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有哪些特殊的生理機能和生活習性?

( 1 )性成熟早,繁殖力強,世代間隔短。母豬一般在生後3 - 5 月齡就達性成熟,6-8 月齡便可初次配種,投產繁殖的時問短。母豬的妊娠期平均為114 天,加上仔豬哺乳期28-35 天,斷奶後母豬再發情配種7-10 天,整個繁殖期約為150 天左右。由此推算,一頭母豬一年至少可以產仔2.2 窩。豬又屬多胎高產動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發情配種,每胎產仔約6-13 頭,一年兩胎就可產仔12-26 頭。如果後備母豬於生後6-8 月齡配種,則10-12月齡產仔,當年留種當年即可產仔,世代間隔很短。

( 2 )生長迅速,飼料報酬高。豬的生長髮育速度很快,一般60 日齡體重約為出生重的8-9 倍。8-10 個月齡體重即可達到成年豬體重的50 %左右,早熟育肥豬6 月齡體重可達90-100千克。豬不但增重快,而且對飼料轉換成豬肉的效能強,飼料報酬高。每增重1 千克體重,一般只需要2.4-3.2 千克飼料。

( 3 )屠宰率高,肉脂品質好。豬的屠宰率因品種、體重、膘情不同而有差別,一般可達到65 %-80 %。豬的骨骼細,因而可供食用的肉食部分比例大,豬肉含水分少,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都很高,礦物質、維生素的含量也豐富,因而豬肉的品質優良,風味可口。( 4 )豬食性雜,飼料來源廣泛。豬屬單胃雜食動物,可食飼料的範圍很廣,對飼料的消化能力很強,既能食用植物性飼料,又能食用動物性飼料,因而可供食用的飼料種類多,來源廣泛。但豬也有較強的擇食性,能夠辨別口味,特別喜愛甜食,仔豬對乳香味也頗有興趣。

( 5 )適應性強、分佈廣。豬是世界上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家畜之一,對各種自然地理環境、氣候等條件均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豬對環境條件的廣泛適應性與其豐富多樣的品種和種群資源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不同的氣候條件、飼料條件和飼養管理條件,幾乎都能找到與之相適應的品種或類型。(來源:甘肅農業信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