的反饋,相當模糊,不過也應當理解,作為行政級豪華橋車,最重要的是在行駛中不會給人壓力,S90L和CT6也能夠做到,但兩者的取向卻是涇渭分明的,S90L以較為堅硬的懸掛和快速的指向來營造出緊湊級車型一般的駕駛感,而CT6則是以撫平路面凹凸的鬆軟避震配合不甚敏感的指向來營造高一級的大車感,對於駕駛者來說,就是不同取向的“輕鬆感”。

但對於S90L我要投訴的一點是轉向系統的溝渠效應非常明顯,轉向會因為路面的斜度、鋪設狀況差異等問題對駕駛者有明顯的干涉,對於一臺行政級豪華轎車來說,這種狀況其實並不應該出現。

2.0T旗艦,該如何表現

S90L和CT6都是各自品牌下的旗艦轎車產品,雖然對上還有2.0T雙增壓的T6和3.0雙渦輪增壓的40T車型來支撐門面,但你和我都心知肚明,真正走量的,都是價格和稅費都要低一截的2.0T版本,Volvo更懶得引進T6版本S90L進入中國市場。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CT6的2.0T LTG渦輪增壓發動機一直是同級發動機中的翹楚,拋開AMG和Audi Sport等高性能車用2.0T之外,動力最強就是通用這副2.0T了。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動力數據和0~100km/h加速時間,都是CT6比S90L要強,但實際上的爆發感是S90L更強,雖然S90L體重更輕一點,但這不足為據,更重要的是來自Aisin AW的Geartronic 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Kick Down方式更為激進,而且Drive-E發動機的調校在3000轉左右有一股明顯的力度介入,加速的刺激感更強。

而CT6的8L45 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Kick Down範圍相對小一點,而且換擋的節奏沒有Geartronic 8AT那麼激進。加上LTG發動機講求線性輸出,如果放上馬力機其實可以看出CT6的動力輸出曲線會比S90L緩和一點,但覆蓋面積會更大,日常駕駛的動力表現會更自然,沒有S90L那麼急躁。

但如果把Volvo上一代的產品特別是S60、XC60這一級別擺出來,就會發現其實S90L的動力特性是相當接近,也不韙Volvo的傳統了吧。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我要把音響單獨拉出來一說

到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S90L和CT6的音響表現,它們分別搭載Bowers & Wilkins和BOSE Panaray音響系統。我們暫不以揚聲器數量論英雄,因為CT6的Bose Panary擁有34只揚聲器,比S90L的Bowers & Wilkins(19個揚聲器)多出接近80%的數量,揚聲器數量多,音場定位可能會更準確,不過也有可能造成揚聲器之間的互相干擾。

而音響表現如何,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先看車本身的NVH表現,如果NVH工程過關的話,音響表現是事半功倍,在這一方面,CT6已經先拔頭籌,再加上BOSE ANC主動降噪,底子比S90L好上不少。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而音響調音的手法,也表現出兩個廠家對車的不同理解,Bowers & Wilkins的聲音還原度更高更自然,音色更為純淨,就如同一杯常溫純淨水,完全沒有夾雜雜質,將音樂最原本的本質輸入車內乘員的耳朵中。

BOSE Panaray則更為講求效果,更像坐進私人IMAX電影廳一般,非常震撼,但明顯能夠聽出聲音是被音響系統做了手腳,手法有點粗暴,但實際表現卻能夠震懾人心。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Bowers & Wilkins和BOSE Panaray兩套音響的表現,能夠印證兩廠家對車的理解,S90L講求自然從心的北歐態度;而CT6則提供著更豐富更琳琅滿目的用戶體驗,大相庭徑的兩款車,你喜歡哪個呢?——不許說ABB!

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買誰?不許說奔馳、寶馬、奧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