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新城千億配套能否成爲下一個千燈湖?

“新城市中心、新產業服務中心、新生態宜居中心”,這是2011年三水新城管委會成立時的創城目標,同時立下“一年完成規劃、三年完善基礎、五年呈現雛形”的“軍令狀”。五年創城,三水新城一路高歌猛進,全力發揮標杆性引領作用,如今的三水新城,“城市新核”潛力逐漸凸顯,產業提升,“生態雲東海”品牌逐漸被擦亮,當初的城市發展藍圖逐漸變成現實。

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說,三水打造“廣佛創智之城、嶺南水韻勝地”以及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最集中地體現在三水新城身上。三水新城被賦予厚望。當下,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一環創新圈等機遇下,三水新城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三水新城千億配套能否成為下一個千燈湖?

▲三水區雲東海湖。

城市提質 “新核”潛力凸顯

三水提出打造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而三水新城作為發展的主陣地被賦予眾望。回顧來路,三水新城在2011年立下的“五年呈現雛形”的“軍令狀”基本實現,三水新城作為“城市新核”潛力凸顯。

城市發展,交通為先。最初搭起新城市政道路框架的“三縱五橫”已初具雛形,新城範圍內南湖路、河西路等道路實現通車,新舊城區加快融合發展。去年3月,廣佛肇城軌正式開通,作為重要節點的三水北站和雲東海站都在三水新城範圍內;不久前,佛山西站正式運行,助力三水新城進一步融入廣佛肇半小時生活圈,區位優勢凸顯、區位價值進一步上升。同時,三水新汽車客運站即將完成建設,將承擔區、市內和跨省、市的旅客運輸。

三水新城千億配套能否成為下一個千燈湖?

▲三水區雲東海大道。

五年創城,三水新城一路高歌猛進,城市雛形初現,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逐漸完善。除了交通路網的密集化,三水新城在生活服務、文化、教育和醫療等方面也有值得一說的成績。

如今的三水新城,有三水萬達廣場提供綜合商業服務;區文化中心即將完工,將為新城帶來全面的文化享受;在教育方面,從小學到初中的九年一貫制雲東海學校預計在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將提供2000多個學位。近期,又有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三水醫院、華中師範大學佛山附屬學校等優質公共配套項目落戶三水新城,將為這座城市的公共服務配套完善、宜居價值提升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生態環境是城市建設繞不開的話題。三水新城在最初的規劃中便把生態置於重要位置,把“一軸一帶”(水軸和西南涌生態景觀帶)項目作為重點建設工程,如今水軸觀光帶800米示範段工程完工,西南涌生態環境大大改善。有市民表示,曾經西南涌一度是周邊居民害怕的臭水湧,水面上唯一的“一點綠”,卻是水浮蓮;如今已是垂柳扶岸萬綠飄香,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

“目前三水新城建設已經是2.0升級版,未來兩年將進入公建配套的兌現高峰期。未來的三水新城,將成為三水最為重要的核心城市功能區。”三水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產業升級 擁抱大灣區

城市要聚人,必先以產業引人;城市要發展,並以產業激發活力。雲東海街道黨工委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林均恆表示,只有產業在這裡生根,才能聚人氣,促進城產人融合發展。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三水新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32億元,同比增長8.8%;實現工業總產值161.11億元,同比增長8.5%; 實現固定資產總投資額30.26億元,同比增長25.3%。

這樣的經濟成績是建立在產業提升發展的基礎上。如今,三水僅有的兩家IPO上市企業盛路通信和金銀河都在新城轄區內,近五年來,三水新城與保利、萬達、承興國際、香港卓越環球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為新城打造“廣東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注入新動力,並形成了以旅遊、科技、文化創意等優勢和特色產業為主的產業格局,服務業佔比28%以上。

三水新城千億配套能否成為下一個千燈湖?

▲三水區萬達廣場。

當下,總投資分別為119億元和20億元的尼克佛山文化生態海岸項目和荷花奇境項目實現動工,新城休閒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基礎逐步夯實。今年5月,三水新城在深圳舉辦營商環境推介會,吸引了當地近150家企業參會,多個產業項目簽訂了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同時,成功對接澳信物聯網創新園、合正電子智能製造基地、華中師範大學佛山附屬學校等一批優質服務產業項目,實現25個優質項目儲備,新城招商引資輻射效應正在顯現。在科技創新方面,北湖東岸科技產業園、鄧崗電子通信產業園項目前期工作已啟動,集科技總部、孵化、研發於一體,科技創新的載體和平臺日益豐富,三水新城逐漸成為產業集聚的熱土。

今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一環創新圈等機遇下,三水新城迎來新的一輪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契機。在這一發展大舞臺上,今年區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精心規劃建設珠西粵港合作示範區,全力藉助“香港+佛山”合作機遇;以三水新城為主體,圍繞雲東海湖周邊優質載體,大力對接香港資源,共同打造以大健康產業、生物醫藥、跨境電商以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為主題的粵港合作示範區。

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中,三水新城要如何藉助自身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大舞臺”中實現錯位發展?林均恆表示,要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取得競爭優勢,要統籌資源,激活自身優勢;要藉助香港打開市場。對於三水新城而言,要適度錯位發展,在現有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在交通區位、土地、生態等方面,在競賽中跑出成績。

搶抓機遇 促進融合發展

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說,三水打造“廣佛創智之城、嶺南水韻勝地”以及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最集中地體現在三水新城身上。三水新城被賦予厚望。

三水新城千億配套能否成為下一個千燈湖?

