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盡毀,白酒貯存幾個誤區,讓不少酒友得不償失!

好酒盡毀,白酒貯存幾個誤區,讓不少酒友得不償失!

對於骨灰級酒友來說,世界上有兩件事情最令他們著迷,一種是品美酒、另一種則是收藏美酒!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及酒知識的普及,不少普通消費者也向專業酒友轉變,對白酒收藏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不當的儲藏方式,會讓人得不償失。

好酒盡毀,白酒貯存幾個誤區,讓不少酒友得不償失!

土中埋酒

據說古代紹興地區,富人家庭生了女兒,都要在後院裡埋上幾罈好酒。當女兒出閣之日破土開酒,宴請親友賓客,名為“女兒紅”。

也許是因為故事太美,很多人爭相效仿,將家中好酒埋進土裡,等著將來收穫一罈瓊漿玉液。可是事與願違,大都以失敗告終。運氣好的還勉強能喝但味道大不如當初,酒中混雜著水味和泥腥味;運氣差的開壇後沒有勇氣聞第二下;最倒黴的至今還在找酒埋在哪裡。

“女兒紅”的故事講的是黃酒,真假無從考證,但白酒這樣埋是肯定不行的。茅臺鎮這曾經家家釀酒的地方,隨便問個人都知道,酒埋地底下是絕對毀了。

好酒盡毀,白酒貯存幾個誤區,讓不少酒友得不償失!

白酒老化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在貯存期有一個持續淳化反應的過程,使酒中的有害物質通過揮發和化學反應消失殆盡,同時酒的度數會略微降低,酒體更醇厚、味道更足。

若是要持續這個過程需要滿足幾個條件:

一是容器需要結構緻密的陶罐或瓷罐之類的材質。這些材質緻密不漏但是有略帶微孔,小分子能滲透。紫砂之類的孔就略大,容易漏酒;若用玻璃,小分子的有害物質又出不來了。

二是需要適當的溫度,以維持酒中微生物的活性。冬天最好的冰點以上,夏天千萬不能暴曬。3-23度為宜。

三是避光。直射的陽光有殺菌的作用。紫外線會殺死酒中的活性成分,令其不能繼續發酵。

四是乾燥。溼漉漉的環境不但會遮擋陶壇上的微孔,甚至會讓水反滲入壇。時間久了酒就會廢掉。

醬香型白酒是最講究年份的,幾乎每一瓶都可以說是年份酒,因為經歷一年七輪次取酒之後,都需要3-5年以上貯存方可上市。而在茅臺鎮,這些基酒都保存在一樓甚至二樓的大陶缸裡,通風透氣而且略有采光,與埋在地下完全兩個概念。

好酒盡毀,白酒貯存幾個誤區,讓不少酒友得不償失!

▲茅臺鎮張支雲酒廠基酒庫

膠布纏酒瓶

不少酒友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後發現酒少了不少,心痛之餘四處尋覓封酒之妙招。於是有人想出了用膠布將瓶口纏起來的辦法,甚至不少出售老酒的酒商也用這種辦法來封酒。

然而通過實驗會發現,這種方法並不奏效。瓶口揮發出來的物質在膠布上形成白霧,用不了多久時間膠布就脫落了,而膠布上的膠質殘留在瓶口生黴變黑,將瓶口弄得很髒。

好酒盡毀,白酒貯存幾個誤區,讓不少酒友得不償失!

現代白酒的包裝形式多種多樣,瓶口結構也不盡相同,但整體來說酒瓶的密封性能已經非常好了,容易漏酒的鐵皮瓶蓋也逐漸被淘汰,不必對瓶蓋太擔心。若實在不放心,老酒師有兩招可對瓶蓋進行加固:

1、蠟封

蠟封是古老的封壇方法之一,但該方法只適用於酒罈或者陶瓷頭或玻璃頭的瓶塞,市面上收藏級的高檔酒通常都是採用這種包裝形式,像茅臺年份酒、鄔壇坊定製酒收藏級,密封性本身就非常好。如果是塑料蓋的酒就不適合了,直接變形。蠟封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比較費事,而且不能重複使用。

2、 萬能神器生膠帶

安裝水管水龍頭用的白色生膠帶化學性質穩定,不帶膠質,質地柔軟且密封性能好,而且價格非常便宜,用來封酒瓶最合適不過。

洞藏酒、原漿酒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酒局上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一位朋友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個滿是泥巴的瓶子,說是茅臺鎮的洞藏酒、或是原漿酒,讓大家嚐嚐味道如何。

從營銷角度來看,所謂洞藏酒和原漿酒是一樣的,雖然概念炒的火熱,但是事實的效果比起他們美好的想象有著天壤之別的差距。道理其實很簡單,陰冷、潮溼的地下環境並不利於酒的老熟。而原漿酒就是基酒,度數太高,味道也缺乏層次感,一般不建議直接飲用。

好酒盡毀,白酒貯存幾個誤區,讓不少酒友得不償失!

酒糟埋酒

有人將白酒用酒糟埋起來儲存甚至有商家以此作為噱頭來鼓吹自己的產品,這也是一個很大誤區,一般能相信這種方法的人也都是新手。

因為但凡會品酒的人都知道,新酒糟味重,老酒幾乎沒有糟味。用糟把酒埋起來,時間久了味道想想都讓人作嘔,而且酒糟會受雜菌感染髮黴,甚至不乏有黃麴黴等劇毒品種。這樣埋酒做無異於拿命在傻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