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个村原来有棵18搂粗的老槐树,还有人参

高陵镇槐树庄村位于镇驻地南,牟(平)乳(山口)公路东侧,有150户,400多人。土地682亩,山岚1000多亩。

对于村子的来历,《牟平区志》记载了两种说法,一说明末于姓来此建村,一说清朝建村原属嵠山后村的一个庄子,因此处多槐树,得名槐树庄。

据于峰、于振水和田洪成讲,村中主要有于、孙、邹等姓氏。

于姓分三支:一支为三老分于姓,本支于姓相传祖籍文登大水泊,后迁高陵镇下潘村,再迁槐树庄村落户;第二支是南管于,这支于姓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本支于姓祖上在三老分家当管家,另一种说法是本支于姓原在村边开馆子,因此得名南管于;第三支于姓相传祖先本姓宇,居住在清泉埠一带,后迁槐树庄居住。

孙姓相传自武宁街道办事处王从曲村迁来。

韩姓相传自高陵镇下潘村迁来。

田姓相传自大连迁来。

村子依山傍水。村北有棘子塂、气顶、东茔,村东有大顶子山和东塂,村南有南塂,村西为西河,是辛安河上游,河西为西山。

棘子塂以槐树、棘子树多而得名。东茔为于姓祖茔。

气儿顶在村北路口附近,传说这里风水不错,因此人们说这里有地气,称之为气儿顶。相传过去曾有两个马贩子经过这里,隔远看见村后的高坡,赞叹不已,说这里肯定会出大官。然而再向前走了不远,见山下有个水湾,湾水分成两岔流走,马贩子就叹息说,这里虽然会出官,可是却是个残疾。后来村里果然出了个官,官不大,是个乡长,据说果然是个豁嘴,相貌很一般,但是非常聪明,人们称他为圣人。这人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人们都很尊敬他。

大顶子是座孤山,形似蘑菇顶,因此村民称之为大顶子。

村中古时有火神庙。庙约一间半房大小,里面供奉着火神爷。据村民说,火神为武将打扮,花脸,形象较大。火神爷旁边是一群小神,都比较小。

过去,每逢过年过节,村民都会来到这里烧香放鞭炮,乞求火神爷保佑自己安宅平安,生活幸福。

村南古时有土地庙。土地庙长、宽约二米,里面有土地爷石像。过去,村里有人去世,人们都会先到这里报庙,烧纸,磕头,求土地爷接引。

村南原有于家祠堂,约三间房大小。

火神庙、土地庙和祠堂都在文革前被毁。

相传,槐树庄村北原有一棵老槐树,有十八搂粗,高十几米。老槐树原为当地盛景,上面百鸟云集,还长着灵芝。据说灵芝是治病神药,许多得了绝症的人用这树上的灵芝煮水喝,病都痊愈了。

老槐树于清时被砍。据说被砍前,村里有不少人曾梦见白胡子老人跟他们道别,说是要迁居他处,但都不知何故。等到老树被砍时,见到树身流出红色汁液,许多人才想起头天晚上的梦,都感到恐慌。

老槐树的消失,令村民十分后悔。后来村民想方设法引种别的树。1971年,村子自村西泊地迁来一棵白蜡树栽在村头。没想到,这棵白蜡树迁到村头后,快速地生长起来。这棵当年直径只有15厘米粗的白蜡树,现在已有近三搂粗,寿命已有138年。人们乘车经过槐树庄村,都会对这棵蜡树留下深刻印象。

据村民介绍,随着白蜡树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年都会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前来瞻仰白蜡树。有些游客还在树上挂彩绸,并摆碗碟供养蜡树,以表示对蜡树的尊敬。

槐树庄村在水道镇的邱家附近的山里有600亩庙产。此地原为溪山院旧址,风景优美。传说这里的山顶上有个哐哐石,是由两块大石相叠而成。大石各有几十吨大小,每逢有风吹动,就哐哐作响。传说当地有人参。村民于连志曾到这里干活,发现山后的一棵松树上绑着一个小死孩。于连志很奇怪,回村后跟别人说起见闻。老人说,那里哪里会有死孩子?你是遇到人参了!于连志听了,赶紧赶回原地寻找,却已不见了人参的踪迹。还有一次,村民邹本娟夜里去邱家玩,经过一口古井时,发现井里有个和尚光着身子在洗澡。邹本娟当时很奇怪,回家时跟人们说起这事,才醒悟自己遇到的是人参。

也许是因为当地有人参等宝物,山水也有了灵气。据说这里的泉水非常清澈甘甜,老百姓上山干活,随意饮用哪条沟夼里的泉水,从来不会生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槐树庄村倾力打造美丽乡村。全村硬化了路面,清除了四大堆,生态良好。走在村中,昔日蚊蝇飞舞的场面已经不见。山中绿树葱郁,河中白鹭翩跹,呈现出一片美丽的景象。这个昔日的小山庄,已经变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公园。

(杨明政 王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