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游记》:唐僧为什么叫“金蝉子”?


揭秘《西游记》:唐僧为什么叫“金蝉子”?


《西游记》第一百回“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上讲:如来在西天取经总结表彰大会上说,唐僧是他的二弟子“金蝉子”,因上课不认真听讲,被如来扁了一顿,投胎到了大唐。

原文如下:

“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白骨精也曾说过唐僧:

“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


由此可见,唐僧的前九世都没有修成佛,只是取经人,而且在经过流沙河时,被沙僧通通吃掉,沙和尚将九个骷髅头用绳子串起来挂在脖子上玩耍。

01

“金蝉子”的名字大有来历。

有个成语叫“金蝉脱壳”,蝉的幼虫是窝藏在土里的,俗称“知了猴”

《礼记》曰:

“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每年夏至节气的第二候叫做“蝉始鸣”。

揭秘《西游记》:唐僧为什么叫“金蝉子”?

刚刚脱去知了猴皮的蝉,通体金黄色,俗称“金蝉”,金蝉脱壳后,很快就爬到树上开始鸣叫了。

古人将蝉蜕的过程,看作生命的“蝉变”。

“壳”是牢笼、是业障,是枷锁,也是愚昧,这和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困在“石匣”里是一个道理。

而脱壳的金蝉,预示着摆脱牢笼和枷锁,消灭了业障和愚昧,开悟成佛,得道飞仙了!

蝉吃的是甘露和树汁,很多修行的人都很崇拜蝉的这一习性。

金蝉子的“蝉”还与“禅”谐音,“金”为西方,“金蝉”可以理解为西方传禅;

同时,“金”为金刚,就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金刚”一样,出身高贵,能除一切苦,度一起苦厄,真实不虚。

“子”是佛子,也是古代卓有成就的圣人的尊称,如孔子、老子、孙子等,在“金蝉子”这一名号上,也

体现了释儒道的内涵和高度

02

有人说,唐僧取经是如来为了让金蝉子尽快成佛给他量身定做的一场真人秀,也是佛教为扩大宣传,提升宗教影响力的而策划的一次营销活动路演,当然也有竞争方(道家)的反击和设局。

西天的菩萨比丘罗汉金刚那么多,个个都想成佛,但是指标有限,金蝉子要想成佛,必须破格提拔,不能走常规路线。

因此如来和众神设置了八十一难让唐僧闯关,而且你看那些兔子精、黑熊怪不是被收了,就是被从轻发落了,摆明就是给唐僧制造小麻烦,扩大影响力的。

金蝉子累积了十世轮回、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得证菩提,被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

独善修身实难成才,入世渡人方建大功。

揭秘《西游记》:唐僧为什么叫“金蝉子”?

关于“金蝉子”的典故,其实源出于道教。

根据张真人和黄掌纶所编的《历代神仙通鉴》卷五,说释迦由于布教失败而来到中国,跟从燃灯道人也就是“金蝉子”学习道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