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鍘美案》的故事,相信不管是熟悉京劇還是對京劇不太瞭解的人對它都不陌生。我們現在看到的《鍘美案》,最初是根據明代《包公案百家公案》裡第 26 回《秦氏還魂配世美》以及《三俠五義》《續七俠五義》等段落改編而成的。一直以來,該劇劇情雖逐漸演變,但不變的是激烈的矛盾衝突和曲折的故事脈絡。又經前輩名家不斷完善,最終成為了現今京劇舞臺上的演出版本。劇中秦香蓮、包拯、陳世美、王延齡、韓琪、國太,甚至張三陽、駙馬府門官、太監等人物形象,都塑造得生動傳神,“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駙馬爺近前看端詳”“心如刀絞淚難忍”等唱段,更是膾炙人口,流傳四方。1964 年,《秦香蓮》被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由張君秋、馬連良、裘盛戎、馬長禮、李多奎、譚元壽等主演,成為了久演不衰的不朽經典。其實《鍘美案》的成功不僅體現在唱腔和表演上,在一些細微之處也能體會出創編者的用心和對劇目的打磨,下面就談幾個《鍘美案》的唱詞和唸白中引據到的典故。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鍘美案》第一場,秦香蓮送別丈夫時對陳世美唱到 :“史書上古人講,糟糠之妻不下堂。”她反覆叮囑丈夫不管是否得中,都要回轉故鄉,一家團圓。後面秦香蓮用鄉音歌唱,想要打動陳世美時,王延齡也曾問他 :“駙馬,漢朝宋弘有兩句話,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你可記得?”其實這句話出自《後漢書·宋弘傳》,意思是不要拋棄和有負於自己共同患難的結髮妻子。東漢初年,劉秀重用曾助其奪得天下的宋弘,並升他為“太中大夫”。得知自己守寡的姐姐湖陽公主看上了宋弘,便派人找他提親,說自己的姐姐無論身份、年齡、樣貌都比他的原配鄭氏強出不少。不料宋弘一口回絕,並說 :“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深為宋弘的為人所感動,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對他更加看重。從此,“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說法便流傳開來。但在戲中,陳世美與宋弘相比,顯然卑劣、齷齪了許多。為了身入龍門,永享富貴,他違背了諾言,喪失了人性,至天理國法於不顧,落得個被殺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了。
百里奚堂上認妻
秦香蓮被陳世美趕出駙馬府後,求助於丞相王延齡。王丞相想到百里奚堂上與夫人相會的故事,想讓秦香蓮在陳世美的壽宴上喬裝村婦,用鄉音打動他,使他回心轉意。百里奚的故事又是怎樣的呢?相傳百里奚是春秋楚國宛邑人,秦穆公時的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不得第時的一日,妻子杜氏一大早就起來,忙著為遠行的丈夫做早飯。她“劈了門閂燉雌雞”,宰殺了家中僅有的一隻下蛋母雞,煮一鍋小米飯,來為丈夫餞行。百里奚先後遊歷了宋、齊等國,經歷了亡國的厄運淪為奴隸。秦穆公聞其賢,以五張黑公羊皮換回百里奚,並拜為大夫,讓他主持國政。百里奚輔佐秦穆公倡導教化,富國強民,漸成霸業,從此聲名遠揚。百里奚做秦相後,一天府中有一浣衣女請求演奏一曲,百里奚欣然應允。女傭操琴唱道 :“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舂黃齏,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百里奚,初娶我時五羊皮。臨當別時烹乳雞,今適富貴忘我為……”幽怨的歌聲委婉地道出了百里奚的身世,他驚訝地發現眼前這位女子正是離別 30 年的結髮之妻。百里奚即刻上前相認,夫妻倆抱頭痛哭。
深閨只見新人笑,因何不聽舊人啼
秦香蓮在陳世美的壽宴上悽慘哀婉地唱到 :“夫在東來妻在西,勞燕分飛兩別離。深閨只見新人笑,因何不聽舊人啼。”
這兩句引自唐代詩人杜甫的詩篇《佳人》中的兩句“合昏尚知時, 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意思是那負心的人,只看得見新人的得意歡笑,哪裡聽得見舊人的失意痛哭呢?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在戰亂時期被遺棄的上層社會婦女所遭遇的不幸,並在逆境中揭示了她的高尚情操。詩句用在戲中此情此境可謂恰到好處,一針見血地指明瞭陳世美攀龍附鳳、喜新厭舊的品性,真實地反映出秦香蓮此時此刻愁腸百轉,委屈無奈,卻又不放棄希望的內心所想。
不看僧面看佛面
在《鍘美案》最後一場中,國太和皇姑趕到公堂阻止包公處決陳世美,國太有一句唱:“不看僧面看佛面,饒恕駙馬這一遭。”這句“不看僧面看佛面”是句俗語,比喻請看第三者的情面而幫助或寬恕某一個人。相傳韋陀是佛的護法神,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從宋代開始,中國寺廟中供奉韋陀,稱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護助出家人。傳說韋陀護持佛法,除惡揚善時比較嚴厲,看見人行惡就要懲罰,這樣有悔過的人往往也被懲處,與佛家教義相違。於是佛祖就讓韋陀面向大雄寶殿,要他在施法時要看一下如來。如此,便有了放人一馬,留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一說。只可惜劇中這句唱並沒有起到效果,在正義和公理面前,似陳世美這般的虛偽歹毒、殺妻滅子的衣冠禽獸只能得到他應有的下場。
閱讀更多 京劇之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