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日本的經濟、政治是如何「搭便車」的

人們看到日本的政治、經濟體制有嚴重問題,卻很少有人注意日本屬於長期穩態社會。從 1991年日本進入衰退的 20年(也有說是“失去的 20年”),卻一直是日本最穩定的時期,既沒有高失業,也沒有社會動亂。我認為應該從日本自身的發展歷程看日本在東亞乃至國際社會中的關係演變。

日本跟俄羅斯、中國的軍事衝突,乃至二戰前後很多的地緣政治問題,背後都是一方英美勢力,一方俄德勢力。由於一戰德國戰敗後不能搞軍重工業,遂轉移產業到俄羅斯。因此二戰前德俄客觀上具有產業聯盟關係,不可能就範於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由於二戰初德國打下了整個西歐都屬於產業同構、缺乏能源和礦產,才不得不向東進攻蘇聯。列強紛爭產業資本的內涵性,決定了衝突性質的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日本,而日德兩國境遇相似。日本 20世紀 30年代本來受美軍火支持,先向北去打蘇聯,卻敗於諾門坎戰役,這才回頭向南。打下中國東部沿海但沒有得到能源和原材料,卻得罪了歐美,遂不得不與歐美為敵進攻東南亞佔據能源通道。

從19世紀東亞遭遇殖民主義侵略至今,傳統的產業資本階段的地緣戰略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在這塊版圖上先列強、後大國上演的一幕幕,是不能用中日兩國關係變化就可以簡單概述的。 東亞近代歷史本來就是一個西方大國博弈的歷史,無論是從列強紛爭,還是到雙寡頭控制,再到美國單邊主義霸權主義。

日本是東亞原住民國家,是單一民族而不是移民國家,文化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是,別忘了小日本在尚武文化中有一個非常堅硬的內核:日本人自以為是西方推進殖民主義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有色人種打敗了白種人的國家!第一個打敗的是俄羅斯(當然是在中國戰場上)。第二個打敗的是歐美,二戰初期日本人打敗了整個西方在東南亞的勢力,一直把他們打到印度邊境去。所以,小日本對戰爭認罪的人遠不如保留民族驕傲的人多。

在美國用核武器才造成日本軍事失敗後的全球經濟中,日本作為沒有資源和殖民地的外向型工業化國家,長期位居世界經濟第二。雖說 GDP趕不上美國,但 1990年製造業主要產品總量曾是世界第一,泡沫化程度遠比美國小得多。客觀的分析日本政治上的內涵和社會上的超穩結構,才是中國人不可想象的!

研究日本,應該承認它有很多的東亞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分析值得我們學習研究的方面,但是,日本還有另一方面,中國人即使研究了也很難借鑑——主權缺失條件下的實用主義對外戰略——日本、韓國這種地緣政治衝突客觀造成的主權不完整國家,卻得到了美國與俄羅斯對抗的地緣政治中“搭便車”轉嫁外向型經濟巨大代價的歷史機遇。大家知道,所有的後發工業化國家只要沒條件對外殖民,在其經濟增長、特別是工業化過程中,不僅都有經濟危機,而且只能把危機代價轉移出去的國家才能倖免於難,否則就跌入了所謂的現代化陷阱!可惜的是,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跌入了現代化陷阱,沒爬出來。

日本19世紀末期明治維新時代師從西方,日本使團雖然遍訪西方,但發現西方模式不可照搬,遂做了“師從德國”的選擇。並且,主要是靠集權政治、軍國主義打敗了中國、霸佔朝鮮半島及臺灣島之後,再進兵滿蒙,靠軍國主義和殖民擴張,這才完成工業化的。

因此,它在早期的軍國主義的工業化原始積累階段不屬於以內向型積累為基本特徵的東亞模式。日本搞這種外向型工業化就得路徑依賴地“脫亞入歐”介入列強紛爭。只是命運多舛,後來被歐美打回原形了。在美軍佔領條件下順勢而為,變成了“仰賴歐美”,在積極地配合美國製衡亞洲、抗俄抑中的戰略中,極端實用主義地鞏固這種從屬關係,從中獲取鉅額戰略利益。看它二戰以後的發展路徑,因為它不可能掙脫開歐美二戰之後對它進行政治、軍事、經濟全方位控制,於是形成了一個以放棄主權完整為代價的“搭便車”過程——緊跟美國,利用美國以日本作為東北亞的最大軍事基地來保護整個地緣戰略防禦圈,不僅節省了日本如果作為主權獨立國家所有必須支付的政治、軍事開支,而且,還極大節約了日本的外部市場交易成本:不用按照西方的殖民化模式佔有世界資源和產品市場,也就不必遭遇殖民地反抗運動,更沒有美俄那種意識形態滲透和鬥爭、顛覆政權、出兵干涉,甚至局部熱戰等所有重大外部性問題。所以日本戰後的再工業化,乃至於達到和維持著全球第二位,半個多世紀以來都是相對最低成本的。

之所以強調說中國不能借鑑日本經驗,是因為:只要在全球老二的地位上就必須向老大支付鉅額贖買成本,甚至支付成本也不得不面對金融資本階段的新法西斯主義強權訴諸軍事衝突的“極端形式”;而當中國不僅成為老二而且主權相對完整,那就勢必成為“被敵對”國家!這個中日兩個先後當老二的國家之間的客觀異質性,搞得中國人的精英集團很囧。再怎麼一廂情願地去搞適應老大的“頂層設計”,也無法直接改變中國這種客觀具有完整主權國家的基本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