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復盤,怎樣才是投資網貸的正確姿勢?|觀察會客廳答疑

8月16日,#觀察會客廳#舉辦了主題為“協會監管齊發聲,雷潮停止了嗎?”

的直播。在直播裡,觀察君和嘉賓討論了以下問題:

  • 監管頻繁發聲,意味著什麼?對投資人而言,有哪些利好消息?
  • 沒出問題之前都是“P2P”,出問題之後就不是了,那真正的P2P究竟是什麼樣的?
  • 當前很多平臺都展期了,投資人該如何面對這種情況?
  • 未來,P2P行業會發展成什麼樣?投資人要怎麼投資才是正確姿勢?

很多觀看了直播的投資人表示,這場直播讓自己對網貸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有了更清晰的瞭解,希望以後觀察君多出類似的直播。同時,在直播間裡,很多投資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受限於時間約束,未能在直播間裡回答,現在觀察君選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來回答。

用戶:平臺逾期,出借人怎麼辦?

觀察君:投資人需要認識到,逾期並不等於壞賬,不等於投資無法收回。任何平臺都不能保證“零逾期”,全國各大銀行擁有頂級的風控系統,還有極其優質的客戶來源,卻依然有每年1%-2%的逾期率,P2P作為網貸的次級市場,逾期率自然還要更高一點。

投資人首先要做的,是和平臺保持密切溝通,需用心識別對方到底是有意解決問題,還是純粹拖延時間。在溝通的過程中,投資人要及時保存好自己的投資轉賬記錄,將與客服溝通的聊天記錄也截圖下來。如果在商定的時間內,平臺無法將逾期金額及時補上,而且隱隱約約還有無限拖延的意思,那投資人可以拿證據報案

用戶:出問題的平臺,負責人消失了怎麼辦?被騙的錢還能回來嗎?

觀察君:投資人如果積極採取行動,採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是有機會將被騙的錢要回來的。深圳南山區警方就公告,已協調南山區金融辦開設專案賬戶,所有追回資金均轉入該賬戶,追繳資金待法院判決後依法統一清退。

投資人首先需要取證,然後向警方報案,積極督促警方查封涉案公司資產和主要負責人個人資產,追繳投資人的本金。

用戶:平臺的項目到期了,可是不回款咋辦?

觀察君:投資人需要搞清楚,項目到期不回款的原因。是項目逾期?還是平臺出現了資金流問題?首先要做的還是和平臺保持溝通,調查清楚具體的原因後,再採取相應的應對行動。

用戶:為什麼就不能給合規合法的平臺給予支持?為什麼只會給平臺壓力?

觀察君:必須要說,近期監管層發聲將繼續支持合規平臺的發展,最新的“網貸108條”傳遞的監管重點也和過去的監管紅線保持一致,意味著積極合規的平臺將率先通過備案,這些都是對合規合法平臺的支持。

相信這次雷潮對行業來說是激濁揚清,合規合法的平臺一定會留下來,為投資人創造更大的價值。

用戶:平臺突然公告清盤,制定不合理兌付,沒有監管,拿什麼保證出借人的本金?

觀察君:如果平臺制定的清盤方案,違反了投資時的合同,投資人可以向平臺當地警方報案,要求經偵介入監管,讓平臺可以良性清盤。

用戶:怎麼知道第三方擔保的擔保能力和責任?

觀察君:首先,要看保障範圍有多大,是金額全保還是保一部分。

其次,要看保障的觸發條件是什麼,自己買的產品是否滿足保障的觸發條件。

第三,要看擔保公司或保險公司的能力有多大,擔保公司為多少家P2P平臺提供了擔保。

用戶:展期後,老闆卻不與我們見面怎麼辦?

觀察君:投資人需要調查清楚,老闆不和投資人見面是在積極催收資金,還是在拖延時間?平臺有沒有建立和投資人溝通的暢通渠道?如果平臺在積極催收資金,那麼投資人應該給平臺一些時間。如果平臺是在拖延時間,投資人可以去報案。

用戶:想問一下,畢竟問題平臺潮也不是一兩波了,那當前出問題的平臺都有些什麼特點呢?

觀察君:總結來看,一般出現問題的平臺有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高返平臺:給投資人高額返利,違反商業規律,背後很有可能是平臺在拆東牆補西牆。

二是“XX系”平臺:某些和金融行業無關的大集團公司,突然收購數個P2P或十幾個P2P,這一批平臺成為了“XX系”,背後往往是這些大集團公司在利用P2P在進行自融。

三是股東、法人變更:很多P2P平臺股東或老闆為了“甩鍋”,會在問題暴露在提前變更股東、法人。

四是線下平臺:有線下機構的P2P很容易形成資金池,也沒有辦法規避募集資金方挪用自己的風險。

需要說明的是,投資人自己也需要及時總結分析,舉一反三。市場總是在變化的,沒有永恆的公式可以讓投資人去套。

用戶:有人說, 天上掉下一塊餡餅,腳下一定有個陷阱。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請問該怎麼看待?

觀察君:投資人應該要清楚,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現在整個實體經濟的利潤率都很難超過10%,這就說明要找到大量支撐超過10%利潤的資產是很困難的。投資人不要追求過於高的利潤是正確的,因為那很有可能讓你面對巨大的風險。

用戶:能解讀一下剛出的監管部門要求國家4大資產公司主動作為化解P2P風險這條政策嗎?對行業有哪方面的利好?

觀察君:可能的模式是AMC收購平臺的不良資產,這一模式的關鍵在於,AMC收購的不良資產必須是真實存在的資產。

比如你在某平臺擁有1萬元的債權,AMC託管平臺以後不是說直接就把這1萬元給你,而是要看你這1萬元債權所對應的資產變現後或者通過追償後有多大概率能贖回,如果只有80%的概率,扣除AMC的運營成本,你實際能拿回的資金會在8000元以下。如果AMC在對資產進行處置或者追償後拿回了全部1萬元,那麼多出的部分也將作為AMC的利潤。

用戶:雷潮過後,剩下的平臺是不是基本都健康合規?

觀察君:在投資方面,不應該做任何概括性的結論,一定是具體平臺具體分析,具體資產具體分析。

投資人在後續投資人一定要自己做功課。

以上就是觀察君對用戶問題的回答,希望可以解決用戶們的困惑。

我們必須要看到,網貸作為新生事物,發展的十年以來,經歷了很多坎坷。但最近,監管部門多次發聲,指引行業繼續健康向前發展。

這就意味著,監管層仍然認為,網貸行業有利於中國經濟,能為更多的中國老百姓創造投資價值。

投資人需要在當前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投資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在這次雷潮中吸取經驗教訓,在以後的投資中保持敏銳性,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