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镜鉴:两大国在东北亚激烈对抗 最惨的却是第三国

1938年7-8月间,日本和苏联在中国土地上打仗。此仗,是日苏第一次正面武装冲突,结果,日本表面败给了苏联,却探出了苏军底细;苏联占据了张鼓峰要地。日苏各得其所,而躺着中枪的中国,成了最大输家。这就是张鼓峰事件。

历史镜鉴:两大国在东北亚激烈对抗 最惨的却是第三国

位于中国吉林省珲春市镜信镇防川村的张鼓峰事件纪念地

1.张鼓峰地理特殊,成了日苏争抢的战略要地

张鼓峰又名刀山,位于中国吉林省珲春市镜信镇防川村北1.5公里的中俄国境线上,海拔155.1米,其东面是长池(苏联称哈桑湖,为此张鼓峰事件苏联称作哈桑湖事件),张鼓峰因此有“俯视三疆”之称。

张鼓峰又因图们江从山侧流过,中朝铁路(朝起罗津中至黑龙江珲春)从山下经过,所以,其又能够控制中、苏、朝三国边界的战略要地。当时想吞并中国的小日本,和给中朝施压的苏联,都想将张鼓峰收入囊中。

历史镜鉴:两大国在东北亚激烈对抗 最惨的却是第三国

张鼓峰地理位置草绘图

2.沙俄与清政府的条约显示,张鼓峰一带历来是中国领土

张鼓峰历来是中国领土。1885年,沙俄与清政府签署《瑗珲条约》,中文文本显示张鼓峰是中国领土;再是1886年清朝与沙俄签署的《珲春界约》,边境线是在张鼓峰东侧山麓。另,1911年由俄国参谋部绘制的1:8.4万地图上,边境线也是从南到北,位于张鼓峰东侧的长池以东地区。

当时的伪满洲国,也一直认为张鼓峰和沙草峰是自己的领土,并将其划入珲春县管辖。只不过,只有少数边境警察不定期象征性地巡视。直到1935年后,伪满洲国才从驻吉林等地的部队,抽调组建了“国境警备部队”,负责守备36号国境界碑、沙草峰到张鼓峰一带。而对张鼓峰地区,只是每天派出巡逻队巡视,没有派部队常驻。苏联则一直在张鼓峰一带修筑工事。

在日军看来,张鼓峰从法理上属于伪满洲国,从地利可俯瞰中苏朝国境,地形上比较狭窄,无法展开大兵团作战,即便开打也不会演变成大规模战争,所以,日军决心在张鼓峰动手,摸摸苏联的底细。

历史镜鉴:两大国在东北亚激烈对抗 最惨的却是第三国

张鼓峰事件日苏战斗相册摘录

3. 张鼓峰事件导火索:因日军越界侦察情报,松岛被苏军击毙

然而,当时日本陆军大臣板垣征四朗呈报计划时,天皇却认为从大局看,目前不应同苏联交战。可恨的是,日陆军军国主义分子不死心,想方设法发动战争。而真正成为张鼓峰事件导火索的,是松岛被苏军击毙。

1938年7月15日,日军松岛伍长和伊藤军曹等人,乔装朝鲜族农民,威逼利诱让防川边民带路,到张鼓峰附近侦察苏军布防情况,后被苏军发现,双方枪战,松岛被打死。16日,日本向苏联递交照会,以松岛之死为由,要苏军撤出张鼓峰,苏联则声明是日军侵犯“苏联领土”。20日,日驻苏大使再次强烈要求苏联撤出张鼓峰,否则由此产生后果一切由苏联负责。苏方依然强硬回应,“苏联不是吓大的。”至此,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历史镜鉴:两大国在东北亚激烈对抗 最惨的却是第三国

张鼓峰事件相册摘录

4.苏联惨胜:伤亡是日军的2.8倍,指挥战役的苏军元帅被解职处决

7月31日夜,日军开始炮击张鼓峰,随后投入2个步兵大队进攻,于次日凌晨攻占张鼓峰和沙草峰。8月2日,苏军反击,派出飞机轰炸,后又增援2个步兵师和1个机械化旅,另外太平洋舰队也进入战备状态。如此一来,苏军在张鼓峰地区集中了1.5万余兵力,285辆坦克,237门火炮,以及250架飞机,而日军只有7千人,70架飞机,和苏军相差悬殊。

战果:苏军阵亡792人,负伤3297人,日军伤亡才1440人,苏伤亡是日军的2.8倍。张鼓峰事件,苏军。后来,斯大林对损失不满,对指挥这次作战的远东军区司令员柳赫尔元帅解职,召回莫斯科后,不久被处决。

历史镜鉴:两大国在东北亚激烈对抗 最惨的却是第三国

张鼓峰事件中,被日军击毁的苏军装甲车和坦克

5.结果:苏联控制张鼓峰整个地区;日本摸清了苏军底细,而中国成了最大输家

日苏拉锯争夺一周后,日军补给线被完全切断,陷入了困境。8月10日夜,苏日经谈判后,在莫斯科签订了《张鼓峰停战协议》,双方于8月11日12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维持11日12时的控制线。而苏联本来也没有发动大规模作战意图,而日军考虑到,还没做好和苏军大规模作战的准备,原本也只是试探苏军底细而已,所以,日军因为停战协议也不至于蒙受战败耻辱,勉强保住了颜面,这样的结局自然双方可以接受。

实质上,张鼓峰事件后,苏联控制了整个张鼓峰地区,甚至控制区推到中国的图们江边,仅给中国居民留出一条通往防川的狭窄“通道”。后来,这条通道1957年被图们江水冲断,当地百姓只能长期借走苏联境内出入防川。这样一来,不但中国防川成了孤悬在苏联境内的飞地,而且吉林也失去了最为宝贵的图们江入海口。

历史镜鉴:两大国在东北亚激烈对抗 最惨的却是第三国

张鼓峰事件停战后,在中国土地休整的日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