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简嘎:行路不难步愈坚

镇宁简嘎:行路不难步愈坚

镇宁简嘎:行路不难步愈坚
镇宁简嘎:行路不难步愈坚

曾经的镇宁简嘎,路难走、车难行,还得借道兴义,往来一次不容易;遇有雨雪风霜步履艰难,当真行路难。

近年多听说:简嘎大变样。有规划、有产业、有劲头。干群努力热火朝天、脱贫攻坚风生水起……

秋日里到简嘎,迎着细雨淅沥,一趟柏油路,两小时车程,不复以往“半天到简嘎、半天忙走访”,便捷通畅、平稳有序。

告别“行路难”的简嘎,是否发展越加稳健?

“简嘎的变化,得益于各级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关心关怀,政策盼来了、干部群众动起来了,变化就开始了。”

简嘎乡党委书记饶思红,党委副书记、乡长王波的感慨,源于简嘎党政机关推动发展观念一致、步调一致、发力一致、关注点一致。交谈中,他们都把简嘎“蜕变”归结于政策落实到位,继而实现基础夯实、产业支撑、提质增效。

穷、闭塞、缺后劲……过往问题摆在明面,针对问题的政策实施逐层深入。简嘎的干部总在说:几年间,从省级领导到市、县领导,每次来简嘎都特别关心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路网、通组路等。

2016年起,简嘎乡把良简公路、白沙水库以及63.37公里通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乡脱贫攻坚切入点,承接周边各相关村寨产业发展。如今,道路沿线周边村寨已群峰遍绿、瓜果飘香、牲畜满山坡。

“当时仅耗时75天,全长12.7公里的良简公路就由泥泞烂路变成了宽敞油路,接通了播西、喜妹等村寨。这些,有全体干部群众的担当作为在里面。”

比道路不通更可怕的,是“心路”堵塞。走访中简嘎乡干部们说到,交通不便利会制约群众思想观念。长久以来,由于与外界缺乏沟通,简嘎群众发展信心不足。如今,各主要干道、通组路相继贯通,除降低了运输成本外,还大幅提升了群众对外交流的自尊心、自信心。

“打通道路像贯通血脉。”饶思红认为,在各级各部门大力推动、简嘎审视自身倾力完善基础设施后,发展产业就有了条件,“干什么都有了支撑”。“行路不难”的简嘎迈出了加速奋起、宣战贫困、决胜全面小康的坚实一步。

迈一步、再一步、又一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依托便利交通条件,现在简嘎把产业发展摆在最突出位置,作为引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的龙头。”王波告诉记者,过去几年持续投入后,如今简嘎发展有专项资金——脱贫攻坚扶贫产业子基金。资金来源基于省级既有政策,并经市、县统筹指导,专门研究制定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简嘎乡极贫乡镇子基金管理细则》。简嘎着力用好这把“钥匙”,帮助群众开启致富之门。

王波介绍,该乡正兴建的许多项目,相当比例的资金垫付都来自脱贫攻坚扶贫产业子基金。这之中包括:在播西村兴建的纳骂生猪养殖基地,共8个养殖场,存栏7600头生猪,目前已出栏5000头;总投资30万元的养牛场,年出栏100头。

在磨上村建设的冷水养鱼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110余亩,计划年底建成投产,将直接带动120户贫困户受益;种植蜂糖李1076亩,预计挂果后亩产值达2万余元;种植火龙果1400亩,亩产1400余斤。试种植工业辣椒150余亩。

“做产业是一方面,关键还在利益联结机制。”王波说,目前简嘎正积极探索“几个人均4000元”收入模式,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即: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想方设法在种养殖方面做文章。通过流转土地产生租金;发展生猪、肉牛和水产养殖,种植蜂糖李、火龙果、百香果、工业辣椒等果蔬创造农户务工收入;再通过保护市场差价等方式,让参与产业发展流程的农户都能从每个产业项目门类中每年获取不低于4000元收入。

产品流向方面,除用传统运输方式构建较为固定市场销路,简嘎还从电商发力。目前,依托镇宁电商办现有资源,简嘎已把当地特产、农副加工产品搬上平台,“借网出山”,并积极整合资源,打响自家品牌,谋求更广阔发展空间。

过去,发展致富的条条路径绕简嘎而过;如今依托好政策,通道路、疏心路、走网路,条条大路通致富。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发起总攻的关键时间节点,简嘎上下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快步向前,行路不难步愈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