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盤」華潤城再推新:依然「7人搶1套房」 投資客卻加速離場

距離深圳731新政落地已經過去近兩個月,曾經的“網紅盤”華潤城三期又迎來了新一輪推盤。

9月17日,華潤城潤府三期(三期)取得預售許可證:批准預售面積96663.42平方米,共1231套。其中預售住宅面積66499.04平方米,共555套;預售公寓面積30164.38平方米,共676套。

華潤城三期上一次推盤的盛況仍歷歷在目,因而在調控之後,華潤城加推的情況仍然備受其潛在客戶以及業界人士的關注。在調控重壓之下,華潤城參與認籌的人數有所下降,但最終依然有4006人參與555套住宅的搖號。“性價比高,還是會不錯。”一名資深中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指出。

不過新政對市場的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據瞭解,參與本次搖號的剛需客戶居多,而一些投資性需求客戶正在加速離場。

“网红盘”华润城再推新:依然“7人抢1套房” 投资客却加速离场

深圳華潤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抒穎攝

一二手價格倒掛

據華潤城發佈的消息,本次華潤城三期認籌人數為4035人,扣除重複認籌實際為4006人,所推出的住宅套數為555套,相當於1:7.2中籤率。與731新政前推出741套住宅、認籌人數6776人的9.1中籤率相比,熱度已經有所降低。

“認購人數七倍於可售房源數,說明市場關注度很高。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一手房限價,導致華潤城價格明顯低於二手房。”深職院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鄧志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

可供對比的是,鏈家的數據顯示,2018年8月,華潤城一期的參考均價為10.8萬元/平方米,而本次開盤的華潤城三期的均價為8.5萬元/平方米(含精裝修),存在較大的價格差別。

深圳官方對商品房的限價始於2017年1月。彼時,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發布《商品住宅和商務公寓預現售管理操作細則》通知,對深圳開發商所有關於價格(預售及備案)、開盤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限制。其中規定,申請預售項目屬首次申請預售的,申報均價不得明顯高於周邊同類同戶型在售項目的銷售均價。

縱觀深圳今年以來受到追捧的新盤,大多數熱銷的邏輯均在於價格倒掛。比如5月開盤的招商雙璽均價13萬元/平方米,相比周邊約低了1萬元/平方米;萬科蛇口公館的均價是8.7萬元/平方米,也與周邊一手房存在價差。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樓盤多數屬於地理位置絕佳的“豪宅”,也是更易出現價格倒掛的樓盤,因而不能代表市場的普遍現象。一些地處龍崗、坪山等區域的樓盤,目前也沒有出現這種現象,銷售情況也都十分平穩,甚至價格還有一定的鬆動。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報道,位於大鵬新區的一個住宅樓盤,其目前在售93~124平方米的住宅,均價約3.7萬~3.9萬元/平方米,相較之前每平方米有2000元左右的下調幅度。

誰在搖號華潤城?

事實上,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些潛在購房者、資深中介以及買房群獲得的信息來看,本次參與華潤城搖號的客戶,有不少也是上一次落選的意向購買者。其中有不少是剛需客戶,一些抱著投機心理的客戶則在新政後選擇不參與搖號。

在多名資深中介看來,華潤城的性價比體現在地段與學位,這也是很多客戶的共識。“看中它是新房、又是帶學位,地段也很不錯。”參與了本次搖號的王小姐表示。

而如果是迴歸到居住屬性,事實上華潤城並不是很理想的標的。公開資料顯示,華潤城潤府佔地面積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由8棟超高層住宅和14套低層住宅組成(1棟57層、1棟59層、1棟53層、3棟39層、2棟36層的超高層住宅,14套3層的低層住宅),容積率較高。

“住家還是有點欠缺,密度太高,舒適度一般。”一名意向買家指出。

而在深圳731新政之後,一些投資意向的客戶正在離場。“新政殺傷力還是有的,關鍵是6年以後才能賣(按照2021年交樓出房產證+3年限售計算)。6年的供樓時間太長,收入不確定性更大。”一名本次未參與搖號的客戶指出。

一名南山片區的中介則感慨,“沒有想到,才過去兩個多月,身邊的人對華潤城的看法就有所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華潤城公示的搖號資料中,存在一些身份證件疑似是外籍的人士。統計發現可知,這部分人士大概在百人上下,佔比較低。一名熟悉本次搖號的人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外籍人士參與搖號的仍然不會有多少,還是特例。”

至於對後市的看法,鄧志旺認為,深圳未來一手房市場仍維持相對熱銷,二手房市場則比較冷淡。“不過長遠來看,深圳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無法解決,供給量上不來,所以房價上漲的壓力很大。因此,調控政策將長期維持。”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