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泰坦尼克上演,騰訊成立,我成了美高首名中國小留學生

引 言

北京學霸Nini,

第一代留學美國高中的中國人,

敢闖敢說敢做!

這篇文章講了無數大實話!

被神化的美國高中什麼樣?

她又給中國孩子什麼建議?

Nini(雪麑)

80後北京妞,前CNN製片人。一路以學霸的表現考上北京景山中學、美國泰伯中學、全校第一的成績全額獎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歷經摩根士丹利、鳳凰衛視、CNN國際頻道,然後創辦融尚私塾,專注國際教育。自詡“偽國際教育專家”,但說的都是真理!

20年前,泰坦尼克上演,騰訊成立,我成了美高首名中國小留學生

也許因為姥爺是外交官的原因,家裡對我的教育一直比較開放。小學一邊努力讀書成績領先,一邊為班裡男男女女打抱不平,塑造了“景山學霸”的形象。

然而一次家庭會議,從此改變了我的帝都少女路。經常奔波於兩岸三地的父母和常年駐紮在西方世界的姥姥,突然覺得,我應該去美國讀書,更多地接觸一下世界。然後家長們就一拍即合、看似草率地決定了我以後的人生道路。

還記得那是1999年立春後沒多久的一個清晨,我背上提前一晚收拾好的行囊跟隨著母親,踏上了人生中第一次長途旅行。那時候的首都機場比現在樸素多了,坐在飛機這樣的龐然大物裡,吃著飛機餐,任何東西都顯得格外新奇。

20年前,泰坦尼克上演,騰訊成立,我成了美高首名中國小留學生

初到美國,曾經只在電視裡見過的畫面,居然活生生出現在了眼前。但我就讀的第一所學校並不是大名鼎鼎的Tabor,而是在紐約州upstate的一所叫Hoosac的寄宿學校。

我媽很有先見之明,提前半年三月份就把我送過來,用來上“英文非母語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ESL)課程,把英文底子打好。當時我媽拜託了一個朋友的朋友的小姨之類的人物,幫忙在東部找到這所既有ESL課程,又願意接受二愣子8年級中國女漢子的學校。

儘管在景山接受了“重點小學”的英文教育,我剛剛到美國時的英文水平幾乎為零,一張嘴就是人教社統一教材中的英式英文,再加上奇怪的中國口音,令我每次開口和陌生人打招呼就立刻迎來詫異的眼神。我當時最愛說的就是: “How do you do?” 不管對方的問候是什麼,我一定條件反射地順口就開始在景山每天早上的英文duty report的內容:

"How do you do? My name is Nini. I’m in Class 1 Grade 6. There are 55 students in my class…”

總而言之,我記得在申請Hoosac時的面試環節,和招生辦的對話就是一次英文duty report的重述。同時,我當時非常自豪的用一分鐘兩萬字的超人語速在30秒內就背誦完畢(想當年,我以全班第一的速度背誦朱自清的“春來了”而臭顯擺了好幾個學期),

之後我記得我媽一臉無奈的向招生老師賠禮道歉,說孩子緊張其實英文挺好的,儘管語無倫次但邏輯思維清晰絕對不是白痴。

可幸的是,基於學校非常希望提高學生群體的多元化(diversity),更期待我這份從天而降的學費,招生老師滿臉堆笑的瞬間歡迎我加入Hoosac的大家庭。至少在1998年,身為中國人本身就是升學的優勢,畢竟在美國私立寄宿學府體系中的中國學生數量極少,所以儘管招生老師對我的智商抱著懷疑態度,他還是向我這個“大熊貓”般稀罕的多元化學生熱情的張開了雙臂。

20年前,泰坦尼克上演,騰訊成立,我成了美高首名中國小留學生

(Nini當時就讀的Hoosac School)

於是,我就瞎貓碰死耗子般開始了長達10年的美國留學之路。

因為我到Hoosac註冊的時間已經很晚,所以學校沒有按照程序,招生主任和校長先迅速地讓我媽繳付了學費,然後才開始商量在學校滿額的情況下,我這個大熊貓到底如何解決寄宿問題。回頭想想,我媽(和她朋友的小姨)真心特別實在,沒仔細詢問細節就歡喜地慶祝成功解決我的入學問題。但再仔細想想,就憑我當年滿身散發著大FOB(fresh off the boat) 氣息的傻樣,如果我是我媽,估計也得為有正規學校錄取我而開香檳。

