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讓改革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宋清輝:讓改革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宋清輝

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今天,改革開放即將走到第40個年頭。40年,是一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但對我的影響卻是全部。他讓我從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無知無畏的孩子變成了經濟領域的知名學者,發自內心地感謝改革開放。完全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的今天。

改革開放初期,人們討論的是改革的利弊,並多以弊為主。人們普遍擔心在改革之中地位不保,擔心競爭對手的強大,擔心資產的流失,最擔心的是機械的自動化操作會令不少工人下崗。事實如同人們擔心的那樣,下崗潮倒閉潮破產潮接踵而來。然而數年之後,大多數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

在這個時間段裡,久閉的國門開始向世界經濟敞開,並且越開越大,龐大的中國市場吸引了眾多外資湧入中國。人口眾多且勞動力廉價的優勢,令世界大型跨國企業將工廠轉至中國,也為中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就會;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市場機會開始顯現,民營企業、集體企業開始興起,眾多中國當今的知名企業,便是在當時有了雛形。

1992年,鄧 小 平 南 巡 講 話令人們堅定了改革信念,隨後改革取得巨大成功讓人們對改革開放達成了共識,並繼續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1992年至1995年,中國GDP年增長超過10%,經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1997年,黨的“十五大”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國家開始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經濟佈局的結構調整,通過改組、聯合、兼併、租賃、承包等方式進行了改革,推動市場化取得階段性成效。

進入21世紀,我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進一步有效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們和企業開始意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新興關鍵詞。恰逢在互聯網熱潮之時,大量創新型公司應運而生,互聯網金融、數字經濟雛形開始形成。

2001年,中國成功申辦了第27屆奧運會,舉辦APEC會議,成功加入WTO,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世界話語權大幅提升。也正是2001年至今,世界經濟複雜多變,前景撲朔迷離,海外各種經濟危機、政治鬥爭接連不斷。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不僅有效應對了複雜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風雲變幻,更在相當不利的條件下取得了經濟的中高速平穩增長。

在此背景下,作為一直關注西安的經濟學家,希望西安改革開放之路越走越寬廣,越開越大。同時能夠抓住“一帶一路”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商貿物流樞紐核心城市,打造成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

作者系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強國提速:一本書讀懂中國經濟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