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别再这样核对了,患者不满易矛盾!你是不是也经历过?

患者:都问了我那么多遍姓名,咋还记不住?

你曾经是不是这样……

护士别再这样核对了,患者不满易矛盾!你是不是也经历过?

此患者已晕!

护士别再这样核对了,患者不满易矛盾!你是不是也经历过?

其实这不仅仅是笑话,它们真实地发生在临床工作中。

案例一

夜班,有患者在护士站大声吵闹。值班医生,还有夜查房的护士长都在劝,陪着当班护士在给那个患者道歉,那男人不依不饶,一个劲指责。

原来,当班护士发口服药给男人时,按制度询问他的名字,再对着牌子告诉他,发给他的是些什么药,男人就火了。

他认为护士都不认得他,也不知道拿的是什么药,还要对着牌子念,完全是不负责任……

刚好护士长到科室夜查房,遇到了,帮忙解释,就更被认为是仗着人多,欺负他是病人,什么都不懂,怎么说都不行。

——北京晨报

案例二

有患者到门诊输液区补液,护士按要求嘱咐病人提供门诊病历以核对注射液相关信息。

核对过程中,患者认为是护士在故意刁难,对护士进行辱骂、拉扯并打伤前臂,并致护士手指皮肤破损。院方报警,最终警方依法对打伤护士的嫌疑人做出行政拘留3天的处罚。

——番禺日报

点评

护士按规定核对患者姓名,却招致患者不满。

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不少同行们在网上都在为当事护士鸣不平,呼吁患者和社会对护士的工作有更多理解和配合。

原因分析

护士在操作前核对患者姓名和床号等,是制度的要求,是为了保证在正确的患者身上进行正确的操作。这在护士和大多数患者的眼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为不管哪种临床护理操作,都有相关的核对要求。这一点,对于患者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输血和重点管理药品,护士和相关人员需要更严格地执行双人核对。

上述案例报道中提及的患者,也许有脾气暴躁的因素存在,但这件事也确实是给护理人员提了个醒。

有一些在我们眼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患者看来可能是多此一举,甚至会认为不礼貌、怠慢。究其原因,除了少数患者个人修养的原因外,更多是因为患者并不知道护士为什么要这样做。

开头的笑话有点夸张,但是护士一遍又一遍机械地询问患者姓名,真的不明智,很容易引起患者的反感和不理解。

其实,这是护士头脑中的固有思维在起作用,死板教条,以为自己如此做,患者就知道啥意思,会自然而然地跟进配合。错了,现实就是这么复杂,有的患者和家属还真不理解,因此也不会配合护士工作。

应对策略

1、增进沟通

即使护士知道自己做的事(核对工作)顺理成章,也有必要向患者或家属多解释几句。这样可以打破沉闷气氛,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让患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不仅可以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也能减少护士受委屈,何乐而不为呢?

2、改变方式

有的护士核对时,硬生生张嘴就来:“你叫xxx?”像上述案例二中那样,护士按要求让病人提供门诊病历以核对注射液相关信息,态度生硬,核对死板。

有的患者知道咋回事,能跟进配合,有的患者和家属完全不懂护士为什么要一遍遍询问姓名。护患双方之间的摩擦与罅隙在所难免。

护士可否变通一下,针对不同的患者,机智灵活地进行核对。如“我们再来核对一遍,你叫xxx名字,对吗?”

3、善于变通

护理人员每天都要跟形形色色的患者和家属打交道,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前的处境,做好心理准备。

从业生涯中,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遇到,要学会变通,不要一条路走到黑,善于改进,认清形势,随机应变,做好临床护理工作。

4、加强培训

对于新上岗护士,或沟通能力欠佳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要及时指正,并加强有针对性的沟通技能培训,促其成长,增进实践技能,胜任临床工作。

如果临床上不加注意,病人真的要笑话我们护士了:都问了那么多遍姓名,咋还记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