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說起咱們老北京的主食,

花樣兒真不少。

米飯、麵條、饅頭、包子...餐桌必備。

其實在咱們北京很多主食都是炒出來的,

今天咱們就說幾樣兒,

您肯定都見過吃過也會做過!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炒 餅

炒餅,是咱們北方人家家常吃的一份主食。 每家每戶的做法也不一樣,有喜歡放醬油的,有不喜歡放醬油的;有用圓白菜炒,有用胡蘿蔔絲炒,還有用綠豆芽炒。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吃法兒也有很多不同,有澆點醋的,也有放辣椒的,傳統的是就著蒜吃。一口炒餅一口蒜,不過事後味道比較大,現在注重形象的小姑娘都不敢這麼吃了。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炒餅的餅絲也很有講究,與平時吃的烙餅略有不同,要薄一個厚度,切成細絲,每一根都很有韌勁兒。炒餅用什麼配菜就出什麼味兒。我們家炒餅就喜歡切點肉絲兒,放上綠豆芽。這樣炒出來的餅帶著綠豆芽的清香,乾溼適中,還保留著烙餅最原始的香味。再拍個黃瓜,清脆可口,一下能吃兩大碗。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炒 米 飯

蛋炒飯真的是小丫最喜歡的主食,沒有之一。記得小時候,蒸米飯都是小丫的事兒,每次我都多蒸點,隔夜飯第二天用來炒米飯。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炒飯基礎款就是一碗米飯兩個雞蛋,升級款可以加蔥花、加黃瓜、加火腿,高配版加上香菇等一切你喜歡的菜,豪華版就是加海鮮了,蝦仁炒飯。做法也沒有統一,看自己口味來定~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不過最近小丫又迷上了火山炒飯,與西紅柿雞蛋炒飯略有不同,西紅柿去皮切碎,炒爛後再放雞蛋和米飯。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做出來的炒飯如火山紅一般,看不出西紅柿原本的樣子,飯粒黏在一起。當然口感也不一樣,酸酸甜甜的西紅柿味道巧妙的掩蓋了雞蛋全部的腥味,只留下蛋香。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炒 疙 瘩

炒疙瘩是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老一輩兒的人都非常喜歡,只有吃過地道炒疙瘩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炒疙瘩的魅力所在。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炒疙瘩是民國時期麵食鋪一對母女發明的,將面和好,揪成麵疙瘩煮熟撈出來放置在陰涼處晾曬。吃的時候取一些炒著吃。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不過很少有人自己在家做麵疙瘩,都是去麵食檔口買現成的疙瘩,拿回去根據個人口味配菜炒。常見的加點胡蘿蔔丁兒、黃瓜丁兒、黃豆、肉丁兒,蔥薑蒜過油炒。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剛出爐的炒疙瘩油亮油亮的,色澤金黃,口感筋道,適合牙口好的人吃。小丫喜歡再配一碗小米粥,用勺子崴一口炒疙瘩,再崴一口小米粥,香!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和炒疙瘩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貓耳朵”,也是一種麵食,不過要軟的多,吃不了炒疙瘩的可以吃貓耳朵。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炒 窩 頭

一說起窩頭,大家都覺得那是早些年窮的時候,沒有白麵吃,才吃的棒子麵兒的窩頭。近幾年,人們又覺得窩頭是養生的好東西,吃多了大魚大肉體會了一把三高的痛苦,轉而又吃窩頭。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家裡雖然時不時的蒸窩頭,但已經很久沒有做過炒窩頭。 把窩頭切成丁兒,先過遍油,外皮變焦,炒的時候不容易散。油熱後先放蔥花煸鍋,放蝦皮和過油的窩頭,加鹽反覆翻炒,快熟的時候加入韭菜末兒。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剛炒出來的窩頭焦脆鬆軟,經過蝦皮的提鮮,加上韭菜的香味兒,讓乾巴巴的窩頭也口味豐富起來。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為了迎合當代的年輕人,飯店的窩頭添加麵粉比例大於玉米麵,又另加了牛奶、白糖什麼的,已經沒有了窩頭最初的香味兒。家裡最會做窩頭的就是老爸了,沒有其他添加,嘴饞的來小丫家裡吃吧!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糖 炒 慄 子

糖炒栗子是北京老少都喜歡的美食。每到秋天,整個北京的路邊衚衕裡,都瀰漫著一股炒栗子的香味兒,深入鼻喉,誘人心肺。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到了栗子收穫的日子,路邊的炒貨攤便支起炒栗子的鍋,棕色飽滿的大栗子在鐵鍋裡翻滾,冒著熱氣騰騰的白煙,眼看著一鍋栗子就要出爐。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北京人吃栗子只認懷柔油慄,各個玲瓏剔透,頂部飽滿。炒熟後,更是清香甘甜。等不到晾涼,就要剝開吃。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冬天的栗子攤兒前能排老長的隊,人手一袋,趁熱乎吃。在寒冬裡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此。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炒 肝

炒肝是北京傳統美食,老北京人都好這一口兒,雖說名叫炒肝,但主料卻不止豬肝,還有豬腸之類的。一大碗稠糊糊的、呈醬紅色,吸溜著喝。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其實炒肝也就掛個炒的名頭,並不是真正炒出來的,不會做您還沒聽過老北京的歇後語嗎?炒肝兒不勾芡——熬心熬肺。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一碗好的炒肝,不是說它的豬腸放的越多越好。而是熬製的方法,時間火候必須恰到好處,熬製完還要保證豬腸的油性。最後不可欠缺的就是蒜!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熬製好的炒肝湯汁醬紅油亮,豬腸肥滑軟爛,肝嫩鮮香,味濃不膩,稀而不澥,這才是小炒肝藏著深功力啊。

炒餅、炒飯、炒疙瘩,炒出來的北京味兒!

北京人就愛吃炒肝配包子,肥腸的鮮美配湯汁豐富的包子,香氣四溢。

這些炒貨有沒有勾起您的食慾呢?

相對於那些牛排鵝肝,

這些吃食食材簡單做工粗糙,

然而他們卻包含了家的感覺。

多放一點油,少放一點鹽,

不經意的一點改變,都不是家的味道,

畢竟吃了半輩子的味道,

已經刻進老北京人的骨子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