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皮膚瘙癢,你有這些症狀嗎?

孕期皮膚癢是怎麼回事?

從懷孕到生產後1個月左右,大約有1/5的孕媽媽會有皮膚瘙癢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到了懷孕6個月以後,經常會感覺到腹部皮膚一陣陣難以忍受的瘙癢。若發現渾身皮膚瘙癢,切莫大意,有可能是得了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這個話題。

孕期皮膚瘙癢,你有這些症狀嗎?

什麼是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 ?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併發症,以皮膚瘙癢和膽汁酸升高為特徵,簡稱ICP,該病對妊娠最大的危害是發生難以預測的胎兒突然宮內死亡,該風險與病情程度相關。而且具有複發性,本次分娩後可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會復發的可能性較大。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對孕媽媽及胎兒的影響

對孕媽媽的影響:ICP患者伴發明顯的脂肪痢時,維生素K的吸收減少,導致凝血功能異常,易導致產後出血。

對胎兒的影響:由於膽汁酸毒性作用使圍產兒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升高。可發生胎兒窘迫、早產、羊水胎盤胎糞汙染。此外,尚有不能預測的胎兒突然死亡、新生兒顱內出血等。

孕期皮膚瘙癢,你有這些症狀嗎?

具備以下條件者就是高危人群

如果懷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肝臟曾經受到過傷害,或者是孕媽媽的母親或姐妹當中有人出現過膽汁淤積的情況,具備這當中一個或者多個條件的孕媽媽出現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的臨床表現

瘙癢:為主要的首發症狀,初起為手掌、腳掌或臍周瘙癢,可逐漸加劇而延及四肢、軀幹、顏面部;瘙癢程度各有不同,夜間加重,嚴重者甚至引起失眠。大都發生在妊娠晚期,平均發病孕周為30周,少數發生在孕中期。

黃疸:出現瘙癢後2~4周內部分病人可出現黃疸,一般不隨孕周的增加而加重。

皮膚抓痕:ICP不存在原發皮損,大都是因為瘙癢抓撓造成條狀抓痕,皮膚組織活檢無異常發現。

其他表現:偶有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食慾缺乏等症狀。

出現以上症狀也不要驚慌,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一般皮膚瘙癢在分娩後24~48小時消退,肝功能在產後4~6周恢復正常。

孕期皮膚瘙癢,你有這些症狀嗎?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孕婦需要注意什麼?

飲食:飲食宜按時進餐,吃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可多喝牛奶、蔬菜、瓜果、豆類。

皮膚護理:居住環境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定期開窗通風,穿寬鬆、純棉的內衣,做好清潔。

心理調適:發現問題儘早諮詢產科醫生,學會自數胎動,多聽音樂或看書,分散注意力。

妊娠期皮膚瘙癢的其他原因

妊娠皮膚症:多見於孕6、7月,全身都可能發癢,一般不會出疹或水泡。大概與孕期激素水平改變有關,對胎兒無影響。

妊娠皮疹:通常發生在懷孕第4至9月。皮膚會出現小紅疹,最常發於四肢,看起來像蝨子或跳蚤叮咬所致。實則懷孕本身造成的,對胎兒無影響。

妊娠中毒性皮膚疹:易發於身材矮小肥胖的孕婦身上,最常在妊娠紋出現時發生。目前認為可能和荷爾蒙分泌不平衡有關。值得安慰的是,這種皮膚癢並不會傷害胎兒。

妊娠期丘疹性皮膚炎:全身各部位都可能發病,患病時,全身皮膚會出現疹子。病因不明,但可能會造成流產或胎死腹中,因此要特別小心。

妊娠期溼疹等。

孕媽媽如有肚皮發癢的情況不要輕視,及時告知醫生,以查明原因。

在排除疾病的情況下,孕媽媽的肌膚若是因長胖、肚子變大而乾燥發癢,建議要使用溫和的潔膚品,平時也可塗抹滋潤的保養品。若有不適的情形,瘙癢症狀影響到日常作息的話,還是要及時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