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詩經》爲什麼被尊爲儒家經典?

蒋勋:《诗经》为什么被尊为儒家经典?

教育真的要一步一步地轉型,文化改革本來就比政治制度的改革要難、要慢得多,因為大家還在一個框框裡,這個框框一下子無法動搖。

但對島上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機會,而且剛好,我說的“剛好”是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臺灣與大陸隔著一道海峽,相對於正統文化,是處於邊陲,我覺得“邊陲”真的是一個最可愛的位置,它不是中央,如果今天我們身在北京,那就沒話說了。

蒋勋:《诗经》为什么被尊为儒家经典?

在美術史上,現在北京畫派跟南京畫派有很大的不同。南京一直是南朝的首都,也是對抗北京(北方政權)的地方,所以南朝文化一直有一種個人的、比較文人的、反官學的思想,它不是那麼明目張膽,但是有一種潛意識裡的反官學。

你看歷史上,北方有難就往南京逃,這些逃難的人沒有選擇悲壯的死,而是創造出自三國吳晉到南朝宋齊梁陳的“六朝金粉”景象,去追求一些感官的、浪漫的東西。

一直到現在,北京畫派還是大山大水,繼續偉大的傳統,南京畫派就出現像徐樂樂這樣的新文人畫,他們不去比偉大,他們覺得我本來就不偉大,他們就是要畫一些有趣的小品。

與南京相比,臺灣是更邊陲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我們要思考什麼是該選人教材的“經典”時,選擇就不會只是現在認知的漢語經典,漢語應該也要包括河洛話、客家話吧?原住民的作品是不是經典?臺灣割讓日本期間,如賴和、楊逵這些作家,用日語創作的作品是不是經典?

在那個時代,他們接受了一個語言,這個語言就是他們的官學,他們講日本話,又用日本話寫了像《送報伕》這種抗議政權壓迫的文章出來,我們要把它翻譯成中文閱讀嗎?

這些問題是一連串的問號。這些問號代表的是挑戰,其實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是要不斷接受挑戰,不接受挑戰,就不配叫經典。很多人不敢批判經典,我卻認為,經典文學本來就不是拿出來做神像供奉,是要“千錘百煉”的。

蒋勋:《诗经》为什么被尊为儒家经典?

像《詩經》、《楚辭》這樣的經典,也是經過一再的挑戰,譬如說蒙古人入主中原時,蒙古人為什麼要讀《詩經》?裡面描述的內容又與他們的生活無關,但是《詩經》還是被傳承下來了,它通過挑戰了。

我覺得臺灣尤其適合去挑戰經典。我舉美術史為例,當我們說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是經典時,沒有人會懷疑,可是如果我問日本殖民時代的畫家陳澄波是不是經典?這就是可以討論的,因為日本殖民時代這樣一個畫家,他對臺灣的經典性簡直跟范寬在北宋速立的經典性是相等的。

當我們在臺灣,可以去討論兩者的並存性,可是如果是在廣東、在南京,就沒有機會了,我的意思是說,只有在臺灣你會為他爭辯,在大陸沒有人會為他爭辯的,這是創作者對一個地方的特殊性,也是我們要特別珍惜的部分。

*作者:蔣勳,臺灣作家、畫家、詩人、美學家,本文由勳衣草美學社整理編輯,僅供交流學習所用,不作商用!版權歸蔣勳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文中所用配圖都已購買版權,引用請徵得版權。謝謝!^_^

蒋勋:《诗经》为什么被尊为儒家经典?

蔣勳老師獨家授權蜻蜓FM平臺,為勳衣草朋友們特別推出“美學合輯”,包括《細說紅樓夢》《中國文學之美》《孤獨六講》《生活之美》《身體之美》《美的覺醒》《細說王羲之》《說梵谷》等經典作品。購買成功後,大家可永久收聽。

蔣勳老師用質感聲音,帶你一起發現文學之美,生活之美。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找回最純粹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