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幼兒園科目二《保教知識與能力》核心考點3

教師資格考試幼兒園科目二《保教知識與能力》核心考點3

紮紮實實的打基礎,才是制勝的法寶哦~繼續跟深藍教師學習新的內容,來看看今天的核心知識點吧~

教師資格考試幼兒園科目二《保教知識與能力》核心考點3

兒童出生後的第一年,稱為嬰兒期。這一年是兒童心理開始發生和心理活動開始萌芽的階段,同時其神經系統也迅速發育。

1.新生兒期(0-1個月)

(1)心理發生的基礎:本能動作(無條件反射)

過去人們認為孩子剛出生時是無能的,什麼也不會。可是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兒童先天帶來了應付外界刺激的許多本能,天生的本能表現為無條件反射。

無條件反射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反射。它是在種族發展過程中建立並遺傳下來的,是那些為數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於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恆定的活動,基本上是皮層下中樞的活動。新生兒重要的無條件反射有:吸吮反射、眨眼反射、懷抱反射、抓握反射、巴賓斯基反射、游泳反射等。

先天的無條件反射:

吸吮反射,奶頭、手指或其他物體,如被子的邊緣碰到了新生兒的臉,並未直接碰到他的嘴唇,新生兒也會立即把頭轉向物體,張嘴做吃奶的動作,這種反射使新生兒能夠找到食物。

眨眼反射,物體或氣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時,新生兒會做出眨眼動作,這是一種防禦性的本能,可以保護自己的眼睛。

懷抱反射,當新生兒被抱起時.他會本能地緊緊靠貼成人。

抓握反射,又稱達爾文反射,物體觸及掌心,新生兒立即把它緊緊握住。

巴賓斯基反射,物體輕輕地觸及新生兒的腳掌時,他本能地豎起大腳趾,伸開小趾,這樣5個腳趾形成扇形。

驚跳反射。又稱莫羅反射。突然發生的高噪聲刺激,或者被人猛烈地從高處放下,都會使新生兒立即伸直雙臂,張開手指,弓起背,頭向後仰,雙腿挺直。

邁步反射,又稱行走反射,大人扶著新生兒的兩腋,把他的腳放在桌子、地板或其他平面上,他會做出邁步的動作,好像兩腿協調地交替走路。

游泳反射,讓嬰兒俯伏在小床上,托住他的肚子,他會抬頭、伸腿,做出游泳的姿勢。如果讓嬰兒伏在水裡,他會本能地抬起頭,同時做出協調的游泳動作。

巴布金反射,如果新生兒的一隻手或雙手的手掌被壓住,他會轉頭張嘴;當手掌上的壓力減去時,他會打呵欠。

兒童先天帶來的本能動作有不同的性質,有些對新生兒維持生命和保護自已有現實意義。有許多天生帶來的無條件反射,在嬰兒長大到幾個月時會相繼消失,如果到了一定年齡還繼續出現,反而是嬰兒發育不正常的症狀。例如,6個月以後的嬰兒,不再出現巴賓斯基反射,物體接觸腳掌時,代之以腳掌向內彎起,而不是成為扇形。

不論無條件反射對維持生命是否有實際意義,兒童最初的本能活動都可以成為最初學習的基礎。

(2)心理發生的標誌:條件反射的出現

雖然兒童出生時已有多種無條件反射,但是,無條件反射對適應生活有很大的侷限性。因為,第一,無條件反射的種類或數量畢竟是有限的;第二,無條件反射只能是對固定的刺激做出反應,不足以應付兒童生活環境的變化多端的刺激。

兒童出生後不久,就開始出現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在無條件反射基礎上建立的。最初的條件反射,可以說是兒童為了維持生命、適應新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新機制。

條件反射的出現,對新生兒的生活有極其重大的意義。人學會一切本領,都是條件反射。無條件反射是一種本能活動,實際上是一種生理活動,不是心理活動。條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動,又是心理活動。條件反射在生理上又可以稱為暫時聯繫。因為只有在一定條件下,經過多次結合,條件反射(如吃奶的動作)和條件刺激物(奶瓶)才能夠建立聯繫。建立聯繫以後,如果多次不結合,這種聯繫便消失。條件反射在心理學上可以稱為聯想,例如兒童看見奶瓶,就想吃奶。沒有建立條件反射以前,許多事物對孩子來說是沒有意義的,而一旦建立了條件反射以後,這些本來是無意義的事物,就變得有意義。此後,孩子便可以根據刺激物的意義對它做出應答性行動,這樣孩子應付外界環境刺激的能力就大大增強了。條件反射的出現,也可以說是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的標誌。

2.嬰兒早期(1-6個月)

這個階段心理的發展,突出表現在視聽覺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依靠定向活動認識世界,眼手動作逐漸協調。

(1)視覺、聽覺迅速發展。半歲內的嬰兒認識周圍事物主要靠視聽覺,因動作剛剛開始發展,能直接用手、身體接觸到的事物很有限。

(2)手眼協調動作開始發生。手眼協調動作,指眼睛的視線和手的動作能夠配合,手的運動和眼球的運動協調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東西。手眼協調動作在4-5個月時就可發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重要標誌。

