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里的廣東(四)丨上岳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一座古村

從來都不僅僅是老屋、青苔、瓦松

它在歷史的沉浮中

邂逅了無數赤子之心

它飽含著深情

廣東鄉村至今依然鮮活,鄉村沒有被拋棄,鄉間還有人在生活、勞作,鄉村的生命力仍然旺盛。雖然廣東鄉村也有人口外流的情形,但相比西部和北方很多村落的凋敝,廣東鄉村確實更有活力。而鄉村社會關係的總體穩定,也為過往生活方式、民俗、手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了土壤。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在廣州,詩書路與光孝寺只隔了一條街,古榕夾道,蒼蒼翠微。諺語云“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寺廟距今已逾千年。晚年,朱繼賢從清遠的上嶽村移居詩書路,是時,南宋易主已成定局。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俯瞰上嶽村

有那樣的時刻,晚來寂靜,獨自憑欄,他翻閱自己的一生,亡國的恥辱、忍辱求生的內疚以及顛沛流離的前半生,都成了往事。那一刻,他也許理解了光孝寺裡六祖辯經的偈語:不是風動,也非幡動,而是人的心在動。如果仁者的心不動,風也不動,幡也不動了。紅塵一夢,家國一夢,他終於和自己達成和解。

朱繼賢的父親名朱文煥,為朱熹次子朱野的後裔。秉承家風,敏而好學的朱文煥官至大理寺評事。

是時,文天祥任贛州知州,兩人皆文韜武略。忠臣良將,卻生不逢時,孱弱的南宋王朝已經風雨飄搖,苟且於臨安。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上嶽村裡樸山朱公祠 餘婷婷/攝

夢還是醒了。德祐二年,忽必烈的鐵騎踏破臨安,宋恭宗被俘。是年5月,幼年益王趙昰於福州登基,以文天祥為右丞相兼知樞密院,招攬人才,企圖收復江南。朱文煥贏糧景從,帶兵護駕。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豈能容他們偏安一隅。

不久,元兵攻佔福建,宋廷君臣經海道退守粵地。一路周折,顛沛流離,最好的歸宿,也許便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撤退途中,朱文煥和兒子朱繼賢領兵,抗元於英德北江地區,在大廟峽與蒙古騎兵血戰,身負重傷,依舊擂鼓助威,最終兵敗殉國。

父之所貴者,慈也。

子之所貴者,孝也。

這是朱熹立下的家訓,朱繼賢銘記於心。

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他腦海中僅剩的念頭,就是讓父親能死得體面一些,不至於曝屍荒野。亂戰之中,他背起父親,連夜逃往清遠橫石。嶺南潮溼悶熱,但他能感覺到,父親的身體在一點點地冰冷下去,徹骨的寒冷。

橫石勒竹坦山,環境清幽,雖不是風水寶地,但至少沒有追兵,可以暫得喘息。頭七之後,朱繼賢親手為父親操辦了簡單的葬禮,築廬守孝。三年孝畢,江山已經易主。

那場崖門海戰,發生在離朱繼賢不遠的新會。宋軍戰敗,丞相陸秀夫揹著8歲的末代皇帝趙昺投海自盡,南宋10萬軍民跳海殉國,屍體浮滿了銀洲湖。也許比死更難受的,是活著。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

朱熹的教育根植於心,朱繼賢轉向自我,去尋找意義,從此守義不仕,先後購得潖江上、下嶽田莊(今屬佛岡龍山鎮)作為棲隱之地,以耕讀傳家。

七百多年過去了,朱繼賢的後人在此繁衍生息了30多代,他們苦心經營家園,形成十八里、百餘戶的規模。朱氏是名門之後,在建房時講究氣派、“高人一等”,於是在上嶽村便採用鍋耳山牆形式的建築,由此產生鍋耳樓。建築均青磚到頂,山牆為耳形,屋簷耳邊飾以精緻的磚雕,於清朝達到鼎盛。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一面鍋耳山牆 餘婷婷/攝

