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味柴火烙餅

老家是嶺南一帶的客家人,那裡的人們保留了中原飲食文化,同時又創新了當地獨特的飲食,雖然遠離中原但是仍然難以忘懷麵食的味道,用其它材料代替麵粉製作美味。

客家美味柴火烙餅

這是一道客家經典美味柴火烙餅,地瓜粉烙成的皮包裹著餡料,有北方煎餅的特色風味卻不一樣,外皮軟嫩香味濃郁餡料豐富,一解客家祖先對中原美食的思念。

客家美味柴火烙餅

農村有進門是客的風俗,只要家裡來客人就會拿出家裡最好的招待,趁巧趕上了做美味小吃,一定會讓客人吃到撐著了算是盡到了地主之誼。

嶺南一帶降水豐沛、氣候溫暖適合種植水稻,一年兩季水稻滿足了人們對主糧的需求。同時會大量種植高產的玉米、紅薯等粗糧,圖中的餅皮正是由紅薯澱粉製作而成。

客家美味柴火烙餅

淋上一層漿水轉動幾下就均勻了,圓圓的餅鐺不大不小剛好,放在柴火灶上燙一分鐘餅皮成型,想要吃到香脆的餅皮烤的時間久點就可以了。

客家美味柴火烙餅

每到逢年過節,老媽就會和其他人一樣燙皮捲餅,家人和來客邊吃邊做,這邊剛卷好就拿走了,等大家吃飽了吃膩了盆裡的捲餅漸漸多了起來,碰上人多的時候做完了一個也沒留。

客家美味柴火烙餅

餅的製作除了調漿的好手藝外,餡料的調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餡調的好才受歡迎要不然就會剩下許多,炒熟的餡有香菇、瘦肉、包菜和蔥組成,香甜不膩人。

客家美味柴火烙餅

這次,舅舅帶了一個外地同事過來遊玩,正好趕上了老媽做這道美食,燙了一下午餅的老媽吩咐大家敞開了吃,這位客人從沒有見過這道美食,從開始的不以為意到後來的停不下來。

客家美味柴火烙餅

這位同事是個少見飯量大的南方人,一口氣吃了十幾根後休息一會繼續,半天下來所剩不多,晚飯時間他也不要米飯要吃剩下的捲餅,老爸顧著聊天沒怎麼嘗責怪老媽沒留幾根給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