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代贤相,他是狄青恩人,被抹黑丑化几百年,成为包拯的对头

提到庞籍庞太师,很多人都想到此人是活跃在评书、电视剧、古典小说《三侠五义》和《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中,专门跟包拯等忠臣良将作对的反派。

本是一代贤相,他是狄青恩人,被抹黑丑化几百年,成为包拯的对头

庞太师

实际上,历史上跟包拯作对的太师不是庞籍,而是宋仁宗的温成张皇后的伯父,陷害忠良的张尧佐。历史上的庞籍非但不是奸佞小人,反而是知人善任的贤臣。不知因何缘故,一代贤相成为大反派,让人唏嘘不已。

本是一代贤相,他是狄青恩人,被抹黑丑化几百年,成为包拯的对头

包拯

庞籍,988年出生于单州成武(现在的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的一户官宦人家。27岁时,庞籍进士及第,被授命为黄州司理参军。因为庞籍工作得心应手,深得上官夏竦的赞许。夏竦认为庞籍有宰辅之才,不能屈居人下,于是向上举荐,朝廷将庞籍从黄州调到江州,后又调到京城开封府,担任司法参军。当时的开封府知府薛奎推举庞籍,庞籍平步青云,当上了大理寺丞,历经宦海沉浮,复职后庞籍担任龙图阁直学士和延州知州。

本是一代贤相,他是狄青恩人,被抹黑丑化几百年,成为包拯的对头

庞籍

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北边境再次爆发战争。西夏的皇帝李元昊,在定川寨(现在的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宋军阵亡将领16名,九千四百名的宋军战殁。得胜的李元昊,率军挥师南下,四处扫荡劫掠,焚烧民宅民舍,摧毁宋军的城寨,直到安抚使范仲淹等部来援的宋军到来,西夏军队才劫掠牲畜百姓得胜而还。

本是一代贤相,他是狄青恩人,被抹黑丑化几百年,成为包拯的对头

庞籍

时任经略安抚招讨使的庞籍,看到边境的边寨尽毁,于是命令大军结寨,就地驻防,不得骚扰百姓。庞籍在西北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为了防止驻军骚扰百姓,曾定下严苛的军规。不是鞭笞致死,就是砍手断脚,10万宋军畏惧庞籍的法度,没有一人违法犯禁,扰民害民。庞籍又让部将狄青率领一万精兵,前往西夏军队进出的咽喉要地桥子谷附近,修筑城寨,并在边疆招募百姓屯垦,所得粮食用作军粮,减轻向当地百姓征集粮草而带来的负担。

庞籍在西北边地修筑了十一座城池,用于屯兵守御之用。而且庞籍为人小心谨慎,虽然李元昊多次派间谍前来投诚。但庞籍不相信间谍说的谎言,而是秣马厉兵,积极备战。果然,三个月后,李元昊大举进攻,因为看到庞籍事先做好准备,贸然攻击也不一定会获胜。于是萌生跟北宋和谈的想法。而宋仁宗正有此意,两国使者往来一年有余,终于达成协议。李元昊向北宋称臣,西夏退还占领的宋国土地。而宋朝以后每年送给西夏7.2万两银、15.5万匹绢和3万斤的茶叶,并恢复往来贸易的榷场,史称“庆历和议”。

本是一代贤相,他是狄青恩人,被抹黑丑化几百年,成为包拯的对头

庞太师和八贤王

庞籍因为推荐范仲淹,和在边庭立功,被召回朝中,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宋廷的宰相,也是当时朝廷中唯一一位宰相大人。岭南侬智高叛乱,宋仁宗本打算任命狄青担任主帅,但是谏官韩绛搬出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认为狄青这种武将不能专权。还是庞籍力排众议,保荐狄青担任平南主帅,但这也跟谏官韩绛结下了梁子。但小说中,庞太师

本是一代贤相,他是狄青恩人,被抹黑丑化几百年,成为包拯的对头

狄青

后来庞籍被谏官韩绛诬告,被从相位罢免,改任并州知州,担任地方官。在1055年,庞籍调任,途径汴梁的时候,宋仁宗曾问计于庞籍,询问文彦博与富弼哪位适合为相。庞籍虽是范仲淹和狄青的贵人,但后半生均在地方任职。等到宋仁宗想到庞籍,将他调入朝廷的时候,庞籍已经年逾古稀,庞籍告老还乡,朝廷恩准并赐给他太子少保,追封爵位颍国公。1063年。七十六岁的庞籍在家中去世,被朝廷追赠司空,追谥庄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