(3)主動招人。這是最初的社會性交往需要,這一時期要注意親子游戲的教育性。

(4)開始認生。3個月以內的嬰兒,雖然能感知人臉的模樣,還能逐漸辨認出親近之人和陌生人,不過,卻無記憶保存能力,因此轉眼便忘。可是到了4-6個月,嬰兒開始出現記憶儲存能力,不僅能區分親人和陌生人,而且對陌生人還會產生恐懼感和不安全感,於是會出現哭鬧、拒抱的"認生"現象。這種現象說明嬰兒的感知能力和識記能力在發展,是心理發展的一個正常過程,也是一種天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3.嬰兒晚期(6-12月)

這一階段的明顯變化是動作靈活了,表現在身體活動範圍比以前擴大,雙手可模仿多種動作,逐漸出現言語萌芽,親子依戀關係更加牢固。

(1)身體動作迅速發展。抬頭、翻身(在半歲前學會)、坐、爬、站、走等動作形成。

意義:可以鍛鍊四肢和背部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活動,促進大腦和小腦的神經的生長和發育;主動接觸外界事物,擺脫成人的懷抱,自己活動,擴大活動範圍,開闊了眼界,滿足了好奇心,促進兒童認知、情緒和人際交往的發展。

教育:安全保障下的玩具、遊戲作用不可忽視。

(2)手的動作開始形成。

①五指分工動作的發展。3-4個月的孩子在抓東西的時候,主要不是用手指的動作,而是把整個手彎起來,好像一個大鉤子那樣。這時,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動作處於相同方向,一起大把抓。以後,在手眼協調動作發生的同時,大拇指的動作和其他四指逐漸分開。嬰兒漸漸把大拇指放在物體的一邊,其他四指放在另一邊。這就是形成了所謂"五指分工"動作。7個月左右,孩子在拿東西的時候,五指分工動作已經逐漸靈活。這樣,不僅能夠把東西抓得比較緊,而且可以按照物體的不同形狀、大小或位置,變換手的姿勢,可以拿起以前不能抓起來的東西,這也是初步掌握了人類拿東西的典型動作。

②雙手配合。半歲以後,孩子開始用兩隻手配合拿東西,能夠把一隻手拿著的東西放在另一隻手裡。

③擺弄物體。這時期嬰兒的手已不是無意亂動,而是開始針對物體來活動,把東西搬來搬去,撥來撥去,敲打,搖晃。

④重複連鎖動作。從6-8個月開始,嬰兒在同物體反覆接觸中,興趣中心逐漸從自身的動作轉移到動作的對象。這時他會將各種東西亂敲、亂撕或扔在地上,想以此來了解自己的動作能帶來什麼影響。這實際上也是嬰兒較早的有意識的探究活動。這個年齡的兒童喜歡做重複的動作,出現重複連鎖的動作。例如,一個9個月的孩子,反覆把玩具放到玩具盒裡,如此重複了24次。這種現象不但說明他們對自己動作產生的效果發生了極大的興趣,而且可以說是他們認識事物因果關係的開始。這些活動對於嬰兒智能發育是非常重要的。

(3)言語開始萌芽。滿半歲以後,嬰兒喜歡發出各種聲音,他的聲音和以前的不同在於音節比較清楚。他可以發出許多重複的連續音節,聽起來像是說話,但其實不是說話。這一階段的孩子喜歡自己嘟嘟囔囔。7個月的孩子就會分別用不同的聲音招呼別人,9-10個月以後,嬰兒能夠聽懂一些詞,並且按成人的話去做一些動作。

(4)依戀關係日益發展。出生後第二個半年,孩子開始用沒有真正形成的語言和親人交往,這表明了兒童在社會化過程中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這種交往,使孩子和母親之間有了相互瞭解的萌芽。

教師資格考試幼兒園科目二《保教知識與能力》核心考點3

真題回放

1.【2016下半年真題·2題】嬰幼兒的"認生"現象通常出現在( )。

A.3-6個月

B.6-12個月

C.1-2歲

D.2-3歲

2.【2014下半年真題·4題】嬰兒手眼協調動作發生的時間是( )。

A.2-3個月

B.4-5個月

C.7-8個月

D.9-10個月

3.【2013上半年真題·2題】嬰兒手眼協調的標誌動作是( )。

A.握住手中的東西

B.玩弄手指

C.伸手拿到看見的東西

D.無意觸摸到東西

答案精析

1.【解析】3個月以內的嬰兒,雖然能感知人臉的模樣,還能逐漸辨認出親近之人和陌生人,不過,卻無記憶保存能力,因此轉眼便忘。可是到了4-6個月,嬰兒開始出現記憶儲存能力,不僅能區分親人和陌生人,而且對陌生人還會產生恐懼感和不安全感,於是會出現哭鬧、拒抱的"認生"現象。這種現象說明嬰兒的感知能力和識記能力在發展,是心理發展的一個正常過程,也是一種天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答案】A

2.【解析】手眼協調動作是指眼睛的視線和手的動作能夠相互配合,手的運動和眼球的運動協調一致,也就是說能夠抓住所看見的東西。手眼協調動作在4-5個月時就可發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重要標誌。

【答案】B

3.【解析】手眼協調動作是指眼睛的視線和手的動作能夠相互配合,手的運動和眼球的運動協調一致,也就是說能夠抓住所看見的東西。手眼協調動作在4-5個月時就可發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重要標誌。

【答案】C

教師資格考試幼兒園科目二《保教知識與能力》核心考點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