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有多少喜欢逛超市的小伙伴?

举个手!

看到“特价”“打折”等字眼时

是不是就赶紧把商品放小推车里了?

心里顿时觉得不买就是亏!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数字”也许只是个谎言,到了付款的时候,可要小心了

近日,市民王先生在我市一大型购物商超购买了一个特价文具盒,标价16.1元付款时却变成了19.9元。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王先生购物小票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到服务台反映情况后,客服人员带着王先生到货架处了解情况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工作人员拿着文具盒了解情况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标价16.1元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工作人员解释说疑似顾客或者理货员将商品放错位置了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随后又来到服务台解决问题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客服人员在微机上查询讯条码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随后客服人员在小票上写了一些看不懂的数字

日常生活去超市购物

商品的标签价格跟结账时的价格不一致

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没有仔细留意

小伙伴们以后在逛超市时可要留心啦

提 醒

如果今后市民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一保留购物小票、拍照取证

超市购物务必要保存发票,养成核对价格的习惯,若发现超市多收钱,应立即指出并以照片的形式保留证据。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二向超市索赔,或向工商部门投诉

如果超市确实有过失,那么根据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如李某某在一超市买了2罐薯片,每罐标价5.9元,应付11.8元,超市实收15.8元。郁某投诉到工商部门后,获赔500元。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又如高某某买了管标价9.7元的牙膏,后发现超市多收3.2元,在工商人员的介入下,也获赔500元。也就是说,哪怕商家多收了你一块钱,你也有理由让他赔偿你500块。

当然,如果和超市协商一致,也不必按照国标赔偿。

三商家如果恶意欺诈,将被罚

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进行价格欺诈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市民购物遭遇超市套路,结账金额与标价不符是有意还是无意?

超市标价与售价不符,这样的事您遇到过吗,您又是怎么看的?

(欢迎在底部留言与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