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绝杀!李开复、高晓松、马云成功的秘诀在哪?

职场绝杀!李开复、高晓松、马云成功的秘诀在哪?

一、先择业,再就业

我们不否认,当你真的非常牛逼以后,你在哪里工作都一样,比如从国企老总到地方要员(葛红林),从微软高管到创新工场投资人(李开复),从音乐人到企业CEO(高晓松)……但在职业开始的初期,更重要的东西却是:平台、平台、平台!

重要的东西说三遍。

如果你在职场里非常努力仍没法做到优秀、不能得到提拔,不妨回头看看,是不是这个平台本身就不适合自己,或者这个平台本身就没有多少发展机会。人的职业生命非常宝贵,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合适的地方,莫名其妙地去经历那么多所谓的磨难、挫折。

我们不怕吃苦,但怕的是无原则的吃苦;我们不怕磨练,但怕的是无底线的磨练。

尤其是,有些磨难挫折是你换个思路换个单位就能避免的。相信我,就算吃苦磨练后你成功了,也一点都不励志,这是在走弯路。这一条还可以引申下,对那些刚毕业或即将毕业的人而言,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跨出去的第一步一定要想清楚。

职场绝杀!李开复、高晓松、马云成功的秘诀在哪?

二、危机感!做好随时改变的现状的准备

我就很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认为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呢。

你倒回去看看,40年前的人们还上不了大学;30年前的人们还在等着单位分房子;20年前,国企里的职工还不知道国家真的会让他们下岗;10年前,这世界还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的天下,没小米、淘宝、京东什么事儿;5年前,你可能连知乎是啥都不知道;2年前,没谁敢相信公务员要交养老保险,而且不能参加国考;1年前,北京市的房价一副要跳水的样子,今年就一天一个价地涨了……

这是个变化极快的世界,尤其在当代的中国。但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开始工作后就以为,眼前的这份工作是可以干一辈子的,自己手里的知识是可以管到老的,那家公司承诺的股权几年后是肯定可以拿到的。现实可能是,你的这份工作过几年就没了(体制内也不一定稳定),你所学的东西不到两年就已经没人用了,承诺你的那个公司才一年就垮了。

好像是乔布斯说的,不要等到一艘船从舱顶开始漏水的时候,你才知道已经沉了。

这里面的经验至少有两条:1.在职场里,不要相信那些鸡汤老板们动辄"五年以后"的承诺,你可以把自己的规划做的远一点,但眼前的利益不能太让步;2.别一进职场就一副养老心态,以为自己可以这样过一辈子,请做好随时改变的准备,锻炼自己不断适应的能力。

职场绝杀!李开复、高晓松、马云成功的秘诀在哪?

三、成功取决于八小时之外你所做的事情

最近看到有个问题挺好的,"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个人认为:那是因为毕业后,你再看不到TA平时的积累,等你看到他做出的成绩时,就只有惊讶了。

我身边正好有个例子。

有个同学,大学毕业后交流很少,一两年前听说TA业余在58同城招聘网站上找了份写手的兼职,我还不以为意。直到去年底,有一天无意中看到朋友圈分享了一篇阅读10万+的文章,点进去一看,居然是他发的。

等我前段时间关注他这个号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成为了大V.

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因为一开始没有关注,我现在看到他的文章动辄十万+的阅读量,完全一脸懵逼,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我在这个问题下要分享的最后一个观点:所有职场里你现在看到的大神、牛人、达人,你看到他们简历上硕果累累的成绩,看到他们现在做的许多高大上的工作,其实一开始都是从细微的事情开始的。

你与他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有些事情看着挺难、很费时间,你放弃了,但他去做了,从最小、最细微开始做起。只要这事儿是有意义的,几年后,就一定能看到差距。

所以,还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成功取决于八小时之外你所做的事情。

这话有点鸡汤,但就算不能成功,至少,你副业干的好,也会让你的主业没有太大压力。而当有一天你的副业日积月累终有成绩的时候,甚至可能让你的主业也黯淡无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