▲三水區雲東海湖旁的住宅區綠樹環繞。

三水新城圍繞建設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的總體要求,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發佈《三水新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下稱“三年行動計劃”),綜合開展城市建設、產業升級、生態提升“三大行動計劃”,到2019年,努力將新城建設成服務中心、產業集聚、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市核心,為建成“珠三角‘城產人’融合發展示範區”奠定堅實基礎,從而助力三水打造“廣佛創智之城,嶺南水韻勝地”,以嶄新的姿態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在城市建設方面,三水新城將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和資源配置,提高城市影響力,打造服務百萬人口、城市功能完善、彰顯水韻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核心。在產業升級方面,將圍繞“廣佛創智之城”戰略目標,以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以產業集聚區為主要載體,以龍頭企業和優質項目為依託,全力推進新城現代產業發展壯大。在生態提升方面,將圍繞“嶺南水韻勝地”戰略目標,牢固樹立“生態是第一資源和最大資本”的理念,把生態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過程中,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係,努力實現“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值得一說的是,廣佛肇城軌貫穿三水新城,對於三水新城而言是新的發展機遇。三水多次提出,要將廣佛肇城軌“交通線”打造成集聚發展資源的“經濟線”和吸引創新人才的“引智線”。若能把握這一區位優勢,三水新城在“城產人”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打造上將有強大的推動力。

擁抱大灣區,三水新城優勢在哪裡?

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郎、一環創新圈等背景下,三水迎來跨越發展的新契機。區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精心規劃建設珠西粵港合作示範區,全力藉助“香港+佛山”合作機遇;以三水新城為主體,圍繞雲東海湖周邊優質載體,大力對接香港資源,共同打造以大健康產業、生物醫藥、跨境電商以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為主題的粵港合作示範區。可以說,三水新城已成為三水區擁抱大灣區的重要載體之一。

“香港+佛山”合作機遇在前,各區皆摩拳擦掌對接香港優質資源,三水如何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三水新城的優勢在哪裡?

雲東海街道黨工委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林均恆表示,南海、順德等“老大哥”在經濟、產業基礎等方面勝過三水,但是三水擁有區位、生態、土地等優勢。

在區位優勢方面,藉助四通八達的路網和立體交通網絡,三水與穗、佛、港、澳均能實現無縫對接,處於接受粵港澳臺地區和珠三角核心區輻射的最前沿。而三水新城位於三水六鎮三片區的中心地帶,承載著“中心帶動兩翼”的領航職能。藉助廣佛肇城軌這條“經濟線”和“引智線”,三水新城戰略意義與區位價值進一步提升。

三水新城千億配套能否成為下一個千燈湖?

▲三水區雲東海街道水庭樹木錯落有致。

在生態方面,三水新城坐擁7000畝雲東海北湖,2個國家4A 級旅遊風景區,整體森林覆蓋率超86%,生態資源豐富;在土地資源方面,三水新城土地開發強度相對較低。林均恆認為,兩者相結合,在生產性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招商中具有一定吸引力,有助於三水新城對接香港高端產業和接受高校研究成果轉化。

林均恆表示,三水新城要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取得競爭優勢,就要統籌資源,激活自身優勢,藉助香港打開市場。

變化

三水新城新變化

經濟:2017年上半年,三水新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32億元,同比增長8.8%;實現工業總產值161.11億元,同比增長8.5%;實現固定資產總投資額30.26億元,同比增長25.3%。

交通:廣茂鐵路、廣珠鐵路、貴廣(南廣)高鐵、廣佛肇城軌網絡四通八達;G321國道,廣三高速、廣肇高速,G324國道,二廣高速、珠二環高速、佛山一環、肇花高速、佛清從高速組成的“三縱五橫”城市路網搭建成型,一批城市主幹道及一級道路已實現通車,累計已建成市政建設道路總長度超過50公里;新汽車客運站即將建成。

文旅:尼克佛山文化生態海岸項目總投資119億元,首期將在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預計年接待人數超過600萬人次。荷花奇境項目總投資20億元,定位為集觀光、體驗、創意、娛樂、休閒、購物、度假於一體的一站式、全天候國際級旅遊中心,首期計劃2017年完成。

城市配套:區文化中心預計2018年底投入使用,由6棟八層以下建築組成,以“科技、文化、活力”為主題,集圖書館、檔案館、城建展覽館、文化活動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為一體。雲東海學校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是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可招生2000多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三水醫院、華中師範大學佛山附屬學校等項目於近期落戶。

城市生態:水軸景觀帶800米示範段工程完工;三江水韻公園成功入選“2017佛山十大最美公園”; 累計完成8條內河支湧清淤工作,完成汙水管網總長度超40公里。

目標

三水新城新目標

(2017-2019)

城市建設:力爭三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3.5億元,新建道路長度33公里,建設人才公寓100套,新增建成城市區域面積5平方公里以上,邁向現代化城市核心。

產業升級:招商引資總額超180億元。引進投資總額超30億元項目1個,超10億元項目2個,超5000萬元項目4個。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2家以上。引進科技研發機構3家、企業孵化器2個以上,打造科技創新示範區,努力建設廣佛創智之城。

生態提升:完成10條河涌整治任務。新建汙水管網31公里,建成2座汙水處理廠,日處理汙水能力達到2.8萬立方米。新建農村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設施15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汙染天氣大幅度減少,優良天數逐年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