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奇!颱風爲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東240多千米的舟山市。從空中俯瞰,普陀山如一葉扁舟漂浮於東海之上,數百座寺廟建築掩映在古木綠蔭之中。在民間俗稱的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普陀山是唯一的一座聳立於海上的佛教聖地。

2015年7月,“燦鴻”登錄舟山群島,當時,氣象專家們預測,“燦鴻”必將直撲普陀山,但奇怪的是,颱風在距離普陀山數十千米處突然折返大海。

當地人傳言,這是普陀山的觀音大佛法力所為,護佑百姓逃過了一劫,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改變了“燦鴻”的路徑呢?

為此,來自寧波大學的地學專家組成了一支科考隊,決定對普陀山以及周邊區域進行一次全面的科學考察,以揭開“燦鴻”颱風轉向的自然之謎。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2015年7月初,強颱風“燦鴻”挾狂風暴雨而來,中、美、日三國氣象部門先後預測了“燦鴻”的路徑,他們一致認為,7月11日16時40分左右,“燦鴻”將在舟山群島的朱家尖島登陸後,直撲普陀山,它是1949年以來7月份登陸浙江省的最強颱風之一。就在它即將撲向普陀山的時候,突然拐了約45度角,改道去往舟山群島的東北方向。

這讓中國、美國、日本等多國的氣象專家備感意外。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1997年10月,普陀山建起了一尊觀音佛像。據當地人說,從那後,颱風便沒有在普陀山登陸過。這是因為普陀山觀音手掌的朝向與颱風來的方向相對,是觀音的手掌擋走了颱風。尤其是2015年7月“燦鴻”颱風突然轉向,更讓人們對此說法深信不疑。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科考隊通過對普陀山及其周邊地區的考察,並且對普陀山整個區域的大氣環流數據進行分析,科考隊的專家對臺風轉向的原因做出瞭解釋。專家認為,由於副熱帶高壓西側引導氣流方向的改變,颱風的路徑才會發生轉向。

對我們國家有影響的轉向颱風基本上轉向都在東海附近,普陀山所在的舟山群島處在在北緯30度,燦鴻颱風在舟山群島轉向的這種現象主要由這個副熱帶高壓這個大的環境場所引起的。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專家認為,其實颱風的風向和佛掌的朝向一致,是當地人根據颱風多次經過時轉向的現象,總結出自然規律後建造了一尊手掌朝南的大佛,給了人們一種暗示,同時也是人們敬畏自然的一種方式。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專家認為,在舟山群島,普陀觀音由於她獨特的地域性,受到當地漁民的特別敬仰,因為險惡的颱風讓漁民們時時感覺到生命的脆弱,漁民們在心理上需要一個慈愛善良的保護神,觀音信仰因此就成了他們的精神寄託,於是就有了村民口口相傳的觀音佛像能阻擋颱風的故事和傳說。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海上氣候預報手段的提高,普陀山作為漁民和航海者祈求平安的功能逐漸被淡化,但它作為佛教文化傳承聖地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同。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普陀山獨特的海山風光,彷彿是上天賜給人間的一方淨土,近年來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裡觀光旅遊,它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著名的旅遊勝地。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地理中國|奇!颱風為何在普陀山繞道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