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实地工夫博约中

后人不必徒仰止

乘槎东渡道非穷

海有名山孔望峰

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一山一水一圣人

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今天是孔子诞辰2569周年纪念日,

说起孔子,

相信大家脑海中会冒出各种“之乎者也”。

在咱们海州,一提到孔子,

大家一定会联想到孔望山,

春秋时期,孔子曾登临此山,以观东海,

并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

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海了”的由来

两千四百多年前,孔夫子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周游列国,讲学传道。孔子听说郯子的祖先少昊故国,就在东夷海外郁洲,是个礼仪之邦,非常向往。师徒数人坐着车子,这一天来到海州地面。临近晌午,天气燥热,忽听得“轰隆……哗!”“轰隆……哗啦!”的响声,孔夫子打了个愣儿,忙叫子路停车。子路问道:“老师,有什么吩咐?”孔夫子说:“你听呵!山那边轰隆哗啦,又打雷,又下雨,你怎么还一个劲地往山前赶车呢?快点儿找个地方落脚,免得挨雨淋哪!”子路听了孔夫子的话,赶紧勒住缰绳,停下马车。这时候,子贡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对孔夫子说:“老师,山那边并没有下雨呀!”孔夫子说:“没下雨怎么会有雷雨之声?”子贡道:“老师有所不知。过去,我曾到此地做过珠宝买卖,对这块儿的地理情形知道一些。你看,前面那座不高不矮的小山叫朐阳山,山那边是大海……”

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孔夫子生活在山东曲阜,游历过的几个国家也都在山野平原,他一直没有见过什么大海。眼下子贡提到“大海”二字,孔夫子觉得新鲜,问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呢?”子贡说:“大海呀,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那轰隆哗啦的声音,本是惊涛拍岸,而不是……”说到这儿,子贡见孔夫子脸色有点儿发红,急忙把话头一转,说:“老师,咱们到山上逛逛,一来观赏大海,二来避暑乘凉,不亦乐乎?”孔夫子高兴地连连点头说:“好好,上去看看!”当即吩咐子路,把马车赶到朐阳山下,师徒们下了马车,子贡在前,孔夫子随后,子路、颜渊等几个门生也都跟着登山。孔夫子鼓起劲头攀到山顶,向东一看,呦!只见天连水,水连天,波浪滔滔望不到边,好大的海,好多的水呀!孔夫子连连感叹,说:“

海矣,海矣!我一辈子奔波,要'克己复礼’。如果再没有人用我的主张,子贡啊,我们就乘木排到海外去吧!”“海矣”这话,传得久了,成了海州地方的一条歇后语:“孔夫子观潮——海了。”海了,变为没用,不成了的意思。

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渔民修正圣人诗

孔夫子爬山爬累了,觉得喉咙发干,嗓门冒火,心里渴得难受,于是吩咐颜渊道:“你到山下去,舀点儿海水来解解渴。”“是。”颜渊解下随身携带的饮瓢,抬腿刚要下山,忽听背后有人放声大笑:“哈哈哈哈……!”颜渊愣住了,孔夫子更觉奇怪。转脸一看,嘿!只见一个老渔民,左手提着鱼网,右手拿着鱼叉,肩后背着鱼篓,腰间系着葫芦,面孔黝黑,身材魁伟,精神抖擞,冲着孔夫子和颜渊直笑。孔夫子问道:“老兄弟,你笑什么呀?”老渔民说:“你们几位是外乡人吧?

要知海中事,须问打渔人,可不能冒失呀!那海水,又咸,又腥,又涩,又苦,不能喝,一喝就会闹肚子!”说罢,打腰间解下盛水的葫芦,说里面是玉带河的淡水,递给孔夫子解渴。

孔夫子又惭愧,又感激,捧起小葫芦喝了几口,感到心里凉爽痛快,正要向老渔民道谢,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陡地扑了过来。子路大声叫喊:“糟了糟了,到哪儿躲雨啊!”老渔民说:“莫慌,跟我来!”说着,把孔夫子和他的门生领进一个山洞。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民藏鱼落脚的地方。孔夫子觉得洞里有点儿闷热,便走到洞口,观赏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诗兴大发,不由地吟诵起来:“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老渔民听了这两句诗,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孔夫子问:“怎么不对呢?”老渔民说:“‘千层浪’,‘万点坑’,皆不妥当。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孔夫子以为老渔民是在故意抬杠,心里很不高兴,反问道:“既然不妥当,怎样才合适呢?”老渔民不慌不忙说:“我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改?”孔夫子没想到渔民也懂诗理,有心听听高见,急忙问道:“老兄弟,你看怎么改呢?”老渔民说:“最好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对不?”

孔夫子一听,心服口服,真想称赞几句,不料子路在一旁来了火,冲着老渔民说:“哎哎,圣人做诗,怎能乱改?你懂个什么!”这话太呛人了!老渔民厉声问道:“谁是圣人?”子路指着孔夫子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孔夫子孔圣人!”孔夫子喝道:“子路!不可傲慢!休得无礼!”老渔民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小伙子!对圣人,吾敬佩,可你也不能拿'圣人’吓唬人呀!圣人有圣人的见识,可也不见得样样皆比别人高明。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倒憋气。他想说会,可自己确实没有打过鱼;说不会,又怕丢面子,想了想,便把胸脯一挺,说:“打鱼谁不会,拿根鱼棍,往水里狠狠地打就是了!”“哈哈哈哈……!”老渔民笑得前仰后合,说了声:“请看!”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鱼网挥舞鱼叉,表演起打鱼的招数来。孔夫子看着老渔民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老渔民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发觉自己的言论出了个大岔子,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道:“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罢,顺口吟出小诗一首:

“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

只因这么个传说,加上早先人们尊孔崇圣,所以后来朐阳山就改叫孔望山了。

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孔子问官于郯

孔子在27岁时,还只是鲁国的一个小官。他认为鲁国的官僚机构过于臃肿,而东夷不同于南、北、西“三方”,有“仁贵之化”,注重礼仪。孔子于是来到鲁国的附属国郯国(包含孔望山在内的区域),就有关礼制官制等问题请教鹿乳奉亲的郯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孔子问官于郯”。这在《左氏春秋传·昭公十七年》有记载:“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

还有一则民间传说非常有趣,孔子在问官于郯的路上多次演说周礼,当他登上孔望山后,朝海边一看,竟然有无数招潮蟹向他举螯示意,犹如行礼,孔子以为鱼蟹俱知礼,何况人乎,便打消了在这里说礼的念头。

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他在海州有很多传说趣事

千秋孔望谁能企,

聊喜观澜赋水哉。

让我们一起重温先贤智慧,

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值班总编:王海鸥

专题策划:相 涛 徐小茜

素材来源:《连云港旅游景区民间传说选》、《海州诗赋》、《连云港民间传说》、《孔望山旅游手册》等,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