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潜入体,肺栓来无声——一例不典型肺栓塞的诊治

提到肺栓塞(PE),不自觉让人联想到老年、创伤、骨折、肿瘤、长期卧床、下肢肿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危险因素,但近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这例肺栓塞,可真是不典型,让人防不胜防啊!

46岁的李某,一向身体健康,平时在快递员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疾病来的无声无息,5月下旬李某无明显诱因开始感胸背痛,疼痛不剧,仍坚持上班3天才来我院就诊,患者首诊骨科,摄肋骨X线片发现左下肺条片状阴影,转诊至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追问病程中有咳嗽,遂查肺CT提示两肺感染,拟“肺部感染”收住院。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检查,检验科同事发现患者D二聚体异常,及时打电话通知临床,而此时患者除了咳嗽、轻微胸背痛外无咯血、呼吸困难表现,心电图正常,血气无低氧,下肢深静脉彩超、心脏彩超、肿瘤全套、免疫均无异常发现,在关键主任、张玉英主任指导下予复查D二聚体仍异常,立即予预约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很快影像科同事遂报来“双下肺动脉多发充盈缺损”的危急值,至此,这例不典型肺栓塞诊断明确。目前经我院呼吸科积极抗凝等治疗,该患者恢复良好,已转危为安。

关键主任介绍说,肺动脉栓塞(PE)是急性肺部疾病的常见原因。肺动脉栓塞作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及心肌梗死的人类第三大死亡原因,在美国每年有50万新发病例,其病死率高达10%。国内尚无具体的统计资料,但其相关报道日益增加,除了对此病认识的提高及诊断手段的发展原因外,也说明了国内此病的高发病率。PE涉及诸多学科和领域,不仅与心脏科、呼吸科密切相关,同样与外科、骨科、神经科、妇产科、肿瘤科、血液科、社区全科、检验科、影像科等关系都十分密切。因此,只有各学科相互渗透,通力合作,提高诊断意识和技术水平,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才能使PE的防治水平不断提高。(吴红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