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無惡不造,六萬劫後卻解脫成就

1、經典原文

大正藏第 24 冊 No. 1488 優婆塞戒經:

“善男子!如舍利弗等六萬劫中求菩提道,所以退者,以其未得解脫分法;雖爾、猶勝緣覺根利。善男子!是法有三:謂下、中、上。下者聲聞,中者緣覺,上者佛也。有人勤求優婆塞戒,於無量世如聞而行,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於無量世如聞而行,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獲得解脫分法。是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

2、清心譯文

善男子啊!比如舍利弗等人在過去六萬劫中求證菩提道而退失,原因就是沒有證得解脫分法,雖然如此,也勝於緣覺。

善男子啊!解脫分法有上中下三種。聲聞所證解脫分為下,緣覺所證解脫分為中,佛所證得的解脫分為上。

有的人精進努力地求受優婆塞戒,在無量世中以戒而行,但是也沒有得到戒體,有的出家人求受比丘戒、比丘尼戒在無量世中以戒而行,也沒有的到戒體,為什麼呢?沒有能得到解脫分法的緣故。因此,他們只能叫做修戒,不能叫做持戒。

3、清心釋義

①、舍利弗為何沒退轉?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載:舍利佛在過去世六萬劫中求證菩提道,得到勝解。但是在沒有遇到善知識之前有退失了。

舍利弗退失後在十劫中無惡不作,直到這一劫才遇到釋迦牟尼佛,學解脫道,聽佛講解般若證悟後才不退失。

佛經中還記載,佛有一次度了幾億人天,其中就有八萬人退失。因此,退失是常見的現象。那退失的原因到處在哪裡呢?

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善知識的攝受!

如果有善知識的引導,正如舍利弗遇到了佛的攝受,才在後來沒有退失。

②、受戒後就得到戒體了嗎?

本段經文中明確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勝解,沒有證得解脫分之前,只經過“求受戒的形式”之後,再依據聽到的戒條內容去做,只能是修戒,不能叫做持戒,只是得到求受的“戒相”而已。

而真正的戒體心中會有戒的力量來約束自我的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