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陵川有条“寡妇路”

山西陵川有条“寡妇路”

陵川县勤泉“路工”古栈道,在距陵川县城东南30公里的夺火乡境内,通接河南省修武县。

山西陵川有条“寡妇路”

夺火原名“铎壑”,是春秋时期铎遏父的封邑,后来演变为夺火。在陵(川)修(武)线开通之前,“路工”是陵川东南部千百年来沟通河南的唯一通道,除人员通行之外,还是古代潞泽商帮贸易交流、物资运转的必经之路。光绪年间出版的《山西通志》的图形卷中,标明为“勤泉路工口”。《方兴纪要》载:“这里古名永和隘”,是晋豫的重要关隘。元末明初,陵川县衙门曾经在“路工”设巡检司戍守。到了明朝代的嘉靖二年中断过两年,嘉靖五年,又调宁山卫官兵把守。直到民国时期,这里仍然设有边境警卡。

山西陵川有条“寡妇路”

路工之所以称之为险道,是因为这是一段铺设在悬崖峭壁上的古栈道,呈石阶状从几近直立的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盘折而下,长约500米,宽度只有1.2米左右,是地地道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咽喉要道。在陵川民间,路工又有“寡妇路”之称。之所以有这样的别称,有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古时候的路工,没有石梯,是一条来往行人靠手攀脚登爬行上下的险道,稍有不慎就会掉下万丈悬崖,摔得粉身碎骨,造就了许多寡妇,故而得名。第二层含义是,当地人传说,清康熙年间,本县附城镇城东村一位姓董的客商到河南去做生意,在下路工险道时,失足摔下深谷丢了性命。他的妻子接到噩耗后,赶到这里哭祭丈夫,一连数天不吃不喝。当她终于收住眼泪站起时,发誓要从这里修出一条道路来,供行人和客商安全通行。她从家里拿出一斗黄金,作为修路的资金,并发动过往行人捐资修路。同时,她请来一批工匠,绳索拴腰,悬空施工,整整花了五年时间,在绝壁峭壁上凿出了这条石梯状的栈道,并在路边用方条石挡起齐胸高的护墙,“路工”因此而被人们称作“寡妇路”。

山西陵川有条“寡妇路”

在陵川东南部接壤的河南一带,关于“寡妇路”的传说有多种版本。其中一个版本,说路工是一个名为“花子”的寡妇所修。花子的丈夫和儿子,先后在上下路工时坠崖而亡。夫子皆失,悲痛欲绝的花子寡妇,为了不让自家的悲剧在别的人家重演,铁了心集资修路。于是,行乞十年,讨得“三斗金,三斗银”,在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条供人通行的悬崖栈道。路成后,还在栈道最高最险处凿龛建庙,镌刻了“灵护古今”四个大字。路工,也称之为“路功”,其义是修路有功,所以路工一带的人都把花子作为路神敬奉。

山西陵川有条“寡妇路”

“寡妇路”的故事,凄美而感人,记录着当时陵川东南部通行河南道路难行的血泪,也寄托着人们对路畅其通、人畅其行的渴盼。路工的修通,对晋豫沟通有了瓶颈突破的意义,从此人们不但可以相对安全地上下通行,而且可以担担行走,并可供骡马驮队通行。

山西陵川有条“寡妇路”

民间传说,是美好心愿的体现。有史可查的是,朝廷曾拨款修筑过这段悬崖古栈道。陵川县五修县志载:康熙十三年间,户部拨银2万两,拓修路工口之路。

山西陵川有条“寡妇路”

道路是物流、商流、人流、信息流的动脉。路工修通之后,成为潞泽晋商从东南部进入中原的一条重要通道,东南部的晋豫商贸明显活跃起来。单说山西一侧,路工连接的商道从夺火开始,途经陵川附城镇和城东、盖城、平道、潞城等多个村庄,进入高平石末村、河西古镇,抵达高平,并辐射潞泽两州。沿途各村镇,不但造就了许多商贾大户,而且滋养起附城、西河底、高平河西等镇级商埠。陵川的附城镇,古称“附庸”,是因现在所辖的盖城村而得名。唐武德元年(前618),高平、陵川各划出一部分区域组建了盖城县,县治即为盖城村,附城镇因依附于盖城而得名,“附庸”之名更见其义。盖城作为独立县域,仅存在了9年,于武德九年便被撤销。而附城镇却依赖独特的地理位置兴盛起来,自宋时便形成“草市”,于元、明形成街市,到清代已繁华异常。当时,潞州、荫城、西火、本县西河底等地的商客,通过夺火经路工而下河南,河南的怀庆、彰德等地的客商,通过陵川而达泽州的客商,两路人马的交汇点正好在附城。附城因此成为交通枢纽与商埠重地,一镇三街店铺林立,列肆如栉,终日车马辐辏,商客云集。道光三年(1828),为了给来往客商提供一个“纠合之区”和“行香之处”,附城士商共议,创修了占地11亩、耗时32年、耗资“二万四千贯有奇”的“附庸会馆”。碑文称,会馆“规模宏整,金碧辉煌,诚一镇之巨观也”,“从此,商贾日益集,货财日益增”。那时,晋豫两地的商客,常到这一带来经商的内蒙之皮货商,京津之洋货行,以及湖北老河口、江苏掘港的南方商人,无不知“附庸”之名,也无不知“附庸会馆”,附城因此有了“小焦作”之称。附城镇的盖城、城东村(因在盖城之东而得名),也依托路工靠兴办马帮,服务于附城等地的商家大贾而财源广进,光城东村,所养骡马以千头计。紧靠“路工”的夺火,占近水楼台之利,也在迎送和接待贩夫走卒、来往行人中,使商贸业和服务行业大兴,在太行偏僻深山之地,迎来了历史罕见的繁荣期,发育成陵川古代八小镇之一。在河南一端紧靠路工的好多村庄,或办各种作坊,或开门店、骡马大店,生意都很火。纸坊村有一饭铺,专卖杂面,一个铜板一碗,生意好时每天可收一脸盆铜钱,可见生意之火爆。

山西陵川有条“寡妇路”

俗称“寡妇路”的路工,前后繁荣了约二百年的时间。抗日战争时期,当地守军和日本侵略军在此进行了一场激烈攻防战,给“寡妇路”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战斗的结果是守军获得大捷,可路工也为此完成了最后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