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大學「水課」 是強化本科教育的第一步

原標題:告別大學“水課” 是強化本科教育的第一步

“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不假,然而,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勵與懲戒措施,所謂的自主性就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如果一個學生天天翹課、考試經常掛科,畢業論文以‘借鑑’為主乃至通篇抄襲,而且這樣還能順利畢業的話,那麼他為自己的學業承擔責任從何談起?沒有代價就無法確立責任,這本來就是常識。”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提出加強本科教育。通知就淘汰“水課”、取消“清考”制度、嚴格實行論文查重和抽檢制度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把教學質量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績效考核的主要依據。

針對我國大學“嚴進寬出”的問題,不少教育界內外的有識之士早已呼籲要加強本科教育。教育部此番出臺文件,直言不諱本科教育出現了理念滯後、投入不到位、評價標準和政策機制的導向等問題,可謂對多年積累的弊病下了一劑猛藥。

我國有著舉世公認的嚴格的高考制度。高考成績較為真實地反映了中學畢業生的學習能力,也為高等院校選拔優質生源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據。照理說,進入相同辦學水平的高校學習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應該是接近的。然而,就是這些能力接近的大學生,往往在畢業時發生了嚴重的分化,並直接體現在科研素養和職業能力方面。

具體原因當然有很多。比如,有的學生雖然高中成績不錯,但無法適應大學的教學模式,因此成績一落千丈;有的學生上大學以後沉迷於遊戲,導致功課荒廢。在過去,輿論似乎更強調學習自主性的一面,認為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應該對學業負主要責任。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無形間賦予了“嚴進寬出”模式一定合理性。

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不假,然而,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勵與懲戒措施,所謂的自主性就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如果一個學生天天翹課、考試經常掛科,畢業論文以“借鑑”為主乃至通篇抄襲,而且這樣還能順利畢業的話,那麼他為自己的學業承擔責任從何談起?沒有代價就無法確立責任,這本來就是常識。

本科教育過度“放水”,使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異化。很多大學生大概有這樣的體會:那些教學認真、考核嚴格的教師,往往讓學生畏懼,甚至對其開設的課程敬而遠之;那些“水課”卻經常受到歡迎。某些上課講講段子、放放資料片,考核以開卷考試或提交小論文等形式為主的任課教師,常常成為學生眼裡的“好老師”。反之,一個教師如果不苟言笑、評分嚴格,他的課堂有很大可能“門前冷落鞍馬稀”。

考核寬鬆、區分度不高,還會造成教育評價的不公。有的學生認真學習,卻未必能跟“混日子”的學生拉開差距;也有學生心思不在踏實學習上,卻為了申請出國、保研等現實利益,百般與任課教師套近乎,試圖提高“印象分”。

加強本科教育,也是對科研與教學之間失衡關係的糾正。很多學校依然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對教師績效評價、職稱評定過多地側重於科研成果,而忽視他們在教學環節的貢獻。近年來,有的高校推行教學型教授評定製度,為認真開展教學的高校教師撐腰鼓勁。但從根本上看,只有加強對學生的考核要求,讓學生敬畏每一門課程的學習,才是在真正意義上對教學工作支持與肯定。

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礎,也是發掘受教育者科研興趣、培養科研習慣的重要階段。本科教育是否紮實,對國家整體科研實力存在不可忽視的影響。加強本科教育,事關我國高等教育的聲譽,更事關人才隊伍建設的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