古人云:“有錢能使磨推鬼”,無論在哪都通用的硬道理,這時更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了學校收錢後給我找住宿的問題上。儘管已經沒有正常的單人或雙人房間分配給我,為了不丟掉我這現成的學費,招生主任特別熱情地說我們可以為你單獨創造住宿條件。於是,朋友的朋友的小姨就以我媽的身份爽快地答應了,而我就莫名其妙地走入了人生中第一個宿舍。

走進我的房間,我才意識到校長所說的“單獨創造”的真正含義。

我的同屋是兩個體格健壯的黑人女孩,她們兩人在我來之前是一人住在連著洗手間的裡屋,另一人住在面積稍大一些的外屋。而我的房間呢,其實就是在校長逼迫下,讓出半間屋子的裡屋。裡屋本來就不大,所以可見為什麼住在裡屋的姑娘看到我時一臉的不爽,本來就顯得眼白超大的眼睛狠狠地瞥了我幾次。

於是,我——一個來自中國的淳樸大熊貓——成功入侵了美國學生的神聖領土,打響了中國人民低齡留學革命的第一炮。

在我幼小的記憶中,招生辦就像一個洋溢著愛與包容的遊樂園,老師們見到學生都是渾身上下散發著熱情與愛。直到畢業數年後,我機緣巧合進入國際教育領域,才意識到原來當年大部分的熱情是源於我的中國身份和全額學費。

20年前,泰坦尼克上演,騰訊成立,我成了美高首名中國小留學生

曾經跟我媽聊天,問起為什麼後來選擇Tabor Academy這所高中的時候,她說有小藤校美名的Andover、Milton、Concord這些學校本來也錄取你了,但總覺得你們的八字不合,氣場也不對,像你初到美國那時的蹩腳英文,又對西方文化一頭霧水,你覺得你在競爭激烈弱肉強食的小藤校能活下去嗎?你更適合那些有關注度的,家庭氛圍的,能夠給你時間讓你充分發揮自己的地方。

一個人的一生,第一位導師真的是自己的父母啊!

不僅在我的高中擇校層面,母親大人把我在Tabor開學前的時間都規劃得天衣無縫。她很明智地選擇不去聽從當時Tabor招生老師的建議,讓我“輕鬆愉快”地度過幾個月然後去學校報到,而是通過朋友的朋友的小姨,千方百計讓我插班到一所沒人聽說過的高中Hoosac School,提前開始補習英文、鍛鍊能力、適應寄宿生活。

但是,媽啊,你當時為啥不多問問我的住宿環境再幫我做個決定呢?!(預知宿舍發生了什麼,敬請期待下一集)

20年前,泰坦尼克上演,騰訊成立,我成了美高首名中國小留學生

回想總結一下這段經歷,覺得有一點可以給大家提個醒:

英文真的很重要!我說的英文,不在於背單詞,也不在於多流利,而在於你對自己和對方文化的認知。

英文面試的核心並不在於英文有多流利,而在於你對自己和學校的認知。歸根結底,你要把和麵試官的溝通想象成一個軟性推銷的過程——其中,面試官是買方,而你要推銷的產品則是自己。因此,面試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你是否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面對面的溝通,讓一個陌生人對你產生帶有好感的好奇心,更直白點,就是讓對方喜歡上你。

我當年通過背誦英文作文來“證明”自己的語言水平,就犯了面試的一個大忌:用自己的認知去套用對方的需求。我認為學校要考驗的是語言水平,然而學校在乎的則是包括我的性格、品性、成熟度等軟素質。

可幸的是,在沒有中國申請者的90年代,招生辦對我犯傻的容忍度極高,

但今非昔比,現在中國申請者在頂尖學府的試錯機會幾乎為零。 以下是成功面試的套路,看似簡單,但實踐證明,有專業指導的練習是王道:

1. 自我認知:我是誰?能帶來什麼價值?

2. 對學校的認知:為什麼這個學校適合你?

3. 通過故事結合以上兩點,彌補與招生官的認知差,達到“洗腦成功”

20年前,泰坦尼克上演,騰訊成立,我成了美高首名中國小留學生

接下來宿舍裡發生了什麼?Nini如何適應美高的“奇葩”舍友?敬請期待下週四的Nini勇闖美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