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京劇臉譜:

源於我國南北朝北齊,興盛於唐代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物,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勇猛善戰,貌若婦人,每次出戰,均戴兇猛假面,屢屢得勝。人們為了歌頌蘭陵王創造了男子獨舞,也帶面具。戲曲演員在舞臺上勾畫臉譜是用來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點,相貌特徵,身份地位,實現豐富的舞臺色彩,美化舞臺的效果,舞臺臉譜是人們頭腦中理念與觀感的諧和統一。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對於年輕一代來講,都不太瞭解京劇,更不用說是臉譜。今天,就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如何欣賞臉譜。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色彩含義臉譜的色彩運用有一定的內容和含義,它是表現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紅色:象徵忠勇、正義、威武、莊嚴,大多用於富有血性的人物。如關羽。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紫色:表現驍勇、剛毅、正直、堅強、膽大。如楊延昭。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黑色:表現公正無私的,如包公;表現暴躁、魯莽、耿直的,如張飛。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白色:大多表現陰險、狡猾、居心叵測。如趙高。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黃色:一般表現性格猛烈。如《南陽天》中的廉頗。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褐色和粉紅色:表現比較正直的老人。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金、銀色:用於佛祖和神仙一類人物,如如來佛、二郎神。有時也用於一些比較有法力的精怪。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淨角紫色臉:紫色介於黑紅兩色之間,剛正威嚴的人物和忠義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臉。如《魚腸劍》中的專諸,《武科場》中的常遇春,《大保國》中的徐延昭,有些人物在小說或者民間口頭文學中描述為紫臉膛,因而使用紫色臉,如《惡虎村》中的濮天雕,《招賢鎮》中的費德功,《戰長沙》中的魏延。

有的人物用紫色臉是為了與同臺的其他角色區別,如《百壽圖》中的北斗星是相對於老生的南鬥星,顯得威武,而《柴桑口》中的龐統用紫色臉膛是表示其相貌醜陋。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淨角粉紅臉:粉紅色臉一般象徵年邁的紅臉人物,如《取洛陽》中的蘇獻,《盤河戰》中的袁紹,《四傑村》中的花振芳等。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淨角綠色臉:綠色臉一般寓意為勇猛暴躁,與黑色臉有相近之用意,有些佔山為王的草寇類人物使用綠色臉。如《白水灘》中的青面虎,《慶頂珠》中的倪榮,《失子驚瘋》中的金眼豹,《響馬傳》中的程咬金等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淨角藍色臉:藍色一般表示剛強陰險,在臉譜中藍色與綠色的寓意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性格剛強的人物,如《取洛陽》中的馬武,表示人物陰險性格的如《薛家窩》中的謝虎,《劍鋒山》中的焦振遠,《連環套》中的竇爾敦等。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淨角黃色臉:黃色臉寓意人物驍勇剽悍或兇暴殘忍,如《車輪戰》中的宇文成都,《洞庭湖》中的楊麼,表示人物兇暴殘忍性格的如《魚腸劍》中的姬僚,《戰宛城》中的典韋等。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京劇主要分為“西皮”與“二黃”兩大類。

京劇舞臺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裡的原貌出現的。京劇舞臺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當中人的本來面貌出現的,而是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在化妝、服裝各方面加以若干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臺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淨、醜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裡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下面來介紹幾種譜式類型

臉譜的譜式類型1——整臉

“整臉”是在整個臉部塗抹一種顏色作為主色,再勾畫出眉、眼、鼻窩

和紋理表現人物的神態。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2——三塊瓦臉

“三塊瓦臉”是用誇張眉、眼和鼻窩的手法,使額部和兩頰呈現出

三塊明顯得主色,平整的象三塊瓦片,因此而得名。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3——花三塊瓦臉

“花三塊瓦臉” 是在三塊瓦臉的基礎上,於眉、眼和鼻窩部位加畫比較複雜的色彩和紋飾,以表現人物性格的多重性。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4——六分臉

“六分臉”由整臉變化而來,它保留臉頰主色,把腦門的主色縮為窄窄一條使面部主色佔面部的十分之六而得名。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5——十字門臉

“十字門臉”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用抽象的手法減去兩頰主色,僅以自鼻端至腦門的色條表示人物面部主色,再誇張的勾畫人物的眉子(即眉毛)、眼窩,以刻畫人物特殊性格。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6——花臉