颱風過境後的一天,我站在一戶人家的樓頂,放眼望去,鍋耳林立,那些雕樑畫棟的民居多數已無人居住,斑駁滄桑,仍芳華難掩,瓦松迎風,沙沙作響。遠處青山疊翠,時明時晦,水塘裡夏荷生香,讓人生出一些“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的蒼茫之感。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經久修補後的彩色屋頂 餘婷婷/攝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故得安定方所,國人置業是不吝成本的。上嶽村依山而建,環水而設,前塘後山的佈局,蘊含著藏風納水的寓意,氣勢恢宏。

村民圍屋而居,四面建有東嶽樓、西嶽樓、南嶽樓、北嶽樓。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上嶽村十八個裡,其中相連在一起的上歸仁裡、中歸仁裡、下歸仁裡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築群,建於乾隆年間,在整個廣東堪稱翹楚。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上嶽村裡的小巷

十八個門樓、十八口魚塘分佈在村中各里。上嶽村先有村心裡,以後再分支、發展到萬興裡、龍井裡等共十八里。

各里以穩固森嚴的圍牆連成一體,圍牆上沒有窗戶,只有槍眼。觀察孔稀疏點綴其間,成為古村重要的防禦屏障。同時各里又以獨立的門樓區分,互不干預,自成一體。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上嶽村因嶽山而得名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俯仰之間,屋瓦坍頹,唯有青苔與瓦松,生機勃勃,而那些莊嚴的鍋耳樓,依然保存著士族的遺風。

在元明清時代,百姓不可隨意建造鍋耳牆,擁有功名的人才有此資格。官位大小決定鍋耳的高低,有的鍋耳牆在額角上雕龍畫鳳,可見屋主當年的地位顯赫。民間還有另一種說法,修鍋耳牆可以保佑子孫當官,蘊含富貴吉祥、豐衣足食之意。

鍋耳牆又稱為“鰲頭牆”,有“獨佔鰲頭”的寓意,樸山朱公祠屋頂上便設有鰲魚雕塑,栩栩如生。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上嶽村是因嶽山而得名

綠水繞村,名之“民安”,上上下下,終歸仁裡,隔幾年秋收,便開倉救濟貧民。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儒家的思想根深蒂固,而身為朱熹後人尤甚。他們按照三綱五常的約定活著,心裡總有致君堯舜上的理想,也遵從著守正直而佩仁義,涵養、致知、力行的修心法則。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朱熹是第一個從個人命運的角度論述“修身”的人,之後,儒學開始走向內心,自我完成成為讀書人的畢生追求。我們應該感謝朱熹,有意無意之間,他給後世的讀書人在仕途追求之外,留了一條心靈的退路。

儒學家風

名賢世澤

是樸山朱公祠上的門聯,所謂的士族精神,有時候不過是一種自重,無論生於憂患之中還是處於落魄之境,無論自幼至長還是自長至老,都要時刻保持氣節。

翻開《朱氏族譜》,在“先賢文公家訓”中,有一句:“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子孫不可不教。”這與“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不謀而合。

明清時期,村裡建成了泗吉堂、育賢社學、上嶽社學等學堂,民國時,又建普美學校。上嶽朱氏家族從宋末至清代出秀才、貢生共29 人。在上嶽村後裔的子嗣中,還出了清朝末代榜眼朱汝珍。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斯人已逝,如今古村裡已沒有多少人居住了,能見到的只有少數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和大部分村民都在古村周邊蓋房居住。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古月照今宵,這些古屋、古巷、古井、古樹,這些雕樑畫棟、青磚黛瓦、殘垣斷壁、屋頂野草,仍讓人追憶,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上嶽村航拍

西湖路流水井是一條廣州舊城中保留得較好的清代宗族式書院小街。潔淨的麻石街兩旁,幾座典雅老屋錯落分佈,老屋的頭門鑲嵌著“書院”“家塾”的石匾,明清時期,這一帶曾坐落多座書院。

