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到了明末对抗八旗军缺钱,为什么不向地主官僚要钱,却向平民征税?

军史吐槽君


这个事要从明代的税制说起。

很简单,封建社会的税主要有两类,一个是农业税,一个是商业税。而根据黄仁宇先生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文认为,明代两百多年的历史里,收上来的税其实总体上一直没有增加,甚至有所减少!

这可以说是跟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开垦越来越多,然后商业越来越发达的明代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那为啥会出现这种怪事呢?

先说农业税。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制订了“鱼鳞册”和“赋役黄册”,也就是对农业税进行了具体的统计和计算。

有具体的土地普查是好事,但之后的事情就容易出问题。人口在增加,土地也会有新开垦的。如果按明初的统计去收税,自然造成大量的税金流失。

同时,官员权贵是有免税资格的!比如万历三十八年《优免新例》规定,现任甲科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八品免田两千七百亩;外官减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进士优免田最高可达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优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

这个自然就出现一个问题,会导致很多农民将土地“投充”到官员权贵手中,以便免税,其结果自然就是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免税的土地越来越多,能征税的土地越来越少,普通百姓的压力越来越大。

其实这个问题明清两代的统治者都发现了。但你如果想重新丈量土地,废除官员权贵的免税政策,那就是与士大夫们为敌,会用“与民争利”喷死你!

比如历史上张居正搞一条鞭法,重新丈量土地,结果“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的段子都出来了。

清代的雍正皇帝想搞士绅一体纳粮,结果在民间雍正皇帝被黑成什么样子?

再说商业税。

洪武初年规定,“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朱元璋制定这个政策是想减轻人民的负担。但商人是逐利的,偷税漏税更是天性。再加上明代官商勾结,官员家庭会有亲属去经商,商人家庭也会努力让子弟参加科举。官商勾结的结果自然努力偷税漏税。结果就是明初的400多个税课司局,但到了17世纪早期仅存112个。其余的因收的税抵不上行政成本而被关闭。

如果你想改革税制,朝堂上“与民争利”的帽子就扣过来了。至于民间,那个《五人墓碑记》大家都有印象里吧,里面那些所谓义士那叫一个正义凌然,被打死的官吏那叫一个丑陋不堪。

之前,苏州也发生过一次类似的事件。一个叫葛成的聚众反抗太监孙隆。这个孙隆是干嘛的呢?“时苏杭织造太监孙隆监管税务”!

这件事发生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而之前的1599年和之后的1602年,其他地方也爆发过类似的抗税事件。距离满清入关也就40多年而已……

总之道理很简单,商业税收不上来,农业税又有那么多免税的,自然只能压榨那些没权没势的平民了啊!然后再加上那些贪官污吏的加码和侵吞,最后老百姓自然只有造反一条路了。


冷兵器研究所


崇祯帝上台后,极力清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东林党人卷土重来,趁机取消或降低海外贸易税、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的税负,使得朝廷的财政收入捉襟见肘,朝廷的税收主要来自于贫苦的农民,再加上连绵不断的天灾,农民苦不堪言就形成大量的流民,农民起义也就风起云涌。


到了明末财富钱财都掌握在大地主大财团的手上,东林党是明末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是大地主大商人的代言人,崇祯帝是有权,完全可以向这些大地主征收重税,但手下的东林党人不执行或者他们将这些税收转嫁于农民头上,崇祯也无奈,他仅仅是个空壳而已。


东林书院具有很大的舆论影响,以东林书院为大本营的文人官员越来越多,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这就是所谓的东林党人,他们都是大地主大商人出身,他们借着关心国事改革弊政之名行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对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对向地主富商征款赈灾的行为极力阻挠。


另一批官僚像山东的齐党、湖北的楚党、安徽的宣党等依附皇室,交结宦官,被称为阉党,阉党势力是积极向大地主、矿主、盐商征收重税,减轻农民负担,坚决打击东林党人,使得朝廷的财政足以支付军饷和赈灾,国内局势相对平稳。


东林党与阉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形成明末的党争,特别是东林党人当政,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国力迅速衰败,崇祯帝虽说勤政廉洁,但不会用人,用人不利,空有一番救国抱负,仍然挽救不了大明帝国的倒塌。



崇祯至死才想起魏忠贤的好,才彻底明白文人祸国,空谈误国。


遗产君


不是不要钱,是根本要不到钱,崇祯皇帝数次屈尊找地主官僚要钱,都被他们随便打发了。

举个例子,在李自成逼近北京之时,崇祯觉得岳父周奎有巨资,平日生活奢侈,在大明生死存亡之际,他身为国丈,与大明的皇家利益休戚与共,怎么也有些担当吧。于是他派亲信太监徐高上门拜访周奎,先不提钱的事,一上门就给周奎封侯,然后说:“皇上希望你捐10万两银子,给大家带个头。”周奎此时表现,堪称影帝,马上哭得死去活来的,说:“老臣安得金?”他坚定地给皇帝女婿的计划打了个一折,只肯捐1万两。这是3月10日,距离京城陷落、崇祯自杀只有8天。

这幅画应该比某些电视剧更真实的还原了崇祯自缢的情形,据给他收尸的人描述,崇祯穿的蓝色袍服,没有戴帽子,以发覆面,只穿着一只红鞋,另一只脚上只有白色锦袜。明朝皇帝并不是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天天一身明晃晃的“土豪金”,大部分时候是穿的素色衣衫。