“花臉”由“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減去兩頰主色,只留正額主色,然後在臉上各個部位增加複雜的輔色和複雜的紋理,表現人物性格的複雜性。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7——元寶臉

“元寶臉”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腦門保留本來的膚色或揉微色,兩頰塗白,形成元寶形式,用以表現身份不高的人物。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8——花元寶臉

“花元寶臉”由“元寶臉”發展而成,基本還是元寶臉的形式,但是肌肉紋理安排的更加細碎。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9——歪臉

“歪臉”由“三塊瓦臉”和“花臉”演變而成。表現形式為面孔歪斜,左右不對稱。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10——象形臉

“象形臉”的形式極為靈活,主要是以鳥獸等象形圖案組織成面部圖案。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11——神仙臉

“神仙臉”也是由“三塊瓦臉”和“花臉”變化而來,

主要用來表現神佛面貌,多用金、銀色,其格局取法塑像,代替面具。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12——僧道臉

“僧道臉”的形式屬於“三塊瓦臉”或“花三塊瓦臉”的範疇,但眉和眼的形式與一般的三塊瓦臉有顯著區別。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13——揉臉

“揉臉”的基本形式是整臉,勾法為“揉”,用來誇張皮膚色澤,沒有象徵意味。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14——太監臉

“太監臉”基本也是整臉的形式,兩者的區別在於眉、眼、鼻、口等

各個部位表現太監特點。勾法有揉色和填色之分,所以主色效果又有

不同。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15——英雄臉

所謂的“英雄”一般是指武戲中的拳棒教師或參與武打得助手,

這些人物所勾臉譜的大基本形式是歪臉、花三塊瓦臉或花臉,

但是形式簡單,以便區別於劇中主要人物,是為“英雄臉”。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16——小妖臉

“小妖臉”和“英雄臉”的地位一樣是神話武打戲中的助手,其基本形式為象形臉,只是勾畫形式簡單,以便區別於劇中的主要人物。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17——文丑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18——文丑老臉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19——武丑碎臉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臉譜的譜式類型20——武丑臉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京劇臉譜,是指中國傳統戲劇裡男演員臉部的彩色化妝,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臉譜的主要特點有三點:美與醜的矛盾統一,與角色的性格關係密切,其圖案是程式化的。

京劇中的臉譜據說源自於一個歷史故事:

《樂府雜錄》、《舊唐書·音樂志》、《教坊記》的記載,北齊(公元550——577)蘭陵王高長恭,勇武過人,但容貌清秀,自以為不足以威懾敵人,遂帶木雕面具出戰,時常取勝。一次與周師戰於洛陽金墉城下,以少擊眾,大勝敵軍。齊人慕其勇冠三軍,便模仿他的動作,編成舞蹈,配以歌曲,稱為《蘭陵王入陣曲》。唐代發展成歌舞戲,稱之為大面。演戲時,扮演蘭陵王的演員頭戴面具,“衣紫,腰金,執鞭”(《樂府雜錄》)載歌載舞,作種種指揮、擊刺的姿態。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這個戲塑造了一個驍勇善戰的英雄形象,深受人們的喜愛。後世的戲曲臉譜,都受到它的影響,日本的歌舞伎亦受其影響。

京劇迷人的臉譜在中國戲劇無數臉部化妝中佔有特殊的地位。京劇舞臺上幾千出戏,數不清的花臉角色,而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畫法,這種臉部化妝主要用於淨(花臉)和醜(小丑)。京劇臉譜色彩十分講究,看來五顏六色的臉譜品來卻鉅細有因,決非僅僅為了好看。不同含義的色彩繪製在不同圖案輪廓裡,人物就被性格化了。內行的觀眾從臉譜上就可以分辨出這個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聰明還是愚蠢,受人愛戴還是使人厭惡。

臉譜對於不同的行當,情況不一。“生”、“旦”面部化妝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潔面”。而“淨行”與“醜行”面部繪畫比較複雜,特別是“淨”,都是重施油彩的,圖案複雜,因此稱“花臉”。戲曲中的臉譜,主要指“淨”的面部繪畫。而“醜”,因其扮演戲劇角色,故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國粹|中國京劇臉譜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