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大奸臣:他把持朝政20年,留下3个字乾隆看后自叹不如!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奸臣,大家一定会想到秦朝的赵高、宋朝的秦桧、清朝的鳌拜和和珅,而若论历史上哪个朝代奸臣最多,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是明朝,明代一朝出了汪直、刘瑾、严嵩、魏忠贤等多个历史上响当当的奸臣。

明朝第一大奸臣:他把持朝政20年,留下3个字乾隆看后自叹不如!

说起明朝的奸臣,就不得不说严嵩,在很多人眼里他可算是明朝第一大奸臣了。但其实现在学者对严嵩是否真的属大奸大恶之人还有争论,因为他犯下的很多事都是他的儿子做的。

严嵩其实出身非常普通,和千千万万个老百姓差不多,如果不算他负面行为,也算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物。父亲科考不行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严嵩从小便被送进私塾苦读19岁便顺利科考中举,又过了几年到25岁时顺利成为进士。从此踏入官场。

明朝第一大奸臣:他把持朝政20年,留下3个字乾隆看后自叹不如!

严嵩是不幸的,大好的年华本应该顺理成章在官场有所作为,但他却得了一场大病,不得不退官回家静养,结果耽误了10多年。再次入官后的严嵩便极度渴望在官场有所作为,获得提升。于是他便想各种办法巴结到他的老乡,当朝宠臣夏言,有了夏言的推荐严嵩得以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嘉靖皇帝。

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一方面让自己越来越受到皇帝的宠信,另一方面又暗地陷害、打压那些可能对自己仕途不利的人,比如高举首辅的夏言就是在他的推动下被拉下台。他能够深得皇帝喜爱,也是由于此期间他抓住了两大法宝:

明朝第一大奸臣:他把持朝政20年,留下3个字乾隆看后自叹不如!

一个法宝是一顶帽子。嘉靖皇帝特别崇尚道教,他想让朝中大臣都戴道冠上朝,但却遭到夏言等人的反对,这让嘉靖很是不悦。本来依附于夏言的严嵩认为这是一个向皇帝献媚的好时机,于是便自己独自戴上道冠,并且为了防止道冠蒙灰,还在冠上套了一层纱,这种不伦不类的装扮让朝臣们都觉得十分厌恶,但皇帝看到却异常高兴,对严嵩从此更加另眼相看,好感大增。

另一个法宝就是青词,嘉靖皇帝因为崇尚道教,就特别喜好道教中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青词,严嵩了解到这一点后,便开始自学青词,文采、学识、书法都很好的严嵩学起青词来也很快上手,一手好青词把皇帝哄得云里雾里,夸赞严嵩是个贴心人,再也离不开严嵩。这一点并不夸张,在严嵩同一时期的另一内阁首辅徐阶也是因为青词写的好而受重用的。

明朝第一大奸臣:他把持朝政20年,留下3个字乾隆看后自叹不如!

就这样严嵩极富心思的献媚,使他成了皇帝的心腹,又通过暗中陷害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最终成为内阁首辅,并把持朝政达20年之久,在他们父子的弄权时代,搞得明朝上下乌烟瘴气。之所以现在对严嵩的争议颇多,也正因为他把持朝政的时候,他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很多大事都是交给儿子严世藩处理的。

明朝第一大奸臣:他把持朝政20年,留下3个字乾隆看后自叹不如!

或许如果没有严世藩的贪婪、霸道,严嵩虽坏但也不会坏到如此地步,毕竟他的书法、文采都还是明朝一流的,他在文学和书法上的成就为后人所赞赏。在清朝乾隆时期,北京顺天府贡院里有一块匾额,上面3个字“至公堂”是当初严嵩留下的。乾隆认为你严嵩是大奸臣,而贡院是科举取士的地方,不宜挂他的字,想要把这个匾额替换下来,但是不论是找别人写还是自己亲自写这3个字,都没法和严嵩写的字媲美,最终不得不自叹不如而作罢,所以直至今天严嵩的那块匾额还在高高悬挂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