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杀了慈禧的红人安德海还可以升官,这做人艺术!

提起丁宝桢大家不一定听说过,但是有一道菜大家都耳熟能详,那就是宫保鸡丁,现多写作宫爆鸡丁,但其实是宫保鸡丁,宫保是清代的官职,丁宝桢死后被追赠为太子太保,宫保算是他的官职,人称“丁宫保”,所以为了纪念丁宝桢发明的这道菜,取名为宫保鸡丁,宫保、宫爆一字之差意思大不相同。发明菜是丁宝桢在任四川总督时候的事,今天要说的事发生丁宝桢在任山东巡抚的时候。

丁宝桢杀了慈禧的红人安德海还可以升官,这做人艺术!

安德海何许人也?慈禧太后跟前有名的红人,大太监,比李莲英有过之而无不及,聪明伶俐,办事灵巧,深得慈禧太后的宠爱。借着两宫太后和八大辅政大臣争权的机会,牵线搭桥,帮助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䜣进行联络,得以在辛酉政变中立下大功,事后论功行赏被封为大太监总管,显赫一时。

丁宝桢杀了慈禧的红人安德海还可以升官,这做人艺术!

随着同治皇帝慢慢长大,皇帝的大婚被提上了日程,安德海有意借着给皇帝采购大婚服饰的机会,出宫下江南潇洒一圈。一是可以借此机会旅旅游散散心,二是可以跟地方政府联络,收受财物。事实证明,他的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弄了两艘太平船沿着京杭运河南下,风光无限,一路上以钦差大臣自居,收受地方政府官员的财物,中饱私囊,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张大网正在悄悄的向他撒来。

丁宝桢杀了慈禧的红人安德海还可以升官,这做人艺术!

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在安德海刚进入德州境内的时候就得到了德州知府的报告,旋即通知沿途各州府知县,包括聊城、泰安和济宁等地,跟踪安德海一行人并伺机将他们抓获。安德海虽有慈禧太后的同意,但是却没有正规的公文,但是德州知府考虑到安德海是慈禧太后跟前的红人,却没有敢动手。不得已丁宝桢派骑兵配合泰安知县何毓福将其一行人抓获,并押解至济南。

丁宝桢杀了慈禧的红人安德海还可以升官,这做人艺术!

虽然没有正规的公文手续,但是能以冒充的名义将他们正法吗?不能,因为丁宝桢和安德海是认识的,在宫里打过好几次交道,据说还结下过梁子,所以安德海被押解到济南,丁宝桢亲自审问时,仗着慈禧太后的权势,其态度十分嚣张。那么丁宝桢后来为什么还敢把安德海判处斩刑,不到五天时间就马上执行了呢?

丁宝桢搬出了清朝的祖制,鉴于明朝灭亡的惨痛教训,顺治帝曾经专门给太监立下规矩:一、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二、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三、不许招引外人;四、不许交接外官;五、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六、不许假弟侄名色置买田产,从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后来又命工部将严禁太监干政的上谕铸成铁牌立于宫内交泰殿门前,以示警戒。安德海没有正规的手续就敢出北京,就属于违反了祖制。

丁宝桢杀了慈禧的红人安德海还可以升官,这做人艺术!

丁宝桢并没有一意孤行的斩杀安德海,而是往北京上折子请示,在接到军机处的密谕后,才将安德海就地正法。所以说不只是丁宝桢有意要处置安德海,朝中有重要人物亦在背后撑腰。这主要就是同治皇帝载淳和恭亲王奕䜣了,安德海过于飞扬跋扈,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慈禧太后想保他也来不及了。

后来慈禧太后独掌大权之后,为什么没有因为这件事记恨丁宝桢,还给他升官了呢?首先丁宝桢算不上这件事情的主谋,最多也就是个执行者,且程序方面没有任何问题,有理有据,慈禧太后想追究责任也抓不到把柄。

丁宝桢杀了慈禧的红人安德海还可以升官,这做人艺术!

其次安德海之死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宫廷争斗。安德海借着慈禧太后的名头曾经训过载淳,导致小皇帝对他记恨在心。后来为了削去奕䜣的议政王之职,安德海亦出力不少,因宫廷权力斗争而把安德海推到了旋涡的中心,加上其本人不知低调做人,风险就更高了。

最后就得是丁宝桢会做人了,把安德海斩首后,专门把尸首展示三日,为的什么呢?要给慈禧太后辟谣,辟什么谣呢,因为安德海过于受宠,传言安德海没有净身彻底,与慈禧太后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这就等于是帮了慈禧的大忙了,说不定慈禧还念丁宝桢的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