明末,君臣关系很奇葩——皇帝不信任臣子,臣子没有担当。皇帝哭穷,权贵们(实质就是大地主官僚)心里也有小九九:“江山国家是你的,金山银山是我的,凭什么让我出钱保卫你们老朱家的王朝?” 于是皇帝找他们要钱,他们也哭穷,彼此在玩一个心照不宣的游戏。还有貌似正义化身的东林党人,他们多出身于江南工商地主集团利益,工商业和田产是他们的根基。

也正是这帮子人,在1644年那个春天,让崇祯皇帝一次次放弃了南迁的计划。在宋明理学盛行的年代里,这些清流们谁也不愿意背负一个抛弃宗庙社稷的骂名,没有主动提出南迁计划给崇祯下个台阶,甚至在左中允李明睿在朝堂上提及建议迁都后,纷纷跳起脚来反对,大骂数组忘典。

结果城破后,多数人第一时间跑去拜贺新主子李自成;另一部分南下了弘光政权,一年后又组团开城投降,第一时间剃了金钱鼠尾表忠心。还留下了“水太凉”(钱谦益)和:“我愿欲死,奈小妾(顾横波)不肯何。”(龚鼎孳)两段“佳话”。

南明王朝勉强维持一年多后,南京城破,带头跪在城门口迎接清军的正是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和他的老伙伴们。

明朝没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也没有福布斯排行榜。崇祯明明知道这帮人贪污受贿,有的是金山银山,他也屡屡以国家民族大义进行说教,但地主官僚们就是不愿意放血,他虽贵为天子,却一点辙都没有。史料还记载,崇祯上任后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宫女不够用了都不敢扩招,他甚至把宫里的金银器皿、甚至大殿里的铜壶都当掉了,充作军饷。崇祯为了筹钱,还把宫里储存的人参等物品也变卖了。

亡国之际,只有皇帝两口子干着急,岳父都是看热闹的,一家子人都这样,向其他地主官僚要钱,难度可想而知了。这些官僚们个个都是有产业的大地主豪强

对于普通有产者来说,皇亲国戚和亲信大臣们尚且如此,平头百姓更没必要操心,谁当皇帝,不都是一样穿衣吃饭吗?而且大明的杀鸡取卵式的“三饷”(辽饷、剿饷与练饷)已经让民众苦不堪言,甚至破产,没准换个做龙庭的反倒可以改善一下;守城士兵也是如此,欠着军饷,军粮也供应不足,还赶上大瘟疫,犯不着往死里卖命。

然而,对比20世纪咱们中国抗战,中华民族倾尽所有捐资抗战,从巨商富人的大额捐资到小贩杂役等底层的劳苦阶层的血汗钱,再到学生孩童的几角小钞.........比如藏族贵族出身的黄正清变卖家产,一人就捐了飞机30架。单看海外华人,抗战期间的华侨义捐和侨汇达当时的国币13亿元,占中国军费的1/3。

这是因为,中国民族国家形成的较晚,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是在20世纪初,国家面临灭亡,被列强肢解的危急形势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千年以来,受到儒家思想“家天下”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普遍没有明确的民族主义,也没有国际领土边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和国家的概念,包括中国这个词,虽然很早出现,但只是代表地理方向,并未出现当今的含义。

甚至辛亥革命以后,还有不少愚民以为是反清复明了,或者认为“共和国”就是像“大清”、“大明”一样,只是另一个王朝的称号,领导人上台执政就是“做龙庭”,只要不影响穿衣吃饭,爱谁谁。所以,几百年前的明末,满朝文武冷眼看着皇帝赴死,却一毛不拔,富商地主冷眼旁观改朝换代的行为也不足为奇。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首先,明朝的官员的俸禄是非常低的,远远低于宋朝,也比不上清朝。当时的七品官,也就是县官,一年的俸禄仅仅是90石米,而且其中40%还要被朝廷折换成棉布等物品,具体算下来,一年的俸禄大概只能养活15个人,所以当时的明朝官员如果不贪污,日子都是非常清贫的。这件事说来也奇怪,当时朱元璋规定明朝官员俸禄时,之所以给这么少,是因为朱元璋对贪污非常憎恨,怕当官的被金钱所惑,但说实话,工资给这么低,这不是逼着明朝官员贪污吗?这也是到最后明朝官场腐败透顶的原因之一,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安贫乐道。

言归正传,先不说明朝官员普遍穷,就是那些因为贪污而家财万贯的官吏,以及地主乡绅,崇祯能像他们伸手吗?崇祯不敢,这种事只能是自愿,不可强制。

因为如果你强制掠夺官员的家财,把自己的官员惹恼了,逼反了,那你这个政权就不存在了,也就没人替你卖命了。地主乡绅同样如此,你强制征收一个地主的家产,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其他地主就会倒向农民起义军,明朝灭亡的只会更快。

所以,这种事是不可强制的。


耶律萧


土木堡之变后,皇帝的权力基本被文官集团架空了。而明末就更不用说了,崇贞基本上都是聋子和瞎子。而每个地主豪商在朝堂上都有代言人,崇贞连商税都收不到,更别说什么向他们要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