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與類風溼性關節炎,二者有區別嗎?

有一種錐骨之痛,發作之前無明顯徵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但它突然發作起來伴隨腫痛讓人疼痛難忍、輾轉難眠。

它就是——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與類風溼性關節炎,二者有區別嗎?

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引起的關節腫痛。它是由於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病損及炎性反應。其多有遺傳因素,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多見於第一蹠趾關節,也可發生於其他較大關節,尤其是踝部與足部關節。

雖然高尿酸已滲透到越來越多人的生活,但是關於痛風性關節炎的認識,大家卻知之甚少,甚至有不少患者把痛風性關節炎與類風溼關節炎混淆而導致漏診或誤診的事例發生。

那麼,如何把痛風性關節炎與類風溼關節炎區分開來呢?

一、痛風性關節炎與類風溼關節炎的區別

1. 發病年齡、性別的差異

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絕大多數為男性,大多是50歲以上;類風溼性關節炎大多數發病於20-40歲的女性。

痛風性關節炎與類風溼性關節炎,二者有區別嗎?

2. 發病部位、症狀的不同

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受累部位以趾關節、踝關節多見,表現為紅、腫、熱、痛;類風溼性關節炎以手指關節、掌指、腕關節多見,表現為腫痛,但很少發紅、發熱。

3. 發病關節形狀的不同

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受累時,關節會變形、不對稱,會出現痛風性結節,會破潰流出白色結晶;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受累時,關節大多會呈現梭狀腫脹,還常常伴有晨僵現象會出現類風溼性結節,但不會破潰。

4. 尿酸值是否升高

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血尿酸水平會升高,而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則正常。做一個尿酸檢測就能確診。

5. 併發症的不同

痛風性關節炎常併發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常伴有有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類風溼性關節炎常伴有風溼性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等,但腎臟疾病很少見。

二、痛風會帶來哪些危害?

1. 關節殘疾:反覆發作導致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又會導致發作更加頻繁,間歇期縮短。疼痛逐漸加劇,受累的關節以膝、踝、肘關節多見,嚴重者可累及肩、髖、脊柱,很容易誘發關節的破壞與畸形,導致關節殘疾。

2.危及生命:50%痛風患者合併高血壓,30%痛風患者合併糖尿病,70%痛風患者合併血脂異常,75%痛風患者合併肥胖,痛風患者併發冠心病的幾率是非痛風患者的2倍。動脈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誘發急性心肌梗塞,甚至危及生命。

痛風性關節炎與類風溼性關節炎,二者有區別嗎?

3.損害腎臟:尿酸鹽沉積於腎臟引起腎病變,變現為三種形式;慢性尿酸性(尿酸性腎病,痛風腎病,痛風性間質腎炎)急性尿酸性腎病(腎小管尿酸沉積)尿酸性腎結石形成;據統計,1/4的痛風患者會出現腎功能衰竭,發展為嚴重的尿毒症。

4.痛風石:痛風石的形成是長期高尿酸血癥引起的組織損傷的結果,是痛風的特徵性病變;沉積在關節囊,影響關節活動;導致骨“鑿孔”樣損害,嚴重者可導致骨折。關節脫位及畸形;痛風石破潰後,不易癒合,極易導致截肢。

雖然痛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但它是一種完全可以控制的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