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英勇善戰的項羽,最後敗在了劉邦手裡,還被後人稱道?

項羽會輸給劉邦,在任何人眼裡都是不可思議的,其實我們翻開史書看看就知道項羽失敗不是沒有原因的。史記中項羽本紀中記載項羽是落魄貴族,不愛學習,愛打仗, 而且力大無窮,滅秦在攻打漢的時候幾乎無人能擋。那麼劉邦會幹什麼?司馬公告訴我們劉邦會好酒級色。打仗出謀劃策都不會,只會一個本事,問張良,問韓信,我該怎辦?

為何英勇善戰的項羽,最後敗在了劉邦手裡,還被後人稱道?

而且劉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給韓信上來就是大將軍的位置,人格魅力近顯,而且在送犯人去驪山的路上誤了事,放了犯人。結果眾人都跟隨劉邦。劉邦身上具備一種人格魅力,這種人格魅力就是聚合力,所以,項羽小氣,劉邦大氣,就這一點就輸的必敗無疑。

為何英勇善戰的項羽,最後敗在了劉邦手裡,還被後人稱道?

眾所周知項羽乃一介武夫,有勇無謀,何為無謀?就是沒有很好的計謀謀略戰略,僅憑一身好武藝是難以取得天下的!還有項羽一意孤行不虛懷若谷不聽從謀士的建議,你想想一個統帥不聽從參謀長的意見,有的是非常好的意見,他也聽不進去,尤其是范增的意見,你說後果會如何?

為何英勇善戰的項羽,最後敗在了劉邦手裡,還被後人稱道?

還有項羽不會知人善任,舉個例子,韓信當初投奔項羽,而項羽卻不中用他,然而等韓信投奔劉邦後,漢室江山有一半就是韓信打下來的,你說歷史是不是很有趣!全軍沒有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比如項羽的叔叔項梁告密事件,你說三軍不同心,連自己的親人都這樣,更何況外人乎?項羽的缺點,剛愎自用,想當初的鴻門宴時放走劉邦,竟以為劉邦不是自己的對手,瞧不起自己的對手,輕視對手,後果不言而喻!項羽也有殘暴的一面,搶燒宮殿,有的部下滋擾百姓等過失不得人心,試問一個得不到百姓擁護愛戴的軍隊和統帥怎麼能奪得江山?

以上應該就是項羽失敗的主要原因吧,但也有別的原因,比如瞧不起不如自己的武將,不善於管理自己的部隊等原因,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敗於劉邦的下場

為何英勇善戰的項羽,最後敗在了劉邦手裡,還被後人稱道?

項羽擅長指揮具體的戰役和戰場上兇猛彪悍,跟劉邦比,其他方面全是劣勢。從劉邦項羽隔著滎陽鴻溝對峙的時候,項羽已經顯出了明顯的頹勢,真佔著優勢完全可以把劉邦再打的大崩潰,可是沒有。

為何英勇善戰的項羽,最後敗在了劉邦手裡,還被後人稱道?

劉邦雖然幾次被項羽打敗,可是有蕭何這樣的大咖在後方保證兵源糧草源源不斷的供應,再加上劉邦不厚道的喜歡把韓信手下那些打過仗有經驗有戰鬥力的士兵調到自己身邊,讓韓信再去招募新兵。所以劉邦敗幾次只要能逃跑,短時間內即可恢復力量,還是滿血的狀態。項羽就沒這麼強大的後方了,滎陽對峙的結果是雙方妥協,天下以鴻溝為界裂土而分,東歸項羽,西歸劉邦。張良陳平準確的判斷項羽糧草供應不足而且士兵們疲憊,正是滅項羽奪天下的絕佳機會,建議劉邦不能給項羽喘息修整的時間立即出兵進攻。

為何英勇善戰的項羽,最後敗在了劉邦手裡,還被後人稱道?

劉邦以封王的價碼調動拉攏了韓信彭越英布這幾個狠角色圍攻項羽,這三位過去還都是項羽的部下,項羽的支持度遠不及劉邦。著名的垓下之戰裡,張良以“四面楚歌”成功的擾亂了項羽本來就有些低迷的軍心士氣,士兵們成群結隊紛紛逃跑。項羽寡不敵眾,勝負生死沒有懸念,悲壯蒼涼的也是歷史必然的終結在了烏江的岸邊

為何英勇善戰的項羽,最後敗在了劉邦手裡,還被後人稱道?

他個人的成功最後導致他走向失敗。項羽太厲害了,所以看不上任何人。把所有的人推向他的對立面。他行軍打仗是厲害,但是其他方面就很差勁了。尤其是後勤這方面人才。項羽最後失敗跟這個有很大關係。他在戰場上戰無不勝,結果就是越打越窮。劉邦就是因為有蕭何幫助下後勤無憂,才能在戰場上屢敗屢戰,項羽就是輸一次就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