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考上名校博士,这样的学霸是父母想要的教育结果吗

文:韦寿轩,青少年独立训练专家

16岁考上名校博士,这样的学霸是父母想要的教育结果吗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希望我们的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我们当然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学霸,开启加速人生;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优秀的孩子总是父母最大的谈资。然而因为超前的教育令孩子心智缺失和空白,这样的学霸还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神童的案例,来自辽宁的天才神童,全国最小博士记录保持者张炘炀

  • 2005年,10岁的张炘炀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 2008年,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

  • 2011年,16岁的他成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

这简直就是彪悍的人生,张炘炀以异乎常人的速度超越了他的同龄人,可在学业上的进步,在生活和心智上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1年10月张炘炀参加央视《看见》专访时表示,我是博士出来的,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并要求父母在北京买房后方肯继续读博士。

16岁考上名校博士,这样的学霸是父母想要的教育结果吗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逻辑,很多父母一定很佩服张炘炀的父母培养出了这么一位天才儿子,肯定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张炘炀这般优秀。但我们从央视的专访中可以看出,张炘炀学业上的进步并不代表心智上的成熟,童年的缺失让张炘炀难以理解他现在的生活,甚至可能在生活上都难以自理。

张炘炀的成长是一种揠苗助长的结果,是一种以牺牲童年为代价的结果。没有童年的人生,造成了童心的空缺,缺失了成长所必须的经历,这必然造成孩子心智、感情、责任等方面的不完善,甚至耽误了孩子的青春。揠苗助长的结果,最后很有可能是毁了孩子的一生,这样的结果,相信一定不是家长想看到的。

对于张炘炀而言,我们批评他自私也好,或者说他心智不成熟也好,我想这样的结果都不能怪罪于他,毕竟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错失童年的孩子。他缺少了人生的必经阶段,又怎么能正确看待人生?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反思一下当前越演越烈的“超前教育”,这种教育的结果只会害了孩子。

16岁考上名校博士,这样的学霸是父母想要的教育结果吗

如果父母剥夺了孩子童年的自由和经历,那么将来父母必然要付出某种代价补偿孩子,比如张炘炀所说的“要在北京买房才读书”,就是父母为自己家庭教育的失败所承担的后果。

就张炘炀事件来说,对于应试教育而言,他的父母是成功的,然而对于张炘炀本身和他的父母而言,这却是失败的,甚至是可悲的。凡事都有代价,张炘炀错失了他的童年,错失了成长的必经阶段,甚至连生活自理能力和交际能力都值得担忧,这难道不是家庭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失败吗?这对张炘炀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却是他父母必须要承受的代价。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当今我们还有很多的家长喊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拼命让孩子超前学习、超常学习、超难学习,通过剥夺孩子的童年让孩子过早经历本不该他这个年龄所经历的学习和生活,最后造成孩子生活自理困难、心智不成熟,甚至心智缺失的苦果只能由家长和孩子自己承担,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是可悲的。

如果你爱孩子,就让他顺其自然的成长,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伟大的爱!

16岁考上名校博士,这样的学霸是父母想要的教育结果吗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留言,交流孩子成长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