其中一座有兩百年曆史的奎樓,院內柳綠花繁,亭亭如蓋,原為考亭書院,也是朱家祠,為朱氏後人創建。

考亭書院的淵源可追溯至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書院的原址在福建建陽城西的溪山考亭玉枕峰山麓,為紀念先賢,朱氏後人在各地創辦多所考亭書院。朱繼賢開先河之後,不久其弟也攜家眷南遷上嶽村,朱氏其餘支脈也不斷移居嶺南,興辦書院,傳承儒門家風。

歷史波譎雲詭,王朝幾度興衰。在嶺南開枝散葉的朱氏後人,始終堅守守正出奇,寧靜致遠。歷史總是出奇的相似,斗轉星移,至於近代,國運憂患再次與朱氏產生了關聯。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1855年,鴉片戰爭已經過去13年,內憂外患,國運漸衰。年屆七旬的朱次琦兩袖清風,辭官還鄉,在南禮山下(今佛山南海)陳氏祖祠(即“禮山草堂”)講學,從學者甚眾。知天命的年齡,他只想做一點樸素的事。

老先生並不迂腐,主張學生不單學一門,而要融會貫通。他還時刻保持著對國事的關注,憤慨處常拍案而起。

1876年,他迎來一生最驕傲的學生——康有為。鄉試落榜後,康有為途徑南海禮山草堂,拜讀在朱次琦門下。用康有為自己的話說,好像疲憊的旅人終於找到落腳的地方,又好像盲人睜開眼睛看到了光明,“乃洗心絕欲,一意歸依”。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康有為

除了融釋中國文化學術史的脈絡之外,朱次琦常鼓勵康有為獨立思考,形成自我認知。

囿於時代的困境,晚年的朱次琦並沒有機會接觸西學,但是他的治學理念,冥冥之中為後生指了路,也最終將康有為託上了新舊思想交匯的風口浪尖——儘管康後來在學術界引起的頭腦地震,已與老師的學說相去甚遠,但他仍對恩師充滿敬意。

1908年,康有為為恩師的文集作序時寫道:“其行如碧霄青天,懸崖峭壁;其德如粹玉馨蘭,琴瑟彝鼎……高遠深博,雄健正直……以躬行為宗,以無慾為尚,氣節摩青蒼,窮極問學,而以經世救民為歸。”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萬木草堂藏匿在廣州的深巷中,若非特意去尋,很難找到。青磚簡瓦,天井清明,可以窺見朗朗乾坤。

朱次琦作古10年之後,康有為公車上書,無果而終,舉家遷往廣州,創萬木草堂講學。這一年,新會的梁啟超少年初成,已令人見之忘俗。他慕康有為之名,於萬木草堂拜師,人生的窗戶被打開了,梁啟超擁抱新思想,自我革新,終立於古老中國現代化探索的潮頭。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梁啟超曾以此為訓,創《新民叢報》。其教育之思維,似曾相識,何嘗不與朱子理論一脈相承,那些過去裡,也藏著未來。

青苔覆蓋了水塔,塵土覆蓋了青苔,歲月被歲月所遮掩。朱氏後人到上嶽,總要打一口井水,以慰鄉愁。年華如果似水,為何不褪去?屋脊錚錚,風骨依舊,而人面何處,留著草木深深。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歸仁裡,有一九旬老嫗,每日搖著蒲扇坐在門前,姿態端莊,別有風骨。她家的廳堂裡,供著父母的遺像。百年前的照片,仍可見儀態瀟灑,眉目之間自成風流。

村前的水塘裡,蓮花亭亭,時有蜻蜓飛來,想起朱熹的詞:

“堂下水浮新綠,

門前樹長交枝。

晚涼快寫一篇詩,

不說人間憂喜。”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素材來源丨本文摘自文旅中國叢書《鄉愁裡的廣東》,作者許偉明、餘婷婷,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文章原標題為《上嶽古村:上嶽村裡的人心》,作者餘婷婷,部分圖片來源於桑葉同學、騰訊大粵網、清遠市政府門戶網、清遠旅遊等。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鄉愁裡的廣東(四)丨上嶽古村,邂逅無數赤子之心

今日話題:如果這個季節你去到鄉村,會想做什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