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麼熬過熱到融化的三伏天?

↑ 點擊上方“足球自媒體”關注我們

避暑利器一:扇子

古人是怎麼熬過熱到融化的三伏天?

古今中外,扇子都是用來消暑的利器。雖然效力不高,但攜帶和使用都很方便。而且古人還是很會從扇子裡發現靈感的,相傳寫於漢代的《西京雜記》這本書裡,就記載了一種大型消夏神器,名叫“葉輪撥風”。書裡說,“長安巧匠丁,緩作七輪扇……一人運之,滿堂寒顫。”這大概就是最早的風扇了吧!

避暑利器二:涼屋

古人是怎麼熬過熱到融化的三伏天?

劉貫道《消夏圖》

唐代,出現了“涼屋”。“涼屋”通常傍水而建,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涼氣送入屋中,又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到屋頂,然後沿簷而下,製成“人工水簾”,這樣屋子裡就自然地涼快起來。

避暑利器之三:竹夫人

古人是怎麼熬過熱到融化的三伏天?

“竹夫人”是一個長大約一米,用竹篾編成的中空圓筒,常用在床上。陸游的詩裡就寫到過這種避暑利器:“瓶竭重招麴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不過也正像曹雪芹大人在《紅樓夢》裡說的謎語那樣,“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天氣一涼,“竹夫人”就被打入冷宮啦。

避暑利器之四:瓷枕

古人是怎麼熬過熱到融化的三伏天?

古人除了會用瓷器做碗、做花瓶外,還發明瞭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層釉,冰涼冰涼的,夏天睡起覺來當然涼快。

避暑利器之五:冷飲

古人是怎麼熬過熱到融化的三伏天?

古人採冰圖

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人們已經想到用冰窖來貯存頭年冬天留下來的冰雪,還有了專門負責做冷飲的“凌人”。“凌人”,他可是朝廷裡的一個正經官員哦!這也可見當時冷飲有多麼珍貴了。

那時的冷飲,也還只是一些冰鎮的水或酒而已。到了宋代,冷飲的形式取得了突破,出現了“冰酪”,這正是今天冰激凌的雛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