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所有后悔,都通往这样一个根源

你是在用一时的省事,换来后患无尽的遗憾,还是用一段真正的用心投入,与孩子来一场共同成长的游戏,收获长久的微笑?

01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后悔的是什么,很多妈妈都能说出一二三四来。

父母最常见的后悔莫过于这些:

后悔一:小时候为了省事,把手机当成哄孩子的神器。

孩子大了再也离不开手机,花了原来的百倍时间来纠正,依然无济于事。

后悔二:不想付出一时的时间和坚持去及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长大后再用多于原来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来给孩子纠正,劳心费力,却依然事与愿违。

后悔三:平时为孩子做得太多,只想让他一心学习,将来可以出人头地。

结果却发现,自己的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甚至厌倦了这种一味学习的日子,把学习看成了一种负担。

长大后不但没有出人头地,连正常的社会环境也无法适应,只能躲在父母的羽翼下啃老。

后悔四:为了赚钱,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没能给他需要的陪伴。

孩子长大后,再多钱也找不回安全感,付出再多倍的爱也不能补偿他心中永远的残缺。

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所有后悔,都通往这样一个根源

02

假如时间倒流,你能改变这些遗憾吗?

我相信,很多人即使改变了这些遗憾,也依然会有很多别的遗憾。

其实,所有这些呈现的只是表面。

它的问题在于,你只是看到了问题之后才想着要如何去解决。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最深层次问题,你没有去思考,去面对。

心态,才是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最需解决的问题。

带娃时很累,想停下却无法停下,幻想着等娃再大一点就好了。

却发现,无论他长多大,你都无法停下。就算他没在身边,心里也不会停止牵挂和担心,依然很累。

心累就是心累,不会因为孩子长大了还是他太小而消失。

小的时候,你觉得他不独立,怕他有危险,担心他饿着、冻着、各种难受。

大了,怕他累着、担忧他走错跟,结错婚,找错工作,替他做大小事,做各种决定。

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打断他的自我塑造过程,限制他的自由活动,只要他读书,不让他碰家务事。

错过了各种能力培养期,当孩子的成长显现出问题时,开始了一次次的后悔。

什么样的年纪就该干什么样的事,别时时刻刻把他当成婴儿般捂着。

他的适应能力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里锻炼,然后才慢慢变强大的。

外面的世界跟你为孩子营造的不一样,你让他出去后如何承受?

给孩子陪伴并不难,难的是高质量的陪伴。它需要我们的知识、智慧、懂点儿童心理学,需要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以及自己的良好心态和灵活应变能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所有后悔,都通往这样一个根源

03

养育孩子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活,所以有人说,想教育出一个好的孩子,就得全职带娃。

谁知一心扑在娃身上,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如此辛苦带娃,可孩子依然状况百出。

然后就疑惑了:为什么别人边工作边带娃还能轻松搞定?

你是不是一天十几个小时甚至24小时跟孩子粘在一起,一刻也无法跟孩子分开,觉得这样才是负责任的好妈妈?

儿童教育学家却说:越累越不是好妈妈。

没有人可以时时刻刻和另一个人粘在一起,这样下来不是你失去了自己就是他再也无法独立。

无论哪一种情况,时间长了,结果都是一样:你会很累,疲惫不堪。

更重要的是,妈妈事无巨细的关注与操心,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负面影响。

过度的紧盯和打扰容易让孩子的探索欲与专注力受损;因为疲惫而敷衍的回应,对孩子是一种情感伤害;更不容易养育出有乐观、平静、自信、个性的孩子。

一旦妈妈感觉焦虑、疲累不堪,心情压抑了,家里的其他人也很难感到快乐和幸福。

只有妈妈的感受是轻松愉悦的,孩子才能轻松愉悦地成长。

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所有后悔,都通往这样一个根源

04

最累的妈妈总是盯着孩子细节,最轻松的妈妈悄然走进孩子的内心。

盯着细节的妈妈,往往是因为过度焦虑。这其实是由于对孩子成长状况缺乏了解和经验导致的不自信。

不了解,才无法掌握。很多时候是我们出于对未知的恐惧,把简单的事想复杂了才容易焦虑。

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抓大放小。

真正智慧的妈妈,心态都很好,面对种种突发状况,不慌张不失措。她懂得预判事态,事先准备好相应的对策,甚至是不露痕迹地把控着事态。

这样的妈妈心态平和、从容淡定,以内心的力量滋养着孩子的心灵成长。

在家里,日常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知道孩子各种敏感期的特征,妈妈掌控着大方向和边界,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适时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遵守规则秩序。

剩下时间和细节交给孩子,让孩子自由地活动和探索。

孩子专注玩耍时,妈妈不打断,自己可以在另一旁选择安静地看书充电学习,或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妈妈和孩子各自拥有自己的空间,相互陪伴,各自快乐。

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所有后悔,都通往这样一个根源

05

带娃外出的时候,最体现妈妈的智慧和用心。

一位朋友说,每次带女儿出门,她一般会带上两套装备:"一套她用,一套我用。主要是用于突发状况时孩子有事可做,不出岔子。东西不用多,够她消磨时间就好。"

比如在路上碰见一个朋友,相约喝上一杯,此时孩子的装备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给她芭比娃娃,她为它换衣、梳头、打扮,可以安静地自己在那里玩半个小时。

你聊你的,她玩她的,各得其乐,相对静好。

有些孩子玩手机、四处折腾闯祸,就是因为太无聊又得不到大人关注的时刻。

在沙滩上,孩子的装备就是沙滩玩具,找个安全地方坐下。在她盖房子、开河渠的这段时间,妈妈的装备就派上用场,一本心爱的书,沐浴海风,就能静静地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

有时带上一个魔方,有时带上几张贴纸,就够女儿玩上一小段时间。或者七巧板、智力迷宫、拼图,根据需要变换花样。

而别的妈妈喜欢带的食物、饮料,她一概不带,简简单单的一瓶水足矣。

更多的时候,是身心投入地陪女儿玩,用沙子作画,用手指沾水写字。一起看日出日落,听涛声,一路比赛看谁走得快,想安静的时候来一场"看谁不说话的时间更长"的游戏。

在无聊的乘车途中同她玩成语接龙、猜字迷、脑筋急转弯,耐心回答她的"十万个为什么"。给故事编结局也是她们间常做的游戏。

不知不觉中女儿增长了不少智力和知识,也让孩子思维更加灵活和有创意。

用心的父母随时随地都能高效陪伴孩子,而不是焦虑地紧紧控制着孩子的细节或只顾自己默默地玩手机。

在这样的用心陪伴过程中,孩子感受着妈妈无痕的爱和引导,在润物细无声中爱上自然、爱上生活。

他的好奇心、探索欲、专注力、安全和成就感,各种成长需求都得到满足,变得聪明、自信、有节制,能配合,与世